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9日    柴麒敏 零碳知识局     
推荐学习: 国学乃智慧源泉,一朝掬饮,终身受益。承载先贤之智,得大师亲传。欢迎走进“遍天下桃李万人,当代国学之塾”《中国国学百家讲堂与智慧传承班》,校友报名学费优惠26800元 人包含(参禅、问道、朝圣三次游学)中国国学百家讲堂特惠报名中>>

未标题-2.jpg

柴麒敏在界面双碳峰会演讲


我国在2020年9月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双碳目标由此成为中国的一项国家战略。


在日益严峻的全球气候变化形势下,绿色低碳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时代潮流,也是科技产业变革的必然要求。在全球碳中和的进程之下,虽然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但中国推动双碳目标实现的步伐仍将坚定不移。在此背景之下,围绕“聚焦碳中和,应对新变局”为主题的界面双碳峰会,于6月12日在上海举办。


在界面双碳峰会上,国家气候战略重心战略规划部主任柴麒敏先生就全球碳中和进程中的新形势、新变局与新共识做出演讲,以下为演讲主要内容。


01气候风险成为当下危机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的统计,全球灾害发生频次,较50年前增加了约五倍,经济损失增加了七倍。因此,大家对这些问题的关注,也从气候灾害本身延续到了它发生的原因。科学家告诉我们,气候变化发生的原因是工业革命以来,我们进行工业大生产,特别是使用煤炭、石油、天然气这些化石能源,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所造成的。在这个话题的背后,涉及到大量的能源生产和消费。


而能源的背后,是诸多的产业,像电力、钢铁、石化、化工、有色金属、建材等,每个行业都是我们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最近几年以来,又跟风、电、光伏这些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汽车、储能氢能、绿色装备制造、数字经济、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挂钩。过去五到十年,这个话题跟国际贸易高度相关,大宗的油气产品、铁矿石、铜铝的贸易,以及汽车纺织产品、家电、电子信息产品以及金融、科技等方面。


全球目前储备货币当中主要还是美元,美元自从跟黄金脱钩之后,它锚定的主要就是期货的价格。石油、天然气是化石能源,所以未来石油美元体系也会因为应对气候变化进程的推动发生非常大的变化。包括科技领域,现在全球新增的专利技术当中,有将近1/3左右,都跟绿色低碳、零碳、负碳有关。所以双碳这个话题,表面上看起来是个生态环境问题、气候变化问题,但它实质跟我们发展的核心议题都高度相关。


近年来的双碳话题,跟它的紧迫性有非常大的关系。人类社会到目前为止累计已经排放的二氧化碳大概是2.5万亿吨,相当于把大气当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几乎翻了一倍。科学家前段时间做了一个比较,因为温室效应,太阳到地球的热辐射中,留在地球表面的额外增加的这些能量,大致上相当于250亿颗原子弹爆炸所产生的热量,所以它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而我们剩余的碳排放空间,在最乐观的情景下,大概还够排放20年左右。因为存在着像非洲、小岛屿国家,包括我们东部沿海等都是气候型脆弱的地区。为了保障这些地区的经济安全,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按照我们现在的排放速度,如果要控制在1.5度以下,我们剩余的碳排放空间大概只有七到八年。所以已经不是涉及到我们子孙后代相关的任务了,更多的是在我们当代,就面临解决这个危机。


02《巴黎协定》正式进入实施期

2015年,在巴黎召开了应对气候变化大会,达成了《巴黎协定》,提出,要把全球温升控制在两度,努力控制在1.5度以下。各个国家也在采取积极行动,应对人类社会这一共同挑战。到目前为止,在巴黎协定下,已经有130多个国家提出了碳中和的目标,这些国家的GDP总和大概占到了全球经济总量的92%。特别是像中国、美国、欧盟这些大的经济体提出碳中和目标之后,毫无疑问,碳中和接下来就会成为全球产业投资、能源市场、资金流动、国际贸易非常重要的一个新兴规则,深刻的影响全球碳中和的发展。


03全球气候投融资成为市场临界点

在能源转型方面,因为要应对气候变化,我们的能源体系要从现在的高碳的以化石能源为主的体系,转向低碳的甚至是零碳的非化石能源新能源为主的体系。这个过程当中需要大量的投资。2004年,我们在这方面的投资微乎其微,最近几年增长非常快,也是全球在相关产业领域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特别是风电光伏这些可再生能源,以及包括新能源汽车这些新兴产业的发展。中国已经连续十几年在新能源领域投资位列全球第一,特别是去年我们新能源方面的投资占到了全球总量的50%左右,是美国同期水平的3.8倍。


在绿色金融方面,国际社会对我们的评价就是,中国的绿色金融发展在过去五年当中叫from zero to hero。从基础非常薄弱,成为了领域的引领者,不管是绿色信贷余额、绿色债券发行量,目前都稳居全球前列。


在碳市场方面,我们国家在2021年正式启动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目前也建成了全球覆盖排放量最大的市场。我们的交易额尽管还不大,但这个市场正在稳步发展的过程当中,未来的潜力巨大。


04机构投资者深度参与国际碳金融

现在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开始进入到碳市场当中,特别是国际碳金融市场,逐渐形成了强制配额市场和自愿抵消市场这两类重要的市场。像全球最大的资管集团Black lock,还有巴克莱、花旗、德意志、摩根大通、高盛等投行和私募基金的巨头,都在深度参与碳金融。到目前为止,全球已经参与到跟气候变化有关的行动倡议联盟当中的机构投资者大概接近500多家,资产管理规模接近六十万亿。特别是近年来,很多养老基金、社保基金,还有包括国家主权投资基金,都开始进入到气候变化碳金融相关领域,为这些项目的推动带来了非常多新的可能性。同时他们把金融领域的很多工具和产品创新带到了碳市场当中,比如说为减排项目提供贷款担保保险、一级市场配额的拍卖、碳信用的套利交易、衍生品的开发和交易、股权股权投资以及碳资产管理,业务越来越成熟,产品线越来越多,国内也有很多这方面的实践。


05碳边境调节机制与气候俱乐部

反观主要碳市场的价格,欧洲市场的价格,目前在100欧元一吨二氧化碳左右,我们国内市场的价格,不管是全国市场还是地方市场,价格基本在50-60人民币一吨二氧化碳。因此同样的产品在欧洲生产和中国生产,碳的价格和成本是不一样的。所以尽管国家和国家之间在巴黎协定下有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但是具体针对到这些产业和产品,他们就不讲这个原则了。所以近年来出现了很多单边贸易措施,比如今年五月份欧盟正式公布且即将实施的碳边境调节机制,从今年十月份开始,要针对进口到欧洲的钢铁、铝、水泥、化肥、化工当中的氢以及电力这六大类的产品,总共大概200多种系类的产品要征收类似碳关税这样的政策。


不止是欧盟,从目前来看,像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等这些国家也在酝酿类似的政策。像近年来召开的七国集团峰会,七国集团是全球最大的七个发达国家,这些国家从声明当中提出要建立气候俱乐部,主要就是针对经贸关系的,同时提出要求除西方以外的主要经济体,碳排放都要在2025年前达峰,在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跟我们所提的目标都有差异,所以来自产业界的、来自政治政策的外部压力越来越多。


06碳足迹限额成为新的技术准入标准

除了关税政策,还有很多新的技术准入标准。如欧盟在去年颁布新版电池法规,其中就要求工业储能以及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未来进入到欧洲市场,必须要满足它的产品碳足迹的限额要求。从产品的原材料生产到组装到使用,再到报废之后回收,都有新的要求,类似的碳足迹标准越来越多,目前有十几个国家正在采用。


07大型企业全球供应链的碳中和与压力传导

据不完全统计,至少有约900多家的大型企业提出了碳中和的目标,因为这些企业的总部绝大部分都位于欧美,所以他们提碳中和的时间,远远早于中国,特别是有相当一部分提出了2030年前就要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但是目前这些企业,不仅仅是要求其总部实现碳中和,并且要求全球供应链上的企业都要同步实现碳中和,这就会从供应链上把碳减排的压力传导到像中国这样的制造业基地当中来,对我们影响很大。早期都是能源资源类行业,现在越来越多的先进制造业,比如电器电子互联网、纺织新材料、汽车制造等都有这样的倾向。


08信息披露:企业碳排放和气候影响报告

越来越多关于上市公司未来强制披露应对气候变化信息的系列报告,特别是在企业ESG相关工作的推动当中。越来越多的国家也在采用这样的政策,如欧盟去年年底发布了企业可持续报告指令CSRD,特别提到,未来所有的上市公司、大型企业,在欧盟有一家分支机构的跨国企业都要强制性的披露企业的ESG相关信息。


我们国家也是在这样大的背景下,在2020年提出了2030年前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目前,在很多重要的政策文件当中都提到了,未来如何进一步的部署和实施这项工作的重要政策和总体思路。特别是中央提出,在未来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过程当中,要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一方面要把碳降下来,另外一方面我们还要发展,我们经济还要增长,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要实现。留给我们的路径就是,除了做减法之外,更多的要做加法,要更多的去发展新能源、新产业、新业态,把我们的增长动能发展模式,真正转变过来。


09“1+N政策”:重大制度与行动体系化

到目前为止,双碳领域累计大概有30多个正在政策陆续出台,我们把它称做“1+N”政策,既有综合性的全面的政策,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双碳的意义,也有一些重点领域和行业的,比如能源工业、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农村农业减污降碳等。也包括一些重要的支撑保障性的政策,比如财政金融、价格机制的改革、绿色消费、碳汇能力提升、科技创新等,全方位为双碳目标的顺利实现保驾护航。10 绿色低碳成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对中国来说,除了挑战之外,实际上也有非常多好的未来发展基础,目前中国在多个领域已经具备一定的优势,第一个就是新能源装备制造,像光伏,现在全球前20大的光伏企业当中,中国就占了17家,且前10名都是中国企业。新能源汽车制造也是,前20大的企业当中有


10家是中国企业。

最核心的部件动力电池,前10名当中有6家是中国的。所以双碳的提出为这些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的契机。


11 碳中和的技术创新及产业贡献

不仅是现在的发展基础,未来还需要持续开展技术和产业的创新。我们提出了五个方面推动,即五大黄金赛道,每一个赛道拿出来都是万亿级的市场规模,分别是生产和消费侧高水平的节能、电力系统深度的脱碳、终端用能高电气化率、燃料和原料低碳替代化更新、负碳及非二氧化碳气体减排技术的发展等。


12 到21世纪中叶气候变化领域投资预测

技术创新,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据测算,目前来看为实现2060年前碳中和的愿景目标,我们需要额外增加的公共财政投资大概至少在一百三十万亿以上,大概每年是约4700亿规模的公共资金投入,但这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大量的社会资本进入到这个领域。


13 ESG责任投资和气候信息披露

近年来包括人民银行、国资委还有生态环境部,都出台了很多相关的政策,首先要做的就是信息的披露。2021年由生态环境部颁布的《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办法》当中就提出,上市公司发债企业未来都要依法披露气候变化相关信息,从点到面,从自愿到强制。未来这方面的发展推动会非常多,除了信息披露之外,未来还要这些企业带动上下游的责任投资,全方位推动这项工作往前迈进。


14 SDC路径面临各种考验和选择

我们现在正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十字路口,大家都面临着不同的选择。两个月前发布的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其中提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叫可持续发展廊道(SDC)。什么概念呢?目前把所有的国家做一个排列会发现,高收入国家的碳排放相对较高,发展中国家目前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排放水平相对也较低,基本上呈现一条斜线。那我们未来理想的状态是什么?就是高收入国家在保持他们高的生活水平的情况下的把碳排放降下来,低收入的国家能够在增加收入、提升发展水平的同时,保持较低的排放水平。进入可持续发展廊道,是人类未来最理想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但是人类在这个路径选择过程当中存在着非常多的诱惑和考验,所以未来到底怎么走,都在我们自己手里。


15 新经济周期下需求侧减排与公平问题

我们讲减排效率,同样也要关注公平问题。现在主要的工业化国家,实际上在碳排放方面,有较大部分都是奢侈性排放。国际上提出了一个概念叫体面生活水平(DLS),指的是满足了我们基本的衣食住行、卫生、医疗、教育等需求,大概需要多少的排放。如果以这个排放来看的话,全球实现两度、1.5度下的目标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恰恰因为,除了这些基本需求以外的排放还存在,所以未来如何能在需求侧开展相关的减排同样非常重要。IPCC的报告也提出了三个重要的这个手段,一个是避免,另外一个是转变,第三个是改进,我们把它称为ASI。这个是未来真正高质量的实现发展与减排协同的非常重要的一个路径。


16 周期性提高行动和支持力度

巴黎协定,以及包括全人类共同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还只是刚刚开始。巴黎协定刚刚进入到第一个五年的实施周期,按照巴黎协定的约定,每五年未来全球都要进行目标的更新。比如说全球现在提出来的是到2030年的目标,接下来,在2025年预期还要提出到2035年的目标。


通过不断的实践,边做边学,不断累积应对气候变化的最佳实践,把这些经验应用到未来改善我们这些行动的方面。所以未来碳中和进程实际上还需要几代人接续推动,我们也相信人类有足够的智慧来应对这目前为止最大的共同挑战之一。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一块石头的两种结局》
同是一块石头,一半做成了佛,一半做成了台阶。一天,台阶不服气的问佛:"我们本是一块石头,凭什么人们都踩着我,而去朝拜你呢?"佛说:"因为你只挨了一刀,而我经历了千刀万割。人生也是如此,经得起打磨,耐得住寂寞,负得起责任,担得起使命!如此种种人生 才会有价值!!人生只有敢于经历才会有收获!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柴麒敏观点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