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宝山研究院首席研究员,优也科技信息公司首席科学家 《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背景下的工业大数据》《从自动化到智能化》 提供专业企业内训,政府培训。 13439064501 陈老师
  2023年10月29日    郭朝晖     
推荐学习: 国医大师张伯礼院士领衔,以及国家卫健委专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医药协会权威、行业标杆同仁堂共同给大家带来中医药领域的饕餮盛宴赋能中医产业,助力健康中国。欢迎加入中医药产业领航计划>>

智能制造、知识管理与精益生产

十多年前,本人开始对创新理论感兴趣。此后一直坚持熊彼特的观点:新技术不是创新,取得经济成功才是创新。这个评价对智能制造同样合适。但现实中往往是:新技术一大堆,但却用不好。由此可见,先进技术和经济性的结合,并不是简单的事情。

 “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这种现象并不意外:优秀企业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其实都是很聪明的且信息灵通:如果某项新技术很容易创造价值,根本等不到“智能制造”成为热点、老早就会采用了。所以,过去没采用往往意味着价值创造上存在问题。要解决智能制造在创造价值上的困难,就必须看得远一点、更广一点。要着眼于未来、着眼于系统,而不是着眼于现在、着眼于部门。其中,着眼于未来,就是着眼于劳动力成本的变化和市场对质量要求的提高;着眼于系统则是着眼于部门的协同、和用户的协作。

 笔者发现:不论着眼于未来还是着眼于系统,智能制造都绕不开一个问题: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其实是一个很混乱的概念。在很多人看来,把文档收集起来就是知识管理了。笔者则更关注业务活动中作为标准的知识。比如,产品标准、工艺参数、操作标准等。MESERPPLM,本质上就是管理这种知识。这些知识往往具备以下的特点包括:

 1、直接对接生产、管理等业务活动。比如,生产某种产品时要有设计标准。

2、可用规范的数据结构来表示:比如,钢材的成分。

3、知识之间具有结构关系:比如,工艺参数都与特定工序或设备对应。

 总之,这些知识的特点,是方便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使用。只有做到上述几点,信息系统的运作才能顺畅。

 与之相反,著作、论文、专利等承载的知识往往是非结构化的,与应用过程的结合度低。人们看完一篇论文时,常会有这样的感觉:懂了,但不知道怎么用。这些困难包括:模型缺少参数、应用对象不明确、应用条件不清楚等。这样的知识就像瓷器上掉下来的碎片,不知道该粘帖在什么地方。

 

我现在所关心的是:智能制造时代的知识管理应该有什么不同?

 我想,智能制造时代的知识管理同样也应该具备上述特点,而且是在这个基础上的发展。发展到什么方向呢?这就要看智能制造本身有什么需求了。

智能制造最本质的特点,是通过数字化、网络化的手段,更快、更科学地响应外部的变化。要实现这个目标,许多人做的事情要让机器去做了。让机器做人做的事,就要把人脑中的潜在、默会的知识挖掘出来、形成数字化的知识或模型。要认识智能化,还要意识到它与传统自动化的区别。比如,智能化更侧重对外部信息的应对,对代替白领的劳动同样热衷。这样以来,需要管理的知识范围要大得多了。

 

要推进智能化,不仅要发散,还要聚焦。在智能化阶段,应该聚焦哪些知识呢?又如何与自动化的知识对接呢?在笔者看来,智能化阶段关注的知识,应该以自动化管理的知识为基础,是制定这些知识的知识。

前面已经谈到,自动化阶段的关键知识是相关的标准。但我们也知道,企业在运行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原有标准无法包含的内容:新产品开发时,需要生成新的产品标准和技术标准;新用户到来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标准去组织生产;生产、服务、设计、采购等过程出现超出标准的情况时,需要给出处理的方法。有些标准不合理,还需要人们去修正。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工作都是在突破原有的标准,即“标准的突破”。

我们知道,“标准的突破”是有风险的。所以,权限一般只能赋予相当级别的领导和专家,以特事特办的名义保持标准的权威性。但即便如此,也是存在众多问题的:比如规范性不好、依赖于专家等。

我们知道,智能制造的目的之一,是帮助制造企业更好地走向“微笑曲线”的两端:设计和服务。而“设计和服务”所针对的,不就是关于产品设计和使用的相关知识吗?如果这些知识已经“标准化”了,人们做的事情的不就是“标准的突破”吗?

智能化不是废除标准,而是让标准更加灵活地适应变化、让“突破的标准”过程标准化。由此可见,智能制造需要管理的知识,是“产生标准”的知识、是“优化标准”的知识、是“突破标准”的知识

有心人或许意识到:“优化标准”和“突破标准”的知识,往往就是精益生产的知识。很多专家认为:精益生产是智能制造的基础,智能制造是精益生产的延续。所以,知识管理是从精益生产到智能制造的基础条件。

在智能制造时代,知识管理需要上一个台阶:过去的知识管理,主要针对物质产品的生产;未来的知识管理,或许要针对知识产品的生产;过去管理的知识是标准本身,现在要管理的知识是产生标准的知识

如前所述,标准的突破不是随意的。越是复杂的技术体系,突破的风险就越大。所以,“标准的突破”必须规范起来。机器做事可以让过程更加规范;但是,规范的做法未必科学——为了让机器的做法科学合理,人必须把科学合理的方法提炼出来、变成数字化的知识,教会机器。

我曾反复强调的:数字化的力量在于真实和科学——我之所以强调,是因为现实中的许多事情是违反这一原则的。比如,有时人们不愿讲出真实的想法,有时思路不清晰,有时则是转化过程出现问题。这些都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为智能制造的推进带来风险。只有避免这些问题,做到基于科学和真实的数字化,智能制造才能做得比人更好。由此可见,要推进智能制造,文化必须先行,“赛先生”的课是必须补的。否则,“弯道超车”就容易掉到沟里去。

如果是这样,智能制造时代需要什么样的软件来支撑呢?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作者简介:

郭朝晖,男,博士,教授级高工,宝钢研究院首席研究员,从事自动化、数据建模、智能化等相关工作。


声明:本文由郭朝晖先生原创,由郭朝晖先生享有著作权。郭朝晖先生是宝钢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智能制造名家,《三体智能革命》作者之一,是《走向智能论坛》核心专家顾问团队成员。本文由作者授权《走向智能论坛》微信原创首发。欢迎原文原版转载,并注明原作者姓名以及“来源:《走向智能论坛》微信订阅号”。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营销策略》
营销策略就是卖“贪”和“怕”1、对于富人来说:他们怕产品不安全、怕没档次、怕没面子、怕没别人好,请抓住这个心理推销;2、对于一般客户来说:他们贪便宜、贪赠品、贪打折、贪比别人划算、贪省到了钱,请抓住这个这两大心理推销!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郭朝晖课程
郭朝晖观点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