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的好莱坞大片《变形金刚3》中,最让人过目不忘的是什么?对很多观众来说,答案不是擎天柱和霸天虎的决战场景,而是颇为“雷人”的伊利营养舒化奶的台词植入“Let me finish my Shuhua Milk(让我先喝完我的舒化奶再跟你说)”。作为伊利的媒介公司,传立媒体全程参与了这次品牌造势,策划了整合数字 营销 策略,获得约2亿次的品牌曝光,远超过国内影院里千万级别的曝光数。可见,数字媒体的用户基数和各种新兴应用可以转化为巨大的营销潜力。
互联网广告成第二大媒体
过去5年,随着SNS、网络视频、微博等WEB2.0传播形式的兴起,中国的互联网进入了深入发展阶段,互联网广告规模也水涨船高,5年间增长近10倍,达到511亿人民币,超过报纸成为仅次于电视的第二大媒体。目前来看,中国网络媒体发展有几大特点:
PC互联与移动互联趋势截至2011年底,中国在互联网网民数、移动互联网网民数和智能手机用户数三方面均跃居世界第一。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统计,这5年间,中国的互联网民从1亿人增长到5.1亿人。在目前情况下,PC互联网的发展增速已经减缓,下一阶段的增量用户将来自中老年人和互联网渗透率较低的低线城市与农村,而这些新兴的细分市场对企业品牌而言还较陌生,值得投以更多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中国目前有3.5亿移动互联网用户和将近2亿的智能手机用户。随着智能手机的进一步普及,移动互联网会是更大的亮点,如何将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变成品牌营销的良机也是值得企业思考的方向之一。
“山寨”的超越与乱象主流的互联网企业经历了“模仿、竞争、超越”(Copy-Compete-Challenge)这样三个阶段,也就是从早期的简单拷贝美国模式,到在产品和 商业模式 上都有更适合中国国情的突破。另一方面,中国强烈的“山寨文化”却造成乱象,不利于行业的发展。即便某些大公司也不免深陷“抄袭门”,更不用说那些喜欢扎堆而上的中小型创业企业。譬如当团购这种模式在北美兴起后,中国上演了“千团大战”,但两年后幸存者却寥寥无几;同样当图片社交网站PINTEREST在美国走红之后,国内半年之内就有30多家模仿者,但目前并没有看到任何一家取得同样规模的成功。
草根创业智慧互联网文化因为其传播中心下沉化和分散化,在很大程度上成就了亿万网友智慧创造的草根文化,而草根创业者的创业项目往往也更贴近民众需求。像HAO123这样流量排名前十的站点就是源自创业者对中国网民平均年龄偏低又不谙英文的洞察。再以微博为例,一些创业企业善于“借鸡生蛋”,在微博诞生后不久就依托其平台的海量用户开展了“大号”经营的业务,借媒体庞大的流量来取得营销效果。例如“飞博共创”这家公司,虽然本身品牌鲜为人知,但它旗下的“冷笑话精选”、“精彩语录”、“口袋英语”等一系列大号却广为人知,很快便拥有9000万微博粉丝。随着微博成为营销者的新宠,类似“飞博共创”的这些大号资源也将自然成为了多种营销推广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渠道。
后数字时代的四大传播特征
必须承认,不在电视上“看电视”,不在报纸上看新闻,不在杂志上看图片,这就是后数字时代的现状。
网络视频、社交网站、微博、移动媒体等各类新媒体的兴起,将带来消费者行为的深刻变迁。渠道多样化消费者接触媒体的渠道越来越多。例如不仅可以在家里的电视上观看影视剧,也可以在网络、手机、平板电脑等多种设备上观看。这样多平台多触点的格局带来了收视分配的急剧变化。据群邑统计,2011年《中国达人秀》在网络视频上的收视人数和电视观众几乎相同,收视的变化自然带来了企业广告预算分配结构的变化,网络视频行业的广告收入已经连续两年翻番,总额超过了50亿人民币。
传播社交化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对信息的裂变式传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新环境下,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的角色在进行改变,传播从“一对多”的关系变成了“多对多”的关系。
很多人说“电视已死”,但我们看到的却是电视正在社会化媒体的时代里获得新生。首先,电视的内容方正积极向90后这群互联网“原住民”靠拢,节目纷纷以开设微博、网络选秀的方式来增加与观众互动,类似《新还珠格格》这样的热播剧往往是未播先热。其次,在“内容为王”的背景下,粉丝很自然地利用社会化媒体平台来为心仪的品牌和节目传播信息。群邑调研的数据显示,2011年美国“超级碗”比赛期间,推特(Twitter)平台上每分钟有24万条的相关消息,直接促成了该节目在美国40%的超高收视率。
浏览视觉化如果说推特(Twitter)和微博把大家带入了140字的“浅阅读”时代,那么PINTEREST、堆糖网这样的网站又把受者带入了读图时代。社交图片分享社区PINTEREST在2011年迅速崛起,成为脸谱网(Facebook)和推特(Twitter)之后的美国第三大社交站点。在中国,我们除了有堆糖网这样的图片社区之外,更有借用“瀑布流模式”的社交化电商站点,如 女性 购物社区“蘑菇街”和“美丽说”。当网民沉溺于让人目不暇接的图片“大餐”时,品牌也在参与这场盛宴。根据图片社区的特点,品牌或将这些新渠道视为彰显其价值的途径,或是看中了其庞大忠诚的用户群。例如,宝洁就利用蘑菇街向年轻女生分发试用品并用日记法收集用户反馈。
洞察全面化消费者洞察从来就是媒介公司的看家本领之一。但现在,我们对“消费者调研”的定义不再限于定量问卷类研究或定性访谈的结果,而是涵盖了消费者360度的数字足迹,包括社交媒体里他们说的每一句话、电子商务网站上的交易记录、移动端与APP的互动。如果从社交媒体切入的话,我们关注到消费者每日 都在 论坛 、博客、社交网络等社区里讨论品牌和产品,所以聆听和分析就变得格外重要。商家可以利用数据挖掘工具,在社交媒体上衡量品牌关注度、喜好度、健康度等一系列指标,长期监测并与竞争对手比较,从中得出结论来指导互动营销策略。
数字营销新思路
身处一个正在变革中的行业,比解决具体问题更重要的是改变客户和业内人士的许多固有思维,进而在一些新的营销理念上达成共识。
从基于广告位的购买到基于用户属性的购买只有基于用户属性的购买,才可以解决“每个广告主都知道一半的广告预算被浪费了,但不知道浪费的是哪一半”这个难题。目前国内有40%的互联网广告还是基于投放时间来售卖的,而在美国这个比例是零。
未来几年,整合媒体资源的“需求端平台”(DSP)必然得到发展,另外随着新浪微博和腾讯QQ空间这些拥有大量用户数据的社交媒体平台开放,互联网广告投放也会变得更加精准。广告主不光能基于性别、年龄、地域来找到用户,也可以根据兴趣、职业、学历来定位,从而更加有的放矢。与消费者能够进行持续的聆听、互动和对话宝洁这样的领先企业,在从广播时代到互动时代的过渡中,已经言简意赅地把互联网营销的核心总结为一段箴言:CONNECTIONSCHALLENGESCO-CREATIONCOMMERCECOMMUNITY(关系、挑战、共同创造、商业、社区),并以此为宗旨开展营销实践。例如“海飞丝”赞助“中国达人秀”的案例,海飞丝并没有止于品牌植入,而是利用百度、优酷以及电子商务平台扩大赞助效果,在多个触点与消费者互动,达到提高品牌价值和拉动消费的目的。
新旧媒体没有很好地融合就没有最佳的效果品牌主不应该把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看成是对立的关系,也不该让两方面各自为政。在过去,品牌主在传统媒体上有TVC视频、音频、文字等各种沉淀,如何把这些素材在网络上有系统地进行二次传播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且不说电视和网络视频在制作、推广和营销等诸多方面的台网联动早已被业界所认可,随着纸质媒体受众和广告收入的下滑,许多领先的纸媒也在借助手机媒体和平板电脑开辟新的战线,创新性地融合纸媒的优质内容和新媒体的互动性及影音功能。
品牌企业要让媒介公司走向前台,从 营销策划 的开始就融合技术、创意和媒介选择近半个世纪以来,麦迪逊大道的工作流程几乎是一成不变的:广告授课 述品牌形象或产品的诉求,创意团队和执行团队把这个故事变成文案或电视广告片,然后由媒介公司计算如何投放预算才能最好地达到目标并进行监测。但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和媒体融合的趋势,现在为了达到最好的传播效果, 营销计划 在一开始就要设计如何利用社交媒体、视频、移动媒体、户外电子屏等,更重要的是用何种机制把这些平台融合以使效果最大化。媒介公司是媒体专家和消费者洞察专家,如果不能在最前端进入策划,就可能会减弱营销效果。
内容营销正成为最重要的营销机会在数字领域,内容是与消费者进行互动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又因为数字内容生产相对方便,所以内容的创新生产和传播正在成为一块新的热土。自制剧、微电影也正成为品牌偏爱的新传播形式。例如传立公司从2010年开始就为雀巢公司拍摄网络系列剧《咖啡间疯云》,第一和第二季的节目都有过千万的收视。从品牌效果上看,目标消费者对产品的喜好度和预购度都有近10%的增长。品牌拥有内容的一个优势是可以进行全方位的推广,例如为新剧进行的选角、首映礼、影视剧官微等都可以作为连带的营销机会。
综上所述,企业的营销传播理念已经从广告为主过渡到广告、公关、内容营销等多元共存的局面。在接下来本专栏的五篇文章中,我们将从在线视频、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社交网站、全数据等方面深入探讨,既立足于实践又放眼未来,既聚焦在中国又涵盖全球视角,希望能给广大品牌经理和营销从业者带来全方位的洞察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