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知识管理与精益生产
十多年前,本人开始对创新理论感兴趣。此后一直坚持熊彼特的观点:新技术不是创新,取得经济成功才是创新。这个评价对智能制造同样合适。但现实中往往是:新技术一大堆,但却用不好。由此可见,先进技术和经济性的结合,并不是简单的事情。
“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这种现象并不意外:优秀企业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其实都是很聪明的且信息灵通:如果某项新技术很容易创造价值,根本等不到“智能制造”成为热点、老早就会采用了。所以,过去没采用往往意味着价值创造上存在问题。要解决智能制造在创造价值上的困难,就必须看得远一点、更广一点。要着眼于未来、着眼于系统,而不是着眼于现在、着眼于部门。其中,着眼于未来,就是着眼于劳动力成本的变化和市场对质量要求的提高;着眼于系统则是着眼于部门的协同、和用户的协作。
笔者发现:不论着眼于未来还是着眼于系统,智能制造都绕不开一个问题: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其实是一个很混乱的概念。在很多人看来,把文档收集起来就是知识管理了。笔者则更关注业务活动中作为标准的知识。比如,产品标准、工艺参数、操作标准等。MES、ERP、PLM,本质上就是管理这种知识。这些知识往往具备以下的特点包括:
1、直接对接生产、管理等业务活动。比如,生产某种产品时要有设计标准。
2、可用规范的数据结构来表示:比如,钢材的成分。
3、知识之间具有结构关系:比如,工艺参数都与特定工序或设备对应。
总之,这些知识的特点,是方便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使用。只有做到上述几点,信息系统的运作才能顺畅。
与之相反,著作、论文、专利等承载的知识往往是非结构化的,与应用过程的结合度低。人们看完一篇论文时,常会有这样的感觉:懂了,但不知道怎么用。这些困难包括:模型缺少参数、应用对象不明确、应用条件不清楚等。这样的知识就像瓷器上掉下来的碎片,不知道该粘帖在什么地方。
我现在所关心的是:智能制造时代的知识管理应该有什么不同?
我想,智能制造时代的知识管理同样也应该具备上述特点,而且是在这个基础上的发展。发展到什么方向呢?这就要看智能制造本身有什么需求了。
智能制造最本质的特点,是通过数字化、网络化的手段,更快、更科学地响应外部的变化。要实现这个目标,许多人做的事情要让机器去做了。让机器做人做的事,就要把人脑中的潜在、默会的知识挖掘出来、形成数字化的知识或模型。要认识智能化,还要意识到它与传统自动化的区别。比如,智能化更侧重对外部信息的应对,对代替白领的劳动同样热衷。这样以来,需要管理的知识范围要大得多了。
要推进智能化,不仅要发散,还要聚焦。在智能化阶段,应该聚焦哪些知识呢?又如何与自动化的知识对接呢?在笔者看来,智能化阶段关注的知识,应该以自动化管理的知识为基础,是制定这些知识的知识。
前面已经谈到,自动化阶段的关键知识是相关的标准。但我们也知道,企业在运行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原有标准无法包含的内容:新产品开发时,需要生成新的产品标准和技术标准;新用户到来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标准去组织生产;生产、服务、设计、采购等过程出现超出标准的情况时,需要给出处理的方法。有些标准不合理,还需要人们去修正。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工作都是在突破原有的标准,即“标准的突破”。
我们知道,“标准的突破”是有风险的。所以,权限一般只能赋予相当级别的领导和专家,以特事特办的名义保持标准的权威性。但即便如此,也是存在众多问题的:比如规范性不好、依赖于专家等。
我们知道,智能制造的目的之一,是帮助制造企业更好地走向“微笑曲线”的两端:设计和服务。而“设计和服务”所针对的,不就是关于产品设计和使用的相关知识吗?如果这些知识已经“标准化”了,人们做的事情的不就是“标准的突破”吗?
智能化不是废除标准,而是让标准更加灵活地适应变化、让“突破的标准”过程标准化。由此可见,智能制造需要管理的知识,是“产生标准”的知识、是“优化标准”的知识、是“突破标准”的知识。
有心人或许意识到:“优化标准”和“突破标准”的知识,往往就是精益生产的知识。很多专家认为:精益生产是智能制造的基础,智能制造是精益生产的延续。所以,知识管理是从精益生产到智能制造的基础条件。
在智能制造时代,知识管理需要上一个台阶:过去的知识管理,主要针对物质产品的生产;未来的知识管理,或许要针对知识产品的生产;过去管理的知识是标准本身,现在要管理的知识是产生标准的知识。
如前所述,标准的突破不是随意的。越是复杂的技术体系,突破的风险就越大。所以,“标准的突破”必须规范起来。机器做事可以让过程更加规范;但是,规范的做法未必科学——为了让机器的做法科学合理,人必须把科学合理的方法提炼出来、变成数字化的知识,教会机器。
我曾反复强调的:数字化的力量在于真实和科学——我之所以强调,是因为现实中的许多事情是违反这一原则的。比如,有时人们不愿讲出真实的想法,有时思路不清晰,有时则是转化过程出现问题。这些都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为智能制造的推进带来风险。只有避免这些问题,做到基于科学和真实的数字化,智能制造才能做得比人更好。由此可见,要推进智能制造,文化必须先行,“赛先生”的课是必须补的。否则,“弯道超车”就容易掉到沟里去。
如果是这样,智能制造时代需要什么样的软件来支撑呢?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作者简介:
郭朝晖,男,博士,教授级高工,宝钢研究院首席研究员,从事自动化、数据建模、智能化等相关工作。
声明:本文由郭朝晖先生原创,由郭朝晖先生享有著作权。郭朝晖先生是宝钢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智能制造名家,《三体智能革命》作者之一,是《走向智能论坛》核心专家顾问团队成员。本文由作者授权《走向智能论坛》微信原创首发。欢迎原文原版转载,并注明原作者姓名以及“来源:《走向智能论坛》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