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杨婷婷 经济观察网      
推荐学习: 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韩秀云教授任首席导师。韩教授在宏观经济分析、西方经济学、金融以及产业经济趋势研究等方面建树颇丰,今天将带领同学们领会经济发展趋势,分析产业的变革方 清大EMBA总裁实战课程,欢迎聆听>>
北京三里屯village永远是潮人汇集之地。最近的亮点是,入口处那个用可口可乐易拉罐制作出的拖地长裙,被人偶穿在身上,远远望去看到门口矗立着一袭红,迎接每日 的客人。

  平均售价不超过人民币3元的可乐,其实质不过是碳酸和苏打水的混合物,却是创意界的巨头。电视一代的成长环境,可乐广告如影随行。或用明星或用创意。

  可乐品牌们对于广告的重视程度超出人们的想象。可乐公司和啤酒企业是同样路数,因为从口感上来说它们没什么差别,选择喝谁,也许是被擅用明星的百事可乐所吸引,要么则是认同可口可乐的精美广告。说到底,卖的还是企业文化:成功企业的普遍特点就是要有意识地对企业文化进行创建。


  以创意行商

  他们从来不解释可乐是什么时候诞生、工厂什么样,在物价飞涨的年代,不涨价的可乐甚至称得上廉价。但在他们被人交口称赞的成功广告作品中,你会发现,无论是擅长使用明星的百事,或者是标榜带来幸福感的可口可乐,都在试图逗人乐,而不是在镜头前枯瘪地诉说产品的优点。

  他们信奉同样的广告原则,“必须要让人们对你的产品感兴趣才买它,而不能让人因为对你感到不胜其烦而买你的产品。”

  可口可乐曾经推出过一支非常有名的电视广告,一个年轻人躺在草坪上睡着了,森林里的蜜蜂、螳螂、蝴蝶大干一场、通力合作,偷偷把一瓶可乐从年轻人身边运走,打开瓶盖后让可乐流出,变成了他们世界里的泉水。这支广告后来大获成功,后来他们又如法炮制另一则类似的广告,主角从昆虫变成了著名的历史人物,这些广告将可口可乐公司的创意理念传播了出去。即使在非常固执、傲慢的法国,可口可乐的广告也帮他们争取到很多消费者。

  张轶是可口可乐大中华区品牌营销总监,在他的观点里,一个饮料公司要想发展得更长久,只能依赖创意。因为在产品上,几乎再难以创新。

  可乐是一种再简单不过的饮料,但是没有一个可乐公司的员工会说,“我们是卖糖浆的。”用张轶的话说,“我们贩卖的是快乐,我们投放的那么多支广告都是为了制造快乐的氛围,包括起用明星代言人方面,我们并不想让大家觉得因为明星喝了这个饮料,所以你也要喝,我们要让明星在我们这里成为一个普通人,他也有正常人的情感变化。”这也是可口可乐公司内部不成文的禁忌,“喝了可乐不会变成超人,我们不造神。”

  喜欢可口可乐的,一定不是只喜欢这种饮料,他一定喜欢可乐代表的生活方式。在三里屯美嘉影院的大厅里,里面有很多关于可口可乐的展品,这些展品是公司从世界各地搜寻回来的。可口可乐多年来塑造的形象更容易被中国人接受,“夏天最热的时候,要你在空调、一个大蒲扇、可口可乐中选一个最想要的,我相信很多人会选可口可乐,因为我们给人的印象就是冰爽和畅快,能够马上就缓解夏日烦躁、酷热的感觉。”张轶说。


  好广告中国造?

  可口可乐想更本土化,他们在中国举办创意大赛,希望从中国普通消费者身上获取灵感,而被选中的中国创作者可以直接去法国戛纳参加法国创意节。尽管很多广告界资深人士并不看好这种为了获奖而特地制造的创意,因为这种广告无法经过绩效的检验,他们不是把注意力引向产品本身。但这个比赛依然在中国受到了人们热烈的回应,整个比赛过程共收到了140万件创意文案。

  可口可乐希望让他们的产品更进入中国人的生活中,张轶不觉得他们一直被当做美国产品是种优势。富有中国味道的创意是他的最爱,在一幅中国国画里,把可乐注入黑白画面里,水墨画里边的鱼变成有生命力的鱼。

  这个比赛不止在中国举办,但和其他地区比起来,拥有5000年历史底蕴的中国让它的参赛者截然不同,当其他人在绞尽脑汁地思考更新的创意时,腰鼓、剪纸、国画等等中国元素让他们看起来很不一样。

  不过在法国创意节过去的历史当中,评委们更多时候把奖颁给了那些使用照片的创作者。这让人怀疑,中国的原画到底在广告界是否有竞争力,和那些拍摄考究的照片比起来,新奇的中国元素在多大程度上能影响评委的判断?尽管可口可乐中国支持这样的原创,但让世界接受插画般的创意,似乎困难重重。因为在传统的经验中,抽象信息在广告中并不能起到迅速简明地传递信息的作用。

  说到底,广告也不全是艺术,广告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行商。也许在戛纳他们能够拿到一个令人艳羡的奖项,但这个行当除了靠灵感一现的创意,更相信知识与勤奋。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游泳的故事》
1952年7月4日清晨,加利福尼亚海岸下起了浓雾。在海岸以西 21 英里的卡塔林纳岛上,一个43岁的女人准备从太平洋游向加州海岸。她叫费罗伦丝·查德威克。
那天早晨,雾很大,海水冻得她身体发麻,她几乎看不到护送他的船。时间一个小时一个小时的过去,千千万万人在电视上看着。有几次,鲨鱼靠近她了,被人开炮吓跑了。
15小时之后,她又累,又冻得发麻。她知道自己不能再游了,就叫人拉她上船。她的母亲和教练在另一条船上。他们都告诉她海岸很近了,叫她不要放弃。但她朝加州海岸望去,除了浓雾什么也没看不到……
人们拉她上船的地点,离加州海岸只有半英里!后来她说,令她半途而废的不是疲劳,也不是寒冷,而是因为她在浓雾中看不到目标。查德威克小姐一生中就只有这一次没有坚持到底。
点评
这个故事讲的是目标要看的见,够得着,才能成为一个有效的目标,才会形成动力,帮助人们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