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如何在淡季实现赢销_品牌营销上_中国品牌门户_品牌中国网      
推荐学习: 欧洲大学商学院,企业家学者学位教育领航者。翘首以盼,点燃我们学习的热情,共同探寻个人成长企业发展新思路。欢迎加入欧洲大学商学院(EU)博士学位>>
   今年听得最多的是商家的报怨,见得最“冷”的是市场的客流量,整体局势不妙,各商家的零售份额急剧下降。经走访各地终端,很多大户商家都在预测今年年底将会有一批商家倒下,而在佛山陶瓷产区,很多厂家也在预测很多小的陶瓷厂家很难撑过今年,由此可见,建陶业似乎己进入冬天,“冷”不堪言!

    市场自由竞争,优胜劣汰,不论是厂家还是商家都在抢占市场份额,谁能在淡季抢到更大的蛋糕,谁就能活到最后,关键在于怎么抢!这个话题应该是广大企业和商家共同关心的内容,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淡季如何实现赢销”。

    我们知道厂家的销量是由经销商的销量累积而来的,在行业内盛传厂家“压货”是非常流行的,如果在旺季,且市场大环境好的情况下,时不时压点货,经销商也不愁卖不出去,可是在淡季,厂家为了实现销量依然压货就不是妙举了。经销商卖不动,压在仓库里,也只是实现了产品的第一次转移(从厂家仓库转移到经销商仓库),只有实现第二次转移(从经销商仓库转移到消费者家里)才是真正的销售,经销商仓库没货,自然会向厂家提货,因此厂家提升销量的王道就是帮助经销商实现销售。

    那么淡季经销商如何做销量呢?就此话题,我和很多的终端商家交流过,得到的答案不外乎“搞搞促销;跑跑渠道”之类的话,回答的好像是那么回事,可是据我了解,大部分商家的业绩都不理想,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有三:一是行动力差,知道但做不到;二是会说不会做,比如说搞搞促销,却不知道怎么搞;三是”等靠要”的思想严重,一心等着厂家来扶持。因此,经销商要想实现赢销,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首先要从意识上改变:要走出去变成“行商”。人只有动起来才能更有活力,生意只有走出去方能胜利。

    2、改变运作团队的行动力,想到好的方法就去做。

    凡事不必考虑得十分周全才去行动,这个社会有很多的人十分有想法,却从来不敢迈出第一步,为什么?因为他们想得太多了,把所有可能想到的恶果都提前搬了出来,看到的都是恶果,该想的方法却一点没想到,势必不敢行动。举例说明:一个男孩追求一个女孩,如果行动前,老想着可能遭拒绝的种种画面,肯定不敢行动;如果看上之后,马上发起进攻,虽然可能被拒绝,但在进攻过程中,男孩会慢慢摸清女孩的喜好,这时投其所好,势必得手,例证说明,加强行动力,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去做,只有在做的过程中才能找到方法。

    3、建立自己的商业“帕特农神庙”模式。

    “帕特农神庙”是一个由多根底柱支撑的庙宇,建立年代久远,经历几千年的风吹雨打,却依然屹立不倒,就是因为它是由多根支柱支撑起来的,随便抽掉几根依然不会动摇。商家的渠道就相当于支柱,如零售渠道,家装渠道,异业联盟渠道,小区渠道,工程渠道,团购渠道等等。这里要特别强调一下工程渠道,今年的零售市场下滑,很多的商家将目光转向了工程,原来有工程关系的自然是件好事,如果原来没有工程关系,靠业务员跑工程的形式基本比较难,那怎么办呢?这里只需要转变一下思路,一般提到工程,大部人想到的就是”楼盘精装工程,酒店工程,政府机关工程等“,这些工程如果没有一定的关系基础,靠业务员去跑恐怕难有成果。

   经销商可以把眼光投向小工程项目,如:连锁餐饮机构,连锁快捷酒店,连锁型商场超市…….。别小看这些小工程,因为是连锁机构,后续会有很多后端利润,我的一个朋友就是在这一点上,思路进行了小小调整,生意就源源不断,别人在叫苦连天的时候,他正忙得不亦乐乎。

    4、做有意义的促销。

    什么叫有意义的促销?提到促销,有很大一部人就会想到“降价”,他们把促销等同于降价,其实降价或打折只是促销的一个部分而己。

    有一次在一个路边市场,见证了一次失败的促销:某陶瓷品牌经销商迫于生意惨淡,自己请广告公司策划了一场促销活动,从外面看去,拱门,红地毯,花篮等气氛还不错,活动一开始,就上场一位美女,上身居然没穿衣服,下半身也穿的很少,接下来就有一位画师开始在这位美女身上作画了,原来是人体彩绘。因为是路边铺面,路上来来住往都有人,彩绘一开始,很快吸引来了大量的人流,门外场地被挤得水泄不通。彩绘结束后,进入的是促销阶段,不到一会时间,门口原本水泄不通的人流仅剩几个意向顾客,很显然这次活动是失败的,就几个意向顾客,就算全部成交也没多少,何况不会全部成交。

    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呢?促销是否成功与流量的质量有关,要想促销成功,必须要针对精准流量做许多工作,垃圾流量是不会产生销量的。

    5、整合资源,建立平台。

    小生意人研究产品,大生意人研究人。平台就是人的集合,建立主题平台,就会聚拢对主题有兴趣的人。如“设计师俱乐部”就能把设计师聚拢在一起,他们在你的平台上活动,自然就是你的资源。在此不展开阐述。

    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困难多,在此仅就“淡季如何实现赢销”抛砖引玉,希望更多的商家能走出困境,实现赢销!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两棵树,你砍哪一颗?》
老教授问:“如果你去山上砍树,正好面前有两棵树,一棵粗,另一棵细,你会砍哪一棵?”
问题一出,大家都说:“当然砍那棵粗的了。”
老教授一笑,说:“那棵粗的不过是一棵普通的杨树,而那棵细的却是红松,现在你们会砍哪一棵?”
我们一想,红松比较珍贵,就说:“当然砍红松了,杨树又不值钱!”
老教授带着不变的微笑看着我们,问:“那如果杨树是笔直的,而红松却七歪八扭,你们会砍哪一棵?”
我们觉得有些疑惑,就说:“如果这样的话,还是砍杨树。红松弯弯曲曲的,什么都做不了!”
老教授目光闪烁着,我们猜想他又要加条件了,果然,他说:“杨树虽然笔直,可由于年头太久,中间大多空了,这时,你们会砍哪一棵?”
虽然搞不懂老教授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我们还是从他所给的条件出发,说:“那还是砍红松,杨树中间空了,更没有用!”
老教授紧接着问:“可是红松虽然不是中空的,但它扭曲得太厉害,砍起来非常困难,你们会砍哪一棵?”
我们索性也不去考虑他到底想得出什么结论,就说:“那就砍杨树。同样没啥大用,当然挑容易砍的砍了!”
老教授不容喘息地又问:“可是杨树之上有个鸟巢,几只幼鸟正躲在巢中,你会砍哪一棵?”
终于,有人问:“教授,您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测试些什么呢?”
老教授收起笑容,说:“你们怎么就没人问问自己,到底为什么砍树呢?虽然我的条件不断变化,可是最终结果取决于你们最初的动机。如果想要取柴,你就砍杨树;想做工艺品,就砍红松。你们当然不会无缘无故提着斧头上山砍树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心中先有了目标,做事的时候才不会被各种条件和现象迷惑。你的目标明确了吗?想清楚了,那就加油吧~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