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酬设计“6+1”、 量化绩效“3×3”模式创始人 《薪酬设计“6+1”》《量化绩效“3乘3”》《非人力资源经理的人力资源管理》 提供专业企业内训,政府培训。 13439064501 陈老师
  2021年08月02日    冯涛博客     
推荐学习: 欧洲大学商学院,企业家学者学位教育领航者。翘首以盼,点燃我们学习的热情,共同探寻个人成长企业发展新思路。欢迎加入欧洲大学商学院(EU)博士学位>>
开门见山~

对于如何分赃,主要考虑两个因素,一个是岗位,另一个就是绩效。这两个都好理解。不同的岗位,拿到的奖金肯定不一样,比方说一个前台和一个副总,他们俩的奖金肯定不一样。即使两个人都是一样的职位,但由于绩效成绩不一样,所以奖金的数量也应该不一样。

那么,又出现2个问题:一个是岗位之间的差异怎么计算。岗位之间的差异,也叫差异系数,差异系数根据什么来定。另一个问题是绩效的问题,绩效考核,应用最多的是直接上级打分,但是由于不同的上级,打分尺度不一样,导致的打分会有差异,打分松的领导,给分高,打分紧的领导,给分低,如果我们严格按照最后绩效的成绩进行奖金分配,最后可能导致的结果就是:那些打分紧的领导的手下,拿的奖金少,打分松的领导的手下,拿的奖金多,这是不合理的。怎么处理呢?就需要我们进行相应的调整。

举例说明:假设我们公司有五个部门,假设前提是这五个部门的实际业绩是一样的,但由于各部门领导打分尺度的问题,导致下属的考核成绩不一样。首先我们需要得出部门员工的平均得分,注意啊(敲黑板...),这个差异是由于领导打分尺度不同造成的,所以我们要进行调整,怎么调整呢?就是把他们看成统一的分值,比方说第二个部门是11分,第三个部门是10分,第四个部门是9分,都把他们看成基础值10分。假设这三个部门都有个员工,领导给打的考核分都是10分,但由于领导的尺度不一样,所以按统一尺度,他们成绩是不一样的,调整后的得分分别是9.1、10、11.1。这一块有点绕,许多人看不懂,没关系,大家需要细细品味这其中的门道儿。

当然,如果要做的完善,还要结合岗位差异。岗位差异怎么出来的?也有不同的方法。一种方法是根据基本工资出来的,还有一种是根据工资总额定的。这两种计算的依据是奖金主要是根据人设定的,而人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工资收入上。这两种方法有个显著的问题,就是销售人员的奖金问题,尤其是按提成制计算收入的公司,不管按照基本工资来定系数还是按照工资总额来定系数,都牵涉到销售人员的工资问题。

如果用基本工资来确定的话,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不同序列的基本工资标准是不一样的,我在薪酬设计“6+1”的薪酬结构中提到过,销售人员的基本工资比例要低,非销售人员的基本工资比例要高;高管的基本工资比例要低,基层的基本工资比例要高。如果按照这个原则,你会发现,按照基本工资计算的话,可能会出现差异不合理的现象。

怎么解决差异不合理的问题呢?我们需要调整差异系数进行二次分配...(未完待续)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营销哲学》
一害羞男孩在教室自习,看到一个很中意的女孩,眼看女孩看完书要离开了,害羞的男孩憋红了脸上前搭讪:同学能借我10块钱吃面条吗?钱包丢宿舍了,这是我的学生证,你给我手机号,回头还你钱。女孩想了想说:行吧。正掏钱,男孩又说:要是能借20,我请你也吃一碗。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冯涛课程
冯涛观点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