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新营销》      
推荐学习: 百战归来,再看房地产 ;世界顶尖名校纽约大学地产学院、风马牛地产学院重磅推出。 项目专注于中国地产全产业链模式创新和细分领域前沿实战,汇聚中美两国最强师资,融入中国地产顶级圈层。 冯仑先生担任班级导师,王石、潘石屹、Sam Chandan等超过30位中美两国最具代表性的地产经营者、践行者和经济学者联袂授课。《未来之路——中国地产经营者国际课程》>>

    价格标签上的尾数9、广告上的“含泪喷血大甩卖”、商场的节庆折上折促销、返利、红包、购物券……无一不是利用消费者喜欢占便宜的心理。如今,在电子商务企业多年来不懈地教化培育下,消费者逐渐养成了网购习惯,于是一些利用“占便宜心理”盈利商业模式随之搬上了互联网

    2010年正是这样一个节点,这一年,团购、返利、比价三大“占便宜”网站兴起,然而,它们究竟是电子商务之花还是吸血蚂蝗呢?其盈利模式的背后是怎样的商业逻辑?

    团购:都想“占便宜”的游戏

    从2010年被引入中国开始,团购在2011年进入“千团大战”的疯狂状态,暴利神话、高薪挖角、吐血打折、高调赴市、裁员欠薪、老板跑路等戏文接连上演,在短暂的荣光过后是一地的鸡毛。

    在中国互联网发展史上,从未有过这样一种商业模式,它刚刚出现时被寄予厚望,在成长中遭挤压变形,在衰退时伤痕累累,而这一切都发生在短短的一两年间。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团购变幻的脸谱背后究竟是什么?

    失望的商家

    团购是一个牵涉三方利益的商业模式:商家、团购网站、顾客。在这个链条中,每一方都想通过团购获益。

    简单点说,团购模式就是由团购网站驱动,游说商家合作,商家提供低折扣的商品或服务,以低价为噱头诱导消费者购买的模式。

    参与的商家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提供本地化服务的商家,一种则是提供标准化产品的商家。

    对于后者来说,它们不缺少互联网推广和销售途径,在没有大量库存积压风险的情况下,没有必要参与团购活动,相反,参与团购甚至可能威胁到其价格体系稳定。因此,它们参与团购的主要目的在于清理库存,解决库存压力;

    对于前者来说,参与团购的需求更强烈一些,因为本地化服务一直缺少在互联网上做推广的途径,对于它们来说,与产出相比,展示广告费用太高昂,搜索广告按点击付费,转化率的问题没有解决,而团购模式,按实际的消费人数计费,更加直接,也更容易理解。

    因此,参与团购的商家一般处在本地化服务以及需求随机性比较大、库存积压风险高的行业,团购的出现,的确为这类商家解决了一部分问题。

    从这个角度看,似乎商家的确占到了团购的“便宜”,但事实是这样吗?

    在理论推演中团购可以完美解决的问题,在现实中却屡次被冷水浇头,其原因林林总总,但主要原因是:本地化服务能力低下或接待能力不足,导致团购体验差,未对消费者构成有效的品牌传播,无法形成可观的回头客;团购顾客与未参与团购的老顾客待遇一样,导致老顾客不满,顾客忠诚度降低;团购顾客被区别对待,引发顾客不满,从而伤害商家品牌印象;最为关键的一点,团购提高了消费者的价格敏感度,导致原有的顾客暂缓消费,等待下一次团购的到来。

    出于对以上几种情况的忌惮,许多商家在参与一次团购之后,明确表示谢绝再次参与。

美国波士顿大学和哈佛大学通过对Groupon和LivingSocial数千次团购活动的研究发现,开展团购活动不利于商家的长期声誉。因为相对于普通消费者,“团购消费者更加苛刻,他们很难感到满足,常常会在网上抱怨,甚至影响商家在商业网站的评分,在美国还出现了不少商家在做完团购后就直接倒闭的情况,这些都让团购的光环迅速黯淡,越来越多的商家表示不愿参与团购活动”。

    就在Groupon申请IPO的同一天,美国在线教育企业Knewton创始人兼CEO乔斯•费拉雷撰文称,Groupon并没有创造价值,而是创造了一种均衡状态,但“这并不是一个稳定的均衡,而是一种自我毁灭的均衡。在首次尝试Groupon的服务后,本地商家不久后就不得不停用这一服务”,它的整个运作模式就像一场“庞氏骗局”,将在5年内瓦解。

    难侍候的顾客

    对于顾客来说,参与团购似乎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简直就是购物的狂欢天堂。但有个非常有趣的事实是:在百度搜索“团购、吐槽”两个关键词,蹦出来的相关结果高达1,140,000个,满屏幕的诉苦和吐槽让你不再怀疑团购让消费者吃了大亏。

    消费者吐槽的主要原因是线下服务与线上描述之间的巨大差距,甚至有网友组织线上图片与线下商品拍照对比活动,团购网站上让人垂涎欲滴的菜肴到了线下变得色泽暗淡,而且份量减半。此外,还有个别投诉是因为商家先提价再打折扣,或者商家有意模糊团购产品规格。

    在团购链条中,消费者在线上下订单,在线下完成交易,本身就存在着巨大的不可控风险,而线上与线下之间的协调至关重要,一旦出现偏差,将给消费者体验、团购网站和商家品牌都带来很大的伤害。并且,团购网站促使消费者对价格更敏感,但并不意味着他们对消费体验的要求低,一旦出现不满,对团购网站和商家品牌没有忠诚度的消费者,便会立刻更换团购网站和商家。

    这种情况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源于团购商业模式本身的硬伤。在如今的个性化时代,很多用户需要的是个性化的、独一无二的、定制的以及实时的产品或服务,是更加精准的按需购买,而非在有限的商品中购买。

    比如,当某位消费者此刻想购买一件黑色立领衬衫时,团购网站此刻不一定恰好提供这样一件衬衫的团购,而是提供一件黑色T恤的团购,它的价格更低,部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对于价格导向的消费者来说,由于低价而购买了一件黑色T恤。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此次团购行为的完成并没有从根本上满足消费者最初的需求,这只是一次额外的购买。问题之一:消费者精准化的需求,团购网站无法满足;问题之二:价格导向的购买行为,不能形成有效的品牌忠诚,也就无法提高回头率;问题之三:消费者对于没有充分满足自己需求的产品或服务,会更加挑剔。

    参与二次团购的商家和消费者变少,主要是由于团购网站为商家和消费者创造的长期价值有限,因此在合作上体现出更多的短期行为色彩,整个链条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养蛊的团购网站

    《通志》中说养蛊,要用100种虫,夷人只用12种,在正厅中央挖一个大坑,把一个口小腹大的大缸放进去,大缸里是毒蛇、鳝鱼、蜈蚣、青蛙、蝎、蚯蚓、大绿毛虫、螳螂等毒虫,一年中这些毒虫互相吞噬,最后只剩下一个,这一个最凶狠,便叫做“蛊”。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两棵树,你砍哪一颗?》
老教授问:“如果你去山上砍树,正好面前有两棵树,一棵粗,另一棵细,你会砍哪一棵?”
问题一出,大家都说:“当然砍那棵粗的了。”
老教授一笑,说:“那棵粗的不过是一棵普通的杨树,而那棵细的却是红松,现在你们会砍哪一棵?”
我们一想,红松比较珍贵,就说:“当然砍红松了,杨树又不值钱!”
老教授带着不变的微笑看着我们,问:“那如果杨树是笔直的,而红松却七歪八扭,你们会砍哪一棵?”
我们觉得有些疑惑,就说:“如果这样的话,还是砍杨树。红松弯弯曲曲的,什么都做不了!”
老教授目光闪烁着,我们猜想他又要加条件了,果然,他说:“杨树虽然笔直,可由于年头太久,中间大多空了,这时,你们会砍哪一棵?”
虽然搞不懂老教授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我们还是从他所给的条件出发,说:“那还是砍红松,杨树中间空了,更没有用!”
老教授紧接着问:“可是红松虽然不是中空的,但它扭曲得太厉害,砍起来非常困难,你们会砍哪一棵?”
我们索性也不去考虑他到底想得出什么结论,就说:“那就砍杨树。同样没啥大用,当然挑容易砍的砍了!”
老教授不容喘息地又问:“可是杨树之上有个鸟巢,几只幼鸟正躲在巢中,你会砍哪一棵?”
终于,有人问:“教授,您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测试些什么呢?”
老教授收起笑容,说:“你们怎么就没人问问自己,到底为什么砍树呢?虽然我的条件不断变化,可是最终结果取决于你们最初的动机。如果想要取柴,你就砍杨树;想做工艺品,就砍红松。你们当然不会无缘无故提着斧头上山砍树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心中先有了目标,做事的时候才不会被各种条件和现象迷惑。你的目标明确了吗?想清楚了,那就加油吧~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