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中国营销传播网      
推荐学习: 投资是认知变现,提高认知能力就是财富增长的关键点。熊晓鸽、徐小平、李开复、朱啸虎、阎焱、刘昼、邓锋、陈玮等数十位国内最知名投资大咖亲自授课,九大模块,课时一年半,只限60人!沙丘投研院股权投资黄埔12期>>

    说来也不怕大家笑话,刚开始的时候,我是不懂什么是 营销 、什么是 销售 ,完全没有任何概念才入到了这个门。这个事情要从十多年前说起,高考填志愿的时候,班主任跟大家说,营销很好,某某就是我们学校出去的,考上一个财经学院,读了个大专,毕业后搞上采购这个职业,现在混的很不错,收入也高,全国到处跑••••••其实,他说的“采购”还真的跟营销没有多大关系。

    但经班主任这么一形容,我就来了劲。眼前几乎看到了到处跑的风光、风景,多令人艳羡啊,那时哪知道营销的艰难险阻啊。几乎没有犹豫,我就填了一所商学院的 市场营销 专业。后来真的被录取了,说句实话,进到大学才发现,这个营销,并不是老师说的“采购”,也不是我们当时所理解的那个“营销”。就本质而言,我觉得我个人并不是做营销的最好材料,因为我觉得自己并没有那些奇人的聪明和智慧,刚开始的时候,甚至于毕业的前几年,都还时不时想逃离营销。

    但幸好,遇到了恩师,也抓住了机会,同时更重要的是,知道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市场营销和 销售管理 。很感谢他们,也很感谢坚持下来的过去10年的营销岁月。

    在拙作《一位销售经理的工作心得》中,就有几篇讲述理想和现实的问题,后记中还专门讲到营销人的幸福,营销人要怎么幸福的问题。我觉得,营销人要幸福,首先就得有理想,但光有理想远远不够,还得要有“现实”,这个现实就是:有实现理想的途径和办法。

    为理想而生

    也许,作为一个营销人或者销售人并不是你最初的理想选择,包括我当初也是这样,甚至想放弃,但既然做了下来,就要拿出精气神来,坚持下来,忽然有一天你会发现,原来不是很有感觉的营销,也慢慢美丽可爱起来。

    《一位销售经理的工作心得》一书,并不是计划的产物,而是水到渠成的产物。曾经有好几个知名出版社的编辑越我出一本书,大纲都理好了,但还是没有出,为什么?不是因为出不了,而是因为我感觉有些编辑只问你怎么写,不提供任何的策划思路和帮助,这样,好像成了自己非要出一本书似的,结果自然就不好。直到今年年初,收到一封邮件,邮件是 北京 的一家图书策划公司发来的,刚开始也没在意,以为又是那种你完成了所有工作,我就等着排版印刷就行的编辑。但我还是决定回复一下。后来,通过详细的沟通,是这个编辑的诚意、认真打动了我。因此,我很感谢这位编辑,如果不是遇到他,可能这本书现在还看不到影子,或许就一直看不到出版的一天。

    说了这么多,就是想说明:其实有时候你的理想、信仰、执着是可以打动人,感动人的,不但可以让自己充满动力,还可以让别人从中受益。

    为理想而生,你才能过得更加有希望,更加有希望,你才能让人生更加精彩。理想并不一定都会实现,但理想一定要真实存在。为了理想不断的前行,慢慢的积累,一年或者数年之后,你会很吃惊,原来我也可以做到这么好。

    《一位销售经理的工作心得》,不是我几个月写出来的,而是我十年营销经历的缩影,心得和体会,尽管不完美,但很真实,原汁原味。如果还可以写一本书,我会写基层业务人员和主管的书,他们更需要学习 和提升。

    为现实而活

    理想远大,是行人的明灯、是航者的灯塔,是目标是方向,但除此之外,我们更多时候是需要在残酷的环境中生存,需要跟“敌人”争夺日光下的地盘,需要活下去。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是对他们最真实和残酷的刻画,但我觉得现实一样可以很丰满,至少营销人可以活得很丰满。

    如果把理想比喻成为战略、策略、品牌;而现实就是产品、渠道、终端、销售和推广。没有战略、策略和品牌,再好的产品和渠道也未必能卖得到好价钱。为现实而活,就是要把两者的距离拉近,越近越好,但不要重合,重合了就出问题了,就短路了,就坏事了。

    最近接触了很多各式各样的客户,有想空手套白狼的,有想转型的,也有想整合提升的,也有为了理想放弃了一切,不顾一切要做成某个事情的人。最后这样的人,更加需要的是为现实而活。理想再远大,终究需要落在地上。不管是鱼还是鸟,总需要空气,鱼也不可能不出水面;鸟也不可能永远飞在空中,不落到树上。

    实现理想有什么途径或者说有什么办法。加多宝失去了王老吉品牌,营销界一遍哀鸿之声,认为加多宝要完蛋了,更多人认为王老吉品牌将要被掏空了等等,其实,都没什么,大家活的很好,因为他们各自都有宏伟的理想和现实的策略。加多宝完美的实现了品牌转换,一个红罐的记忆点、一句改名的广告,一个名字的替换。其实一切并没有那么难。而广药也实现了几百万授权费到上百亿级别的销售规模。这么看,没有输家啊。这就是现实!

    我们再来看看上面说到了为理想而孤注一掷的企业家。激情和动力不用说了,但需要的是落到地上的产品、品牌价值塑造、渠道、商业模式、消费者沟通••••••哪一个做不好,理想就会变成泡影。为现实而活,也才能活!

    你幸福了吗?

    央视问莫言,您幸福吗?莫言说:不知道。莫言说不知道,言外之意当然是不幸福。也许文学创作在太“幸福”的环境下很难有大成就。因为生活的深度感悟需要体验,有时候需要艰辛。人的一生,不可能时时处于幸福荡漾之中,因为追求者、前行者就会有磨砺、有锻炼,当然也会有痛苦,营销人也不例外。以下文字摘自《一位销售经理的工作心得》一书。

    

    营销人最初几年的成长与幸福过后,就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进入到职业的倦怠期,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另一种是发奋图强,步步高升。前者的幸福感逐年下降,后者也好不到哪里去。在一路的狂奔中,失去了很多看风景和体验风景的机会。我去过国内几乎所有的省会城市和大城市,但真正去体验和了解这些城市的机会却不多,很多有名的景点几乎近在眼前却没有去游览过,工作在身,没有心情看风景。

    我觉得,作为一个销售人:

    首先,要热爱自己的工作。做不到热爱,至少不反感,否则,哪有什么幸福感。这是基础,做不到,一辈子遭罪;

    其次,要成就自我价值。

“自我”的价值体现在于自身为他人带来多少价值;

    再次,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不能改变环境,那就去适应环境,抱怨太多反而更痛苦;

    最后,总有一件事情,你会做得比别人好,这就是你的“天赋”。找到它,你会为你自己骄傲的。

    大多数人是平凡的,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树立一个可以实现的阶段性目标,再把目标进行分解,一步步实现它。你会变得很充实,也会有安全感。

    祝每一位营销人都能收获属于自己的幸福!

    《一位销售经理的工作心得》一书,已由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出版,当当和淘宝均有销售,欢迎就营销理想和困惑进行交流。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两棵树,你砍哪一颗?》
老教授问:“如果你去山上砍树,正好面前有两棵树,一棵粗,另一棵细,你会砍哪一棵?”
问题一出,大家都说:“当然砍那棵粗的了。”
老教授一笑,说:“那棵粗的不过是一棵普通的杨树,而那棵细的却是红松,现在你们会砍哪一棵?”
我们一想,红松比较珍贵,就说:“当然砍红松了,杨树又不值钱!”
老教授带着不变的微笑看着我们,问:“那如果杨树是笔直的,而红松却七歪八扭,你们会砍哪一棵?”
我们觉得有些疑惑,就说:“如果这样的话,还是砍杨树。红松弯弯曲曲的,什么都做不了!”
老教授目光闪烁着,我们猜想他又要加条件了,果然,他说:“杨树虽然笔直,可由于年头太久,中间大多空了,这时,你们会砍哪一棵?”
虽然搞不懂老教授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我们还是从他所给的条件出发,说:“那还是砍红松,杨树中间空了,更没有用!”
老教授紧接着问:“可是红松虽然不是中空的,但它扭曲得太厉害,砍起来非常困难,你们会砍哪一棵?”
我们索性也不去考虑他到底想得出什么结论,就说:“那就砍杨树。同样没啥大用,当然挑容易砍的砍了!”
老教授不容喘息地又问:“可是杨树之上有个鸟巢,几只幼鸟正躲在巢中,你会砍哪一棵?”
终于,有人问:“教授,您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测试些什么呢?”
老教授收起笑容,说:“你们怎么就没人问问自己,到底为什么砍树呢?虽然我的条件不断变化,可是最终结果取决于你们最初的动机。如果想要取柴,你就砍杨树;想做工艺品,就砍红松。你们当然不会无缘无故提着斧头上山砍树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心中先有了目标,做事的时候才不会被各种条件和现象迷惑。你的目标明确了吗?想清楚了,那就加油吧~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