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 零售 商采取精益零售的做法,制造商感到处境不妙。零售商不再在每个 销售 季节之初提前下大订单,而是坚持要求制造商随时不断地为自己补货,这就迫使制造商要事先预测需求,然后无限期地保持大量库存。
结果,维持这些库存的成本不断增加,制造商的库存风险也不断增大:如果市场的需求枯竭,库存的商品不得不以低于成本价的价格出售。可是,如果制造商缩减库存,那么又会冒缺货、销售受损以及同连锁店的关系恶化的风险。此外,消费者要求产品更加多样化。随着产品种类的激增,顾客的需求变得越来越难以预测。这真是一个艰难的处境。
有一种新的方法能够帮助制造商更加精确地预测库存需求。制造商往往不加区别地对待同一产品系列内的所有库存单位(SKU),但事实上,这些库存单位的需求水平常常千差万别。销量大的库存单位,每周销售量的波动幅度往往很小,而卖得很慢的库存单位,每周销售量的波动幅度非常巨大。波动幅度越大,制造商必须维持的库存量就越大。根据实际需求模式对库存单位加以区别对待,你就能够减少某些库存单位的库存,而增加其他库存单位的库存,从而提高整个产品系列的利润率。
为了说明问题,作者虚拟了一家名叫Jeansco的公司,并分析了该公司所面临的库存问题。20世纪80年代,这家牛仔裤制造商的库存量特别巨大,但是风险却很小,因为在销售季节前的几个月零售商就提交了订单。到了20世纪90年代, Jeansco公司的大多数零售商开始采取精益零售的做法,公司再也不能根据订单进行生产。该公司必须对牛仔裤的每周需求量进行预测,然后制订相应的生产计划。但是,即使Jeansco公司正确估计了平均每周需求量,它还得考虑到那些有特大订单的星期。为了确保能够完成这些订单,让零售商客户满意, Jeansco公司不得不预测每周需求量的变化状况,并对成品保持一定的安全库存量。今天,Jeansco公司生产的款式和型号比以往要多得多,因此不得不保持大得多的总库存。
接着,作者又以美国一家大型男式运动夹克制造商为例,说明根据库存单位层面的需求对库存进行调整,制造商就可以增加利润,减少库存风险。
从库存单位层面加以区别对待,对于生产地的选择也具有重大意义。制造商可以不在一个地点生产一个产品系列的所有库存单位,而是采取混合使用不同生产地的做法。比如,需求波动大的大多数库存单位在靠近市场的工厂生产,而需求波动小的大多数库存单位则在生产成本低的海外生产。作者的模拟试验表明,混合使用的策略产生了最大的利润,同时还减少了总体库存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