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欧美商界早已对商业离奇争斗司空见惯,汽车业更是商业间谍案频发之地,发生在法国汽车制造商雷诺身上的“商业间谍案”仍创造了戏剧性的新高度。
今年1月初,雷诺宣布因涉嫌将电动汽车商业机密外泄,对3名高管解雇并进行调查。因中国公司是外泄最大嫌疑对象,舆论为之大哗。但一遭调查下来,雷诺一无所获。闹剧到后期时,已经颇具经典间谍剧桥段。一办案检察官称,雷诺可能是一个精心设计的诈骗案的受害者:雷诺向举报“泄密门”的匿名线人提供了巨额奖金,但唯一知晓该举报人详细信息的雷诺安保主管却拒绝透露此人姓名,他因而被批捕。
现在,雷诺不得不对涉案当事人公开道歉、补偿并恢复其名誉。但雷诺和其传奇CEO卡洛斯·戈恩的声誉受损将是灾难性的。
尽管戈恩与间谍案刻意保持距离,一直让首席运营官冲在台前,但矛头仍自然指向其领导力和判断力—毕竟这一切都是在其治下发生的。戈恩也曾公开表示他评估调查过程的每一步骤,并出现在法国电视黄金时段宣称雷诺已掌握了间谍案的“多项证据”。作为代价,现已有股东发难要求戈恩辞职,戈恩则以放弃年终奖金回应。自间谍案引爆后,雷诺股价已下跌23%。
余波远不止于此:雷诺日产是联盟企业,雷诺持有日产43%股份,过去雷诺管理层一直想全盘收购日产,投资者如今肯定难以对此投注热情;雷诺很长时间都是法国国企民营化的成功样板,以及法国工业的象征之一,间谍案则让法国政府陷入空前窘境;由于间谍案涉及到中国,雷诺日产尤其是前者的中国扩张也会因此蒙上阴影。
何以荒诞至此?
观察人士认为,雷诺和戈恩违反了一个最基本的“无罪推定”原则:任何人在未有充分、确凿、有效的证据证实和判决有罪之前,应视其无罪。雷诺在初期调查明显有缺陷的情况下,即匆忙宣布已有多项证据表明涉案高管“故意将企业财产暴露在危险之中”,“不可避免要诉诸法律”。因案件涉及中国背景,持偏见的法国政府也迅速将之称为“经济战争”。
如此偏执的一个原因是法国政府以及雷诺在电动车上的赌注过于高昂:法国政府计划2020年之前投资15亿欧元发展电动车工业。雷诺自身的电动车投资项目预算高达40亿欧元。
戈恩式“超人”管理模式的缺陷也难辞其咎:戈恩是雷诺和日产的双料CEO,用在两家公司的时间精力差不多一半对一半,但又对每家公司的决策拥有最大的话事权—公司治理是否健康以及他能否同时有效管理两家公司现在都成了问号。同时也为其他所谓超人CEO敲响了警钟。
对那些因知识产权问题而对中国戴上意识形态眼镜的跨国经营者来说,雷诺间谍门事件的教训再明显不过:以后再祭出中国威胁论之前,要学会三思而慎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