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4日       
推荐学习: 百战归来,再看房地产 ;世界顶尖名校纽约大学地产学院、风马牛地产学院重磅推出。 项目专注于中国地产全产业链模式创新和细分领域前沿实战,汇聚中美两国最强师资,融入中国地产顶级圈层。 冯仑先生担任班级导师,王石、潘石屹、Sam Chandan等超过30位中美两国最具代表性的地产经营者、践行者和经济学者联袂授课。《未来之路——中国地产经营者国际课程》>>

企业有太多的欲望,考核便有了太多的变化:从销量为王,业绩论英雄,到总量考核,把 营销 中心定义为利润中心;从过程考核,控制前提,到管理指标导入,费尽心血地量化最终队伍无所适从,企业一副左右都不是的无奈!追求目标完美我们是否要考虑企业自身所处的阶段与需求,依据考核的作用和弊端有所为有所不为?

管理出 绩效 ,考核是管理利器,考核能够引导队伍围绕整体营销目标作贡献。这些观念已经成为 营销总监 们的共识,但如何更恰当地运用考核却并非易事。很多企业在设计考核方案的过程中,总会有一种左也不是、右也不是的感觉,反复调整,受尽折磨,弄得营销队伍无所适从,考核失效。导致错误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一条还是过于追求完美,大多数企业都希望找到一种完美的考核方案,来解决组织中的所有问题。

其实任何一种考核方法都各有其利弊,各自适用于不同的企业寿命周期、竞争格局、自身能力状态和战略阶段等。只要熟悉不同考核方式的原理、作用和弊端,并能了解企业自身的需求状态,做好考核工作,使考核真正做到为组织功能提升、战略达成、绩效改进服务也并非难事。本文努力廓清本土企业在营销体系中考核方式的变化历程及原因,使 营销管理 者能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一、财务指标的局限

选择考核指标是 绩效管理 循环的起点,重要性不言自明。但很多绩效考核的专着中,讲到考核指标选择时都很笼统,或说指标要符合SMART原则,即具体(Specific)、可衡量(Measurable)、可达到(Attainable)、有相关性(Relevant)、有时限)(Timebased),但这些只是指标的局部属性而非本质特征;或说要建立指标库或指标体系,并给出庞杂的指标选择范围,但并未告诉企业如何选择。其实,实践出真知,现实中企业遵循的原则缺什么考什么很有道理。

本土企业的营销体系是从供销科到 销售 科、到销售部、再到营销中心的过程中一路发展过来的,最开始的主要功能是销售,增加销量、销售收入或市场份额。这个时期在考核上充分体现了销量为王的思想,考核指标多被表达为总销量、销售额或增长率。企业在发展初期,数据论英雄,业绩看成败的观念更容易被接受,直接、简单,在早期也有实际成效,因为大部分企业此时都是以打开市场为战略方向。

围绕总量的考核,首先在一些产品寿命周期比较短的企业出现新问题。这类企业发现,为了应对市场竞争,需要更替产品或扩展产品线,但营销队伍存在惯性,习惯于卖老产品,不愿意花力气推新产品,甚至把新产品作为老产品的促销品,导致企业的产品策略落空。

为避免这种情况,一些企业执行分产品的考核,不仅考核总量,还考核重点产品的销量、收入或利润,以落实重点产品上的策略目标。

企业有太多的欲望,考核便有了太多的变化:从销量为王,业绩论英雄,到总量考核,把营销中心定义为利润中心;从过程考核,控制前提,到管理指标导入,费尽心血地量化最终队伍无所适从,企业一副左右都不是的无奈!追求目标完美我们是否要考虑企业自身所处的阶段与需求,依据考核的作用和弊端有所为有所不为?

管理出绩效,考核是管理利器,考核能够引导队伍围绕整体营销目标作贡献。这些观念已经成为营销总监们的共识,但如何更恰当地运用考核却并非易事。很多企业在设计考核方案的过程中,总会有一种左也不是、右也不是的感觉,反复调整,受尽折磨,弄得营销队伍无所适从,考核失效。导致错误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一条还是过于追求完美,大多数企业都希望找到一种完美的考核方案,来解决组织中的所有问题。

其实任何一种考核方法都各有其利弊,各自适用于不同的企业寿命周期、竞争格局、自身能力状态和战略阶段等。只要熟悉不同考核方式的原理、作用和弊端,并能了解企业自身的需求状态,做好考核工作,使考核真正做到为组织功能提升、战略达成、绩效改进服务也并非难事。本文努力廓清本土企业在营销体系中考核方式的变化历程及原因,使营销管理者能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一、财务指标的局限

选择考核指标是绩效管理循环的起点,重要性不言自明。但很多绩效考核的专着中,讲到考核指标选择时都很笼统,或说指标要符合SMART原则,即具体(Specific)、可衡量(Measurable)、可达到(Attainable)、有相关性(Relevant)、有时限)(Timebased),但这些只是指标的局部属性而非本质特征;或说要建立指标库或指标体系,并给出庞杂的指标选择范围,但并未告诉企业如何选择。其实,实践出真知,现实中企业遵循的原则缺什么考什么很有道理。

本土企业的营销体系是从供销科到销售科、到销售部、再到营销中心的过程中一路发展过来的,最开始的主要功能是销售,增加销量、销售收入或市场份额。这个时期在考核上充分体现了销量为王的思想,考核指标多被表达为总销量、销售额或增长率。企业在发展初期,数据论英雄,业绩看成败的观念更容易被接受,直接、简单,在早期也有实际成效,因为大部分企业此时都是以打开市场为战略方向。

围绕总量的考核,首先在一些产品寿命周期比较短的企业出现新问题。这类企业发现,为了应对市场竞争,需要更替产品或扩展产品线,但营销队伍存在惯性,习惯于卖老产品,不愿意花力气推新产品,甚至把新产品作为老产品的促销品,导致企业的产品策略落空。

为避免这种情况,一些企业执行分产品的考核,不仅考核总量,还考核重点产品的销量、收入或利润,以落实重点产品上的策略目标。

这是一种进步,但不能过度分解,否则无法形成产品组合策略,会降低企业在终端的竞争力。例如,某啤酒企业一直是当地啤酒行业的龙头老大,起初许多知名品牌试图进入均铩羽而归,该企业对自己实施的考核方式颇为自信为每个产品均设定了最低毛利贡献指标并据此分配奖金,使得营销队伍在打价格战时颇能有理有力有节。几轮价格战后,许多企业承受不住而撤退,而该企业不仅没有出现亏损而且获得增长。但好景不长,一个竞争对手以产品组合策略应对:培育高端产品占位获利,以低端产品为价格杀手鲸吞其市场份额,很快即取而代之。

分产品考核只是总量考核的一种变形,并无本质上的改进,所以也就无法解决单纯财务指标考核的根源弊端:

第一,指标的达成方式不可控,企业的经营缺少稳定性。

第二,以考代管、以包代管。领导者把业绩的责任以指标的方式层层分解下去,以致在很多企业,营销体系的干部都成了任务的转包商,不研究市场、不思考策略,只知道使用奖惩制度,导致市场基础不易察觉地走向脆弱,遇到环境变化即全盘崩溃。

第三,简单的财务指标无法完整表达企业的战略目标。

鉴于在总量考核中频繁出现业绩周期波动,主要始于营销队伍上半年冲量下半年省费用或压货等行为,企业开始调整考核周期。从年终算总账改为半年度、季度甚至月度考核,引导营销队伍制订市场发展计划,持续提升并强化市场地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营销队伍制造数字绩效。

二、过程考核的提出

 从财务指标过渡到过程指标考核更有突破性。过程指标是前提,财务指标只是结果,如果能控制前提,结果也自然可控;如果前提能持续,结果也自然持续。在这种思路下,首先被突出的过程指标是占有终端的质量和数量,具体表达为重点终端数量、货架面积、终端占有率或铺货率等。原因有两个:首先,终端是稀缺资源,确实重要。尤其在中国市场,第一批崛起的优秀企业几无例外都借助了终端的力量,尤以TCL打败长虹激起了一代本土营销人的终端情结,渠道为王、终端为圣,几乎被奉为圣经。其次,受标杆影响。可口可乐、宝洁和康师傅堪称本土营销人的启蒙、导师和学习榜样,而这3家企业都考核到重点终端甚至是货架面积占有率。

原因在于过度细化的指标,禁锢了营销队伍的能动性和灵活性,使企业的营销行为僵化,所有人都按照指标做事,没人关注最终绩效。

这种考核有两个共性的典型表现:其一,各类终端的建设没有统一到同一消费群体身上,营销队伍在A地建设商超终端,在B地建设餐饮终端,在C地开发VIP客户,无法形成合力来影响同一消费群体,绩效大打折扣;其二,各类终端的建设没有考虑特定时期的营销目标和竞争策略。

也有一些企业完全用过程考核指标替代财务指标,其风险在于能否完全识别出产生绩效的所有过程要素或行为,并全部纳入考核。而很多本土企业,在终端上只有促销力、价格战,无其他功能支持,很容易陷入两难境地:不考核终端,担心终端被竞争对手抢占,自己的市场基础无从建立;考核终端,担心大量的终端建设费用花下去,但因缺少功能而不见销量和利润的提升。

考核重心的调整,也伴随过程考核的导入而出现。一些企业从考核到大区,转变为直接考核到分公司、到经营部、到个人。考核指标到个人、到过程或行为,使得责任主体更清晰,推诿、妥协或造假的可能性大幅降低,强化了责任压力,提高了管理效率,但也有相应的问题暴露出来。比如营销中心直接考核到个人,那中间层的干部如何处理?不考核似乎不行,但若把下辖人员指标的汇总作为干部的考核指标,有重复考核之嫌,而且管理者只需关注最好的个人或区域,就可以完成考核任务,其他个人或区域任其自生自灭,结果必然是管理者没有承担完全责任,像个更大的业务员,而不是真正的管理者,这会导致市场出现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局面。

若把下辖人员中完成个人目标的人数比例作为管理者的考核指标,看起来是个很好的方法,但也使直接考核到个人的措施被过度强化,管理者调动资源的权限受到约束,区域分销团队的协同变得困难。如果遇到竞争对手在重点区域的强势攻击,往往形成个人对抗企业的局面,难有胜算,营销组织的士气也会受打击。

三、管理指标的导入

对过程考核的重视,引发了企业如何平衡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的思考。

单纯考核财务指标,可能伤害企业的长期绩效;但过程考核,显然也没有完全脱离数字导向,那些无法被数字包含的重要事项,诸如计划的准确性、市场调研与信息反馈、市场 管控 、消费者投诉、团队建设等,开始进入管理者的考虑范畴,并逐渐作为管理类指标,被加到考核指标中,形成定量考核(业绩指标)与定性考核(管理指标)并重的状态。这种改变是本土企业追求精细化管理的结果之一。

 随着管理类指标的不断引入,考核也被不断细化,在一些极端的企业,营销人员的考核指标多达十几项,甚至管理类指标的权重已经超过业绩指标的权重。指标一多,考核就失去重点,营销工作就失去方向,营销人员变得无所适从,做事情没有头绪,辛苦但无益于绩效。

可喜的是,很多企业意识到这个误区,重新回到管理状态,把考核与管理区别对待,把先前纳入考核的一些管理类指标,作为检查事项,从考核指标中剥离出来,形成大区经理检查督促、销区主管指导落实、业务人员具体操作的制度体系,回到正途。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鞭策》
[故事]拿破仑一次打猎的时候,看到一个落水男孩,一边拼命挣扎,一边高呼救命。这河面并不宽,拿破仑不但没有跳水救人,反而端起猎枪,对准落水者,大声喊到:你若不自己爬上来,我就把你打死在水中。那男孩见求救无用,反而增添了一层危险,便更加拼命地奋力自救,终于游上岸。

[分析]对待自觉性比较差的员工,一味的为他创造良好的软环境、去帮助他,并不一定让他感受到“萝卜”的重要,有时还离不开“大棒”的威胁。偶尔利用你的权威对他们进行威胁,会及时制止他们消极散漫的心态,激发他们发挥出自身的潜力。自觉性强的员工也有满足、停滞、消沉的时候,也有依赖性,适当的批评和惩罚能够帮助他们认清自我,重新激发新的工作斗志。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