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牛津管理评论      
推荐学习: 百战归来,再看房地产 ;世界顶尖名校纽约大学地产学院、风马牛地产学院重磅推出。 项目专注于中国地产全产业链模式创新和细分领域前沿实战,汇聚中美两国最强师资,融入中国地产顶级圈层。 冯仑先生担任班级导师,王石、潘石屹、Sam Chandan等超过30位中美两国最具代表性的地产经营者、践行者和经济学者联袂授课。《未来之路——中国地产经营者国际课程》>>
连日来,据媒体报道,台湾“昱伸香料有限公司”制售的食品添加剂“起云剂”中被查出有毒塑化剂,使“悦氏运动饮料”等一些台湾饮料受到污染,问题产品有部分流入内地,这个消息引起了三亚市民的关注。据报道,受到“塑化剂”事件牵连的厂家有近200家,许多知名品牌的运动饮料、果汁等食品被查出遭到污染,其中包括“悦氏运动饮料”。

  对企业而言,这无疑面临着巨大的危机。企业如何做好危机管理呢?

  对于不同类别的危机,企业应该实施的管理方法 也是有所不同的。只有在充分了解危机的类别的前提下,“把危机转化为获取成功的机会”。按照不同标准,我们可以对企业所面临的危机做不同的划分。

  企业危机的产生原因是指某类危机为何会出现,其成因是什么。根据企业危机产生原因的不同,我们可以将危机分为以下几类:

  直线式危机

  所谓的直线式危机就是某种危机事件的出现是可以找到直接原因的。比如:某个广告诉求和宣传不合适,某些商业和决策行为的不恰当以及某些产品服务的不合格或者因为前一个危机事件而引发连锁反应等等。

  此类危机的特征是:能够找到危机出现的显著根源。通常,这种根源来自于一至两个原因;根源与危机的出现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对于此类危机的处理最关键的是剔除或解决根源,危机会自然消除;危机的波及面小,产生根源不具有普遍性,故不易引起公众群体的重视和共鸣;危机的改善有针对性,改善难度较低。

  传媒式危机

  传媒式危机是由于大众传播媒介对于某些事件的报道而导致企业出现危机情景。如:宣传产品中某原料的不安全,宣传某公司的某些负面新闻,大型卫生检查有关不达标产品高比例的新闻报道等。例如:2005年4月出现的“高露洁”牙膏所含成份可能致癌的事件。据报道,包括高露洁在内的等抗菌清洁用品,含有化学物质三氯生。长期使用可致癌。从我国相关规定, 目前对牙膏产品中三氯生成分还没有明确的安全标准及检验标准。此次危机的突然袭击其主要原因是传媒所公布的来自于美国癌症研究 中心的科研资料,同时,传媒声势浩大的宣传报道,也使高露洁的处境雪上加霜。我们将这种来自传媒报道的危机界定为:传媒式危机。

  关于传媒式危机的特征,可以概括如下: 危机的突发和难以预料性。由于传媒是根据自己的调查进行相关报道的。所以在信息公布以前,被涉及的公司毫不知情;有直接的原因导致危机出现。但是此原因是企业在事发前无法控制和改善的;该直接原因在事发后的可改变性不确定。有的传媒式危机成因事发后可以改变,还有的传媒式危机成因事发后也无法改变其存在;危机的波及面较大、波及速度快,产生根源具有普遍性,故较易引起公众群体的重视和恐慌;危机的改善难度高、速度慢,对知名品牌的破坏性更强;危机涉及到的企业可能不止一家。

  矩阵式危机

  所谓的矩阵式危机就是某种危机事件的产生由多方面共同因素所致。这种危机比较难寻找到准确根源,也是企业所面对的最为复杂的一种危机。比如:环境某些突发因素和企业管理策略同时出现问题。2004年底,四川长虹发布上市十年来的首个预亏公告,2004年度公司将亏损37亿元左右。受此影响 ,2004年12月29日,四川长虹开盘后就被上千万股的卖单死死压在跌停位置。直至收市,价格为4.44元,全天共成交110万股,换手率为0.11%,至收盘时跌停板价位上所报的卖单仍有高达3210万股的封单。仅一日,四川长虹流通市值即蒸发4.66亿元,总市值蒸发10.6亿元。这样的事件,令“长虹神话”顷刻灰飞烟灭。毫无疑问,自己经营管理的失误和外界报道宣传的共同作用使长虹遭遇了矩阵式危机。

  对于矩阵式危机的特征总结如下: 危机的根源来自于企业内外部两方面的原因,这些原因共同作用导致危机出现,因而很难界定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分别是什么;其中某一个或几个原因与危机的出现没有必然因果关系;危机成因很难枚举;危机的波及面巨大,产生根源具有完全普遍性,故必然引起公众群体的重视和反应;危机的持续时间长,危机的改善缺乏针对性,改善难度很高,甚至于容易产生破产、倒闭等严重后果。

  企业信用危机和企业连锁危机

  信用危机

  目前我国的许多企业存在着严重的信用危机,具体包括:生产信用危机、经营信用危机、财务信用危机和信贷信用危机等。企业信用本质上是一种产权关系。好的信用关系意味着交易的各方当事人对自己的资源有比较可靠、明晰的权利边界,并且,交易当事人能尊重彼此之间的权利。当企业面对客户,利用与客户之间存在的关于信息不对称的机会,使得客户利益受损,并进而导致客户对企业丧失信心,企业、信誉、品牌遭到破坏的结果就称为信用危机。同时,企业会存在经济交往中拖欠、逃债等财务失信行为,久而久之这种信用危机可能会导致相关客户不再提供商业信用或导致银行不愿提供贷款,进而影响企业发展。

  信用危机的特征包括:信用危机的原发性,信用危机通常来自于本企业的诚信度下降或缺乏;信用危机的可变性,信用危机是在严格控制下可以减弱或完全避免的,信用危机表面所显现出来的看似偶然的事件背后其实蕴藏着很多必然因素,看似无法防范的风险其实完全是可以避免的;信用危机的多发性,信用危机在企业中有多种表现,且多种信用危机可能同时发生;各类信用危机的危害和波及面大小不一,正是由于信用危机表现不同,因此其产生的危害也各不相同。 从较为狭义的信用危机的角度来理解,更多的信用危机出现在金融业和相关财务活动中。信用这个词被作为是纯经济学概念。它表示价值交换的滞后产生的活动,信用主要体现为商业领域和个人流通领域的赊销行为。

  连锁危机

  连锁危机是由信用危机引发的同行业、同地区、同产品链上企业利益、信誉、品牌等受损的危机现象。我们以信用危机中的南京冠生园食品厂的“月饼事件”为例,该信用危机出现后,与之毫不相干的上海冠生园月饼受到牵连,尤其是原来市场份额较大的福州、武汉、石家庄、山东和北京等省市都纷纷退货,市场销售比原计划一下子减少了50%。全国20多家挂“冠生园”牌子的月饼厂家中,都受到南京冠生园丑闻的影响,减产量均在50%以上,销量直线下降,有的甚至退出市常

  从连锁危机分析 ,其特征如下: 连锁危机的次发性,一般来说,连锁危机因为相关企业的信用危机而出现连带效应;连锁危机的不可预见性,由于连锁危机是对信用危机的连锁反应,所以对遭受连锁危机的企业而言,在连锁危机出现前是无法估计的;连锁危机涉及到的企业主要包括同品牌企业,同行业企业,同产品链上企业和同地区企业。

  危机管理原则:

  1.制度化原则

  危机发生的具体时间、实际规模、具体态势和影响深度,是难以完全预测的。这种突发事件往往在很短时间内对企业或品牌会产生恶劣影响。因此,企业内部应该有制度化、系统化的有关危机管理和灾难恢复方面的业务流程和组织机构。这些流程在业务正常时不起作用,但是危机发生时会及时启动并有效运转,对危机的处理发挥重要作用。国际上一些大公司在危机发生时往往能够应付自如,其关键之一是制度化的危机处理机制,从而在发生危机时可以快速启动相应机制,全面而井然有序地开展工作。因此,企业应建立成文的危机管理制度、有效的组织管理机制、成熟的危机管理学习 制度,逐步提高危机管理的快速反应能力。在这方面,天津史克面临康泰克危机事件时的沉着应对就是一个典型的危机处理成功范例。相反,阜阳奶粉事件发生后,危机处理的被动和处理缺乏技巧性,反映出一些企业没有明确的危机反应和决策机制,导致机构混乱忙碌,效率低下。

  2.诚信形象原则

  企业的诚信形象,是企业的生命线。危机的发生必然会给企业诚信形象带来损失,甚至危及企业的生存。矫正形象、塑造形象是企业危机管理的基本思路。在危机管理的全过程中,企业要努力减少对企业诚信形象带来的损失,争取公众的谅解和信任。只要顾客或社会公众是由于使用了本企业的产品而受到了伤害,企业就应该在第一时间向社会公众公开道歉以示诚意,并且给受害者相应的物质补偿。对于那些确实存在问题的产品应该不惜代价迅速收回,立即改进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以尽力挽回影响,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忠诚,维护企业的诚信形象。“泰诺”中毒事件的处理维护了约翰逊公司的信誉,赢得舆论和公众的一致赞扬,为今后重新占领市场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相反,老字号南京冠生园原本也是个有竞争力的企业。2001年9月,中央电视台对其月饼陈馅的曝光,使南京冠生园遭到灭顶之灾,连带全国的月饼销量下降超过六成。企业的形象危机甚至造成“三株”、“秦池”等知名品牌的销声匿迹。

  3.信息应用原则

  随着信息技术日益广泛地被应用于政府和企业管理,良好的管理信息系统对企业危机管理的作用也日益明显。信息社会中,企业只有持续获得准确、及时、新鲜的信息资料,才能保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预防危机必须建立高度灵敏、准确的信息监测系统,随时搜集各方面的信息,及时加以分析和处理,从而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在危机处理时,信息系统有助于有效诊断危机原因、及时汇总和传达相关信息,并有助于企业各部门统一口径,协调作业,及时采取补救的措施。2003年 8月的“进口假红牛”危机中,红牛维他命饮料公司及时查找信息来源,弄清事情真相。红牛公司立即同国内刊登该新闻的一些主要网站取得联系,向其说明事情真相。同时,红牛通知全国30多个分公司和办事处,要求它们向当地的经销商逐一说明事情真相,并坚定经销商对红牛的信心和信任。及时、准确的信息应用使“假红牛”的负面影响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把危机对于品牌和公司的危害降低到了最低限度。

  4.预防原则

  防患于未然永远是危机管理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要求。危机管理的重点应放在危机发生前的预防,预防与控制是成本最低、最简便的方法。为此,建立一套规范、全面的危机管理预警系统是必要的。现实中,危机的发生具有多种前兆,几乎所有的危机都是可以通过预防来化解的。危机的前兆主要表现在产品、服务等存在缺陷、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大量流失、企业负债过高长期依赖银行贷款、企业销售额连续下降和企业连续多年亏损等等。因此,企业要从危机征兆中透视企业存在的危机,企业越早认识到存在的威胁,越早采取适当的行动,越可能控制住危机的发展。1985年,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当着全体员工的面,将76台带有轻微质量问题的电冰箱当众砸毁,力求消除质量危机的隐患,创造出了“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的独具特色的海尔生存理念,给人一种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从而成为海尔集团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

  5.企业领导重视与参与原则

  企业高层的直接参与和领导是有效解决危机的重要措施。危机处理工作对内涉及到从后勤、生产、营销到财务、法律、人事等各个部门,对外不仅需要与政府与媒体打交道,还要与消费者、客户、供应商、渠道商、股东、债权银行、工会等方方面面进行沟通。如果没有企业高层领导的统一指挥协调,很难想象这么多部门能做到口径一致、步调一致、协作支持并快速行动。由于中国企业更多趋向于人治,企业高层的不重视往往直接导致整个企业对危机麻木不仁、反应迟缓。这一点在中国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企业应组建企业危机管理领导小组,担任危机领导小组组长的一般应该是企业一把手,或者是具备足够决策权的高层领导。在“非典”危机中,我国最高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参与对克服“非典”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6.快速反应原则

  危机的解决,速度是关键。危机降临时,当事人应当冷静下来,采取有效的措施,隔离危机,要在第一时间查出原因,找准危机的根源,以便迅速、快捷地消除公众的疑虑。同时,企业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启动危机应变计划并立刻制定相应的对策。如果是内因就要下狠心处置相应的责任人,给舆论和受害者一个合理的交代;如果是外因要及时调整企业战略目标,重新考虑企业发展方向;在危机发生后要时刻同新闻媒体保持密切的联系,借助公证、权威性的机构来帮助解决危机,承担起给予公众的精神和物质的补偿责任,做好恢复企业的事后管理,从而迅速有效的解决企业危机。在2003年的“进口假红牛”危机中,红牛公司临阵不慌,出手“快、准、狠”,将危机的负面影响减少到最小,从容地应对了这场关系品牌和产品的信任危机,体现出红牛危机管理的水平。

  7.创新性原则

  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已日益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因素。危机处理既要充分借鉴成功的处理经验,也要根据危机的实际情况,尤其要借助新技术、新信息和新思维,进行大胆创新。企业危机意外性、破坏性、紧迫性的特点,更需要企业采取超常规的创新手段处理危机。在遇到“非典”这种突发危机时,青岛啤酒公司通过“两个创新”牢牢地抓住了商机。一是渠道的创新。青啤在许多城市通过与供水系统联合,利用他们的配送网络,实现了“非接触”式的送货上门。第二是销售终端的创新。青啤改变以城市的酒店为重点的销售终端,把力量集中在小区、社区和农村市场,有计划、有步骤地进一步开发家庭消费市场这个终端。

  8.沟通原则

  沟通是危机管理的中心内容。与企业员工、媒体、相关企业组织、股东、消费者、产品销售商、政府部门等利益相关者的沟通是企业不可或缺的工作。沟通对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有最好的化解作用。企业必须树立强烈的沟通意识,及时将事件发生的真相、处理进展传达给公众,以正视听,杜绝谣言、流言,稳定公众情绪,争取社会舆论的支持。在中美史克PPA遭禁事件中,中美史克在事发的第二天召开中美史克全体员工大会,向员工通报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宣布公司不会裁员。此举赢得了员工空前一致的团结,避免了将外部危机转化为内部危机。相反,三星集团主席李健熙是一个强势的领导者。在1997年决定进入汽车产业的时候,李健熙认为凭借三星当时的实力,做汽车没有问题。实际上,汽车工业早已经是生产大量过剩、生产能力超过需求的40%,世界级品牌正在为瓜分市场而激烈竞争。由于企业内部领导层缺乏沟通,部门经理不敢提出反对意见。结果是,三星汽车刚刚投产一年就关门大吉。李健熙不得不从自己的腰包里掏出20亿美元来安抚他的债主们。

  企业危机的应对战略:

  快速反应原则

  危机的解决,速度是关键。危机降临时,当事人应当冷静下来,采取有效的措施,隔离危机,要在第一时间查出原因,找准危机的根源,以便迅速、快捷地消除公众的疑虑。同时,企业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启动危机应变计划并立刻制定相应的对策。如果是内因就要下狠心处置相应的责任人,给舆论和受害者一个合理的交代;如果是外因要及时调整企业战略目标,重新考虑企业发展方向;在危机发生后要时刻同新闻媒体保持密切的联系,借助公证、权威性的机构来帮助解决危机,承担起给予公众的精神和物质的补偿责任,做好恢复企业的事后管理,从而迅速有效的解决企业危机。在2003年的“进口假红牛”危机中,红牛公司临阵不慌,出手“快、准、狠”,将危机的负面影响减少到最小,从容地应对了这场关系品牌和产品的信任危机,体现出红牛危机管理的水平。

  创新性原则

  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已日益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因素。危机处理既要充分借鉴成功的处理经验,也要根据危机的实际情况,尤其要借助新技术、新信息和新思维,进行大胆创新。企业危机意外性、破坏性、紧迫性的特点,更需要企业采取超常规的创新手段处理危机。在遇到“非典”这种突发危机时,青岛啤酒公司通过“两个创新”牢牢地抓住了商机。

  一是渠道的创新。青啤在许多城市通过与供水系统联合,利用他们的配送网络,实现了“非接触”式的送货上门。第二是销售终端的创新。青啤改变以城市的酒店为重点的销售终端,把力量集中在小区、社区和农村市场,有计划、有步骤地进一步开发家庭消费市场这个终端。

  沟通原则

  沟通是危机管理战略的中心内容。与企业员工、媒体、相关企业组织、股东、消费者、产品销售商、政府部门等利益相关者的沟通是企业不可或缺的工作。沟通对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有最好的化解作用。企业必须树立强烈的沟通意识,及时将事件发生的真相、处理进展传达给公众,以正视听,杜绝谣言、流言,稳定公众情绪,争取社会舆论的支持。在中美史克PPA遭禁事件中,中美史克在事发的第二天召开中美史克全体员工大会,向员工通报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宣布公司不会裁员。此举赢得了员工空前一致的团结,避免了将外部危机转化为内部危机。相反,三星集团公司主席李健熙是一个强势的领导者。在1997年决定进入汽车产业的时候,李健熙认为凭借三星当时的实力,做汽车没有问题。实际上,汽车工业早已经是生产大量过剩、生产能力超过需求的40%,世界级品牌正在为瓜分市场而激烈竞争。由于企业内部领导层缺乏沟通,部门经理不敢提出反对意见。结果是,三星汽车刚刚投产一年就关门大吉。李健熙不得不从自己的腰包里掏出20亿美元来安抚他的债主们。

  总之,企业危机管理战略是企业保持长盛不衰的前提。在危机管理中,企业必须遵循制度化原则、企业领导重视与参与原则、信息应用原则、预防原则、诚信形象原则、快速反应原则、创新性原则和沟通原则。

  任何一个企业欲想在透明度越来越增强的信息化社会中长期立足下去,必须注重企业危机意识的培养,并通过专业的机构的学习 、指导,从而建立起一整套的危机应对策略,只有这样当危机真正来临的时候,我们才能够做到“临危不惧”。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经验与学历》
一伙劫匪在抢银行时说了句至理名言:“通通不许动,钱是国家的,命是自己的!”劫匪回去后,其中一新来的硕士劫匪说,老大,我们赶快数一下抢了多少,那老劫匪(小学文化)说:“你傻啊?这么多,你要数到什么时候?今天晚上看新闻不就知道吗?”

微评:这年头工作经验比学历更重要!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