而最新的基因研究成果表明,非洲象其实是两个物种,一个来自森林,一个来自草原,虽说二者从外观上难以区分,但基因差异之大如同狮子和老虎。
《魔鳉与物种大战》(《南方都市报•地球周刊》2013年1月20日出版)的作者HillaryRosner说,在达尔文之前的时代,“如果两个动物不能在一起产生具有生育能力的后代,就意味着它们是两个物种”,而现在“情况逐渐变得复杂”,因为物种越来越难以被清晰地定义。
众所周知,欧洲文化的源头是“两希”—古希腊、罗马文明,以及希伯莱文《圣经》。融合到现在,人们已经不好区分欧洲文化的基因哪些是外来的,哪些是原本就有的,因为欧洲文化形成了一个新“物种”文化。
从这样的角度讲,
北京
大学与德国图宾根大学成立世界伦理中心,视野开阔而有前瞻性。新儒家代表人物、
北京大学
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杜维明认为,全球化需要与之相适应的世界范围的伦理秩序,而“世界伦理既不是统领式的,也不是弥合式的,而是协同式的……让各种力量互相协作”。他经常强调的一句话是:“不是文明的对话而已,而是要发展成一种对话的文明。”
而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包括中国儒释道“对话的文明”,就是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有了新的、异质的基因,呈现出更加健康的面貌。
杜维明先生认为,个人、家庭、社群、民族、国家所面对的各种问题,反映的是人类的困境,根源是“利润”驱动,只考虑市场规则,却忽视了伦理的介入。
安迪•马丁说,“基因熔毁”,也就是变异基因、毁灭性基因出现的速度太快,导致某个物种灭绝。
杜维明先生乐观地认为,新的文化是开放的、多元的,具有自我反思和自我批判能力,“规避狭隘的地方主义,也超越抽象的、单一的普世主义”,注入了中国文明的精神智慧及文化元素。
可见,物种可以因“基因熔毁”而灭绝,人类文明不会,不同的文明基因融汇只会让人类文明更有生命力,传承得更久远。
杜维明先生希望,在“对话的文明”中,“儒家思想不再只是书斋中的命题,它所蕴含的智慧是没有国界疆域的,一定能为世界当前的发展提供智慧”。
为此,杜维明先生基于儒家文化,把“个人”作为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天道关系网络的中心点,同时也是关系网络本身。而要平衡人之主体性与社会性的关系,途径之一就是儒家的修身哲学。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美国华尔街金融欺诈花样超出所有政治家、经济学家的想象。而各个国家的企业欺诈丑闻也是层出不穷,中国企业同样难以置身局外。
学术界开始行动了,中国企业是不是也要考虑一下,如何以自己的
营销
实践,为世界商业伦理贡献中国企业案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