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价值中国      
推荐学习: 投资是认知变现,提高认知能力就是财富增长的关键点。熊晓鸽、徐小平、李开复、朱啸虎、阎焱、刘昼、邓锋、陈玮等数十位国内最知名投资大咖亲自授课,九大模块,课时一年半,只限60人!沙丘投研院股权投资黄埔12期>>

    最近在电影院热播的陆川新片《王的盛宴》着实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本人还是非常欣赏陆川的,他作为中国新生代导演中的佼佼者,也是中国第六代导演之一。执导作品《可可西里》,《南京!南京!》都先后获得多项国内外大奖,影片的质量是非常不错的。但是对于他的新片《王的盛宴》,很多人关注的不是影片的内容,也不是关注票房的多少,却把眼光放在了最近沸沸扬扬的水军身上,咱们先看看这是怎么回事。

    《王的盛宴》自播出后,它的口碑与票房都算不上优秀,陆川的宣传团队就把责任放在了网络水军的故意抹黑,于是自爆曾花五万来雇佣网络水军来为这部电影刷好评,其实这件事情也不是第一次出现了,去年上映的《关云长》和《战国》也有过这一招。当时,两部电影口碑都不是太好,于是宣称遭到了“网络水军”的黑手,并联合出资10万元悬赏捉拿“水军”,却什么都没捉到。很多人看片方没有拿出什么证据,就觉得“捉拿水军”更像是他们的宣传手段。

    从事了多年的网络 营销 ,对于网络水军还是比较熟悉的,这个名字既然是带有军字,肯定是有一定规模,一定人数的,是指受雇于网络公关公司,为他人发帖回帖造势的人。为什么也带有一个水字呢,顾名思义就是宽泛的意思,网络水军的人员是不固定的,有公司的职员,有学生,也有在家SOHO一族,只要有时间,都可以来做这个。

    随着上网的普及,以及点评平台的开放,对于很多的电影爱好者来说,发现有新片了,很多人都喜欢逛逛豆瓣,Mtime时光网等网站,来搜索最近上映电影的影评,看看那些看过电影的人,是怎么来评价这部片子的,然后自己在这些电影中间选择一个觉得评价不错,口碑不错的,自己抽时间去电影院欣赏。所以这些电影的评价确实是能够影响到电影最后的票房,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制片人为这些水军来大量抹黑来抓狂了。

    其实从这件事可以看出网络上的影响力是越来越大了,他不受地域的限制,无论在哪个地方,只要能上网,就可以在网上发帖,发微博,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立场,所以网络影响力是无处不在的,因为这个优势,所以网络营销就正在逐渐成为最重要、最有效的营销推广方式了。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或个人选择网络营销去推广和树立自己的品牌,电影行业也不例外,有新片上映了,会在网络上做宣传,常用的方法包括网络公关、危机公关、 营销策划 、事件曝光炒作、品牌营建、口碑传播、QQ群、 论坛 社区互动、新闻软文发布等等,网络营销就好象一把利刃,能够让更多的观众来了解到这些优秀的电影,填补自己的娱乐生活,但是如果用来攻击对手,那么就不厚道了。

    咱们再回到王的盛宴这部电影本身,在首映当晚,豆瓣网等专业影评网站上,关于这部片子的打分低得惊人,而12月1日以后,该片点评分数却突然出现较大幅度回升,评论也逐渐呈现两极化趋势。负责此片宣传发行的相关人士以及陆川本人后来都承认,确实雇佣过水军来刷高分,来维护本片的好评度。其实从评分的前后变化上来说,是可以肯定之前有水军来抹黑的,因为每个人的欣赏角度不一样,那么对一部电影的喜好也都不一样,但是《王的盛宴》却在上映后一致的打低分,这个肯定是不合理的。

    那么片方雇佣水军来挽回评价有效果吗,根据目前的口碑和票房来看,效果是不尽人意的。其实陆川本人也表示这是一种下策,那为什么他要不得已而为之呢,其实是着急了,最近上映的电影有《1942》,冯导的新片,冯导的电影票房号召力一向都是非常惊人的,而且又有李安的新片,马上又有《人再囧途之泰囧》的上映,这部片子也是很多人期待已久了,有这么多优秀片子的左右夹击,对《王的盛宴来》说,造成的压力是非常大的,所以一着急也就乱了方寸,采用了下策。

很多水军都没有去电影院看过这部片子,发出来的点评都是空洞的,没有实际内容的,一位的褒扬,贬低对方,对于我们这些观众来说,这些评价都是没有价值的,所以很难产生正面效应,反而陷入以暴易暴的恶性循环。

 

    其实电影圈是需要正能量的,虽然网络水军能一时糊弄部分观众,但是随着大量媒体对这个行业的曝光,广大观众对水军的了解也越来越多,分辨能力也会相应的提高,所以哪些评价是真实的,哪些是糊弄人的,都会有一个判断,所以水军产生的影响力也是逐渐衰弱,久而久之便偃旗息鼓了。咱不把他们当回事,他们就翻不起什么浪。无论如何,堂堂电影圈总不至于被水军绑架。在这里引用刘仪伟所说一段话,“如果水军真的那么有用,何必花几千万、上亿拍电影,扔两千万给水军,往电影院放本小人书,靠网上一致好评就行了。”事实证明,优质的电影永远是大家所热捧的,也希望这些大导演们,能够真正发挥自己的才华,把精力更多的放在电影的品质上,让大家来更好的一饱眼福!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两棵树,你砍哪一颗?》
老教授问:“如果你去山上砍树,正好面前有两棵树,一棵粗,另一棵细,你会砍哪一棵?”
问题一出,大家都说:“当然砍那棵粗的了。”
老教授一笑,说:“那棵粗的不过是一棵普通的杨树,而那棵细的却是红松,现在你们会砍哪一棵?”
我们一想,红松比较珍贵,就说:“当然砍红松了,杨树又不值钱!”
老教授带着不变的微笑看着我们,问:“那如果杨树是笔直的,而红松却七歪八扭,你们会砍哪一棵?”
我们觉得有些疑惑,就说:“如果这样的话,还是砍杨树。红松弯弯曲曲的,什么都做不了!”
老教授目光闪烁着,我们猜想他又要加条件了,果然,他说:“杨树虽然笔直,可由于年头太久,中间大多空了,这时,你们会砍哪一棵?”
虽然搞不懂老教授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我们还是从他所给的条件出发,说:“那还是砍红松,杨树中间空了,更没有用!”
老教授紧接着问:“可是红松虽然不是中空的,但它扭曲得太厉害,砍起来非常困难,你们会砍哪一棵?”
我们索性也不去考虑他到底想得出什么结论,就说:“那就砍杨树。同样没啥大用,当然挑容易砍的砍了!”
老教授不容喘息地又问:“可是杨树之上有个鸟巢,几只幼鸟正躲在巢中,你会砍哪一棵?”
终于,有人问:“教授,您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测试些什么呢?”
老教授收起笑容,说:“你们怎么就没人问问自己,到底为什么砍树呢?虽然我的条件不断变化,可是最终结果取决于你们最初的动机。如果想要取柴,你就砍杨树;想做工艺品,就砍红松。你们当然不会无缘无故提着斧头上山砍树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心中先有了目标,做事的时候才不会被各种条件和现象迷惑。你的目标明确了吗?想清楚了,那就加油吧~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