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正在面临着一次史无前例的资本寒冬,为什么这些互联网公司的财报这么好?如果创业型公司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什么独角兽的创业公司却依然发展势头强劲?两种截然不同的境况让我们对于资本寒冬是否到来有了一个大大的疑问。或许,外界所说的资本寒冬对于某些行业,某些企业并不是使用,而他们所提出的资本寒冬只不过是一个矛盾体而已。
资本寒冬这个词最早出现在今年10月份,之所以会出现这个词汇主要是因为很多O2O企业在经历了上半年突飞猛进的发展之后,面临着全新的发展状态和发展诉求。而面对国内层出不穷的互联网企业,资本对于互联网企业的投资则显得更加谨慎,他们对于项目的考察较之年初有了更加苛刻的要求。企业庞大的资本需求与资本投资的谨慎的不同凡响让人们陡然感觉到资本有收紧的迹象,而对于依靠资本生存的企业来讲,他们面临的发展瓶颈越来越大。于是,资本寒冬便在这种情境之下出现了。
资本寒冬一个最为突出的表现就是大量以O2O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的死亡,而这种死亡气氛在整个互联网界的蔓延则让人们感受到了比死亡本身更加恐怖的味道。年初创业时期的踌躇满志,变成了如今的黯然退场。整个创业圈都蔓延着一种悲观消极的情绪,这种情绪的蔓延让人们对于资本寒冬有了一个更加深切的感受和理解。
悲观情绪的蔓延让原本并不是资本寒冬的季节平添了很多不一样的味道,这种味道在我的身边同样弥漫。一个在年初创业,年中已经发展到二三十人的创业公司,在10月份的时候突然宣布破产。这位朋友在朋友圈里发了一条消息说道:年近四十,我经历了人生的第一次创业,刚刚起步时候的踌躇满志被公司成立之后突如其来的问题一一击碎,我原本打算撑到年底,谁知道我猜到了开始,并没有猜到结局。在十月份的时候,我便败下阵来,明天我准备去理发店烫个头开始新的打工生活。
朋友创业失败的经历无疑是众多创业者在资本寒冬下生活的一个缩影。很多人在创业的时候总是意气风发,往往立下要打造一个百年历史的企业,而等到真正参与到公司日常运作的时候却发现,一百年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口号,而是一个的痛苦而又不断刮骨疗伤的过程。有些人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更多的免疫力,有些人却在这个过程中败下阵来。而他们的遭遇则给整个行业营造着的资本寒冬氛围平添了更多悲情的色彩。
个体创业者的失败只不过是一个具体的体现,而不断有步入正轨的互联网企业进行合并重组加剧了资本寒冬的氛围。外界盛传的美团融资失败,去哪儿发展遭遇瓶颈,饿了么面临新的发展问题,这些互联网知名企业面临的难题更加让资本寒冬变得确信不疑。
面对企业的发展危机,这些知名企业远比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创业者有更大的腾挪空间,他们在迟迟打不开局面的情况下,通常会通过合并的形式抱团取暖。美团与大众点评的合并,携程与去哪儿的结合都在告诉我们这些互联网企业正在以另外一种形式来度过漫长的资本寒冬。
针对当下互联网企业的合并浪潮,有人就提出大胆预测表示,未来还将会有更多的互联网企业加入到合并的行列之中,因为只有通过抱团取暖才能度过企业发展最困难的时期。而相对于普通创业者的失败,这些企业的抱团取暖或许是一种更加明智且实际的选择。
个人和企业面临的状态似乎在告诉我们资本寒冬真的已经来了,未来我们还将会遇到更多创业的悲情人物在我们的身边出现,未来我们或许还将会见证更加夺人眼球的合并重组案例。这一时期人们经历的改变或寒冬在未来的某个时期内或许为成为未来人们学习的经典案例。
然而,事情并不是都是这样。在很多企业面临着资本寒冬的同时,我们却发现一些互联网企业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这种发展机遇似乎要比年初面临的发展机遇更好。这些企业便是被互联网创业者称作“独角兽”的企业。在资本寒冬的情景下,这些独角兽们的发展似乎要比以前所有的时间段都要好。
独角兽企业通常是指那些估值超过10亿美金的企业,这些企业有着独特的发展模式、优质的创业团队、十足的发展潜力、横亘各界的发展平台。这些企业通常在成立之初便获得了各方的关注,投资方、竞争方、衍生方都对他们充满了期待。而这些独角兽公司超前的发展模式、十足的发展后劲、创新的发展思路成为他们能够晋级独角兽俱乐部的关键因素。
作为分享经济的杰出代表,Uber的发展便是一条典型的独角兽企业的发展道路。杰出的运营团队、高端的技术开发团队、别出心裁的营销推广手段……这些因素让Uber从成立之初便成为各界关注的独角兽企业。而它的发展脉络也证明了其独角兽特质。企业估值的不断提升,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让它在资本寒冬的时候依然获得了众多资本的青睐。
然而,即使是这样一家企业,它依然面临着众多发展瓶颈。在资本寒冬之下,它同样要和普通的创业者一同经历。尽管Uber的发展势头迅猛,但是它依然面临着诸多发展问题,比如运营模式的亟待创新、市场规模迫切需要扩大、竞争对手不断进入……这些问题都让Uber在资本寒冬下无法独善其身。
面对这样的困境,Uber却始终保持着自身独特的发展姿态。经过不断的本土化,Uber的估值已经超过了700亿美元,这对于很多面临创业困境的个人和企业来讲,简直就是无法现象的现实。而这也不是在资本寒冬下会遇到的境况。
国内互联网企业正在遭遇资本寒冬,以Uber为代表的国外企业却正在经历着一次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这两种不同的发展脉络让我们对于资本寒冬是否真实存在提出了质疑。外界所说的资本寒冬或许只是一个矛盾体,它对于发展势头良好的互联网企业并不适用,资本寒冬只是对于普通的创业者和创业型公司来讲的。
资本寒冬的到来或许是一个开始,它将会使更多的企业摒弃之前的发展模式回归到一种更加理性的状态,这种状态或许将会成为未来一个时期众多创业者和创业型公司的代名词。传统企业需要转型升级,前期经历了盲目发展的互联网企业通常需要一个冰河期之后才能孵化出全新的生命体,而这种生命体或许将会成为未来一个时期内众多企业的发展榜样,而这或许是创业者们需要再一次模仿的开始。
资本寒冬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正如地球进化过程中面临的冰河期一样,每一个冰河期都会孕育出新的生命,而这种生命不断荡涤,不断升华,才能留下真正适应这个环境的物种。资本寒冬正是互联网企业发展进化过程中所要经历的冰河期,只有经历过这个冰河期之后,它们才能真正具有适应更加恶劣环境的力量。
以资本寒冬为代表的冰河期正是身处其中的创业者们修炼自身功力的一次绝佳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创业者们将会面临更加有力的发展机遇。而以Uber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正在进行的发展态势则会给这些创业者们提供一种非常有用的发展示例。这种发展示例便是创业者们必须要有一种创新的发展思路,这种发展思路必须超越同时期的创业者们,并能够保持一个时期的领先性;必须有一种领先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包括技术、运营、营销等诸多方面,在这些方面当中技术方面的优势非常重要,以Uber为例,他们的技术研发团队涵盖了核科学家、人体工程学家、生物科学家等诸多方面,正是这种多工种的协调配合才让它在技术方面上至少领先同行业5至10年以上。
资本寒冬带来都是挑战,但是这种挑战并不全部都是负面的,消极的。只有在资本寒冬下俯下身子,刮骨疗伤,摒弃以往发展过程中的所有错误,才能找到一条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而所谓的资本寒冬对于很多人来讲不仅能够得到一种挑战,更能得到一种可遇而不可求的发展机遇。所以说,在资本寒冬下,创业者们练好内功,才能成为度过冰河期的“三叶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