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战略博士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互联网时代组织与人力资源机制创新》《企业组织变革与商模式创新》 提供专业企业内训,政府培训。 13439064501 陈老师
  2023年12月06日    周禹 北森官方     
推荐学习: 国医大师张伯礼院士领衔,以及国家卫健委专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医药协会权威、行业标杆同仁堂共同给大家带来中医药领域的饕餮盛宴赋能中医产业,助力健康中国。欢迎加入中医药产业领航计划>>


企业:第一曲线向第二曲线的过渡。

宏观的经济结构调整,企业也要做新旧转换,大家面临一个窘境:

过去的造血业务要继续做好,新动能业务也要做好。企业会很焦虑,造血的业务怎么做得更好?第二曲线什么时候能赚钱、具备自生能力?

第一,不要被西方理念迷惑,首先把过去的核心主业扎扎实实做好内部的高质量改善,这就是最重要的抓手。

第二,基于自身能力,进入新赛道、新场景。这个时候HR会面临领导的挑战:第二曲线的新业务,是我内部人才能力转移,还是寻找领域里的精英人才。 

如何升维思考这个问题?

所谓的第二曲线业务,到底跟主业的价值关联逻辑和能力关联逻辑是什么?

HR要敢于问这个问题,我们不是只做简单的执行。

“资源连接是什么?能力连接是什么?这个连接度决定了我们是跟内部孵化还是外部引进?”——即便外部引进,还要思考是招人才还是直接并购。

所以HR在面临类似的问题时,要跳出问题本身:首先需要和领导把完整的路径规划,各个阶段的定位都做出来,什么阶段是赖生关系、什么阶段是自生关系、什么时候共生、什么时候独立生长……

不同的阶段需要配套什么团队、人才,都需要思考。
未标题-2.jpg

角度二


宏观层面:人口结构与劳动力供给趋势转变


企业:人工成本上涨vs.人才效能红利

相关数据显示:2013年劳动人口已经开始负增长。

这意味着我们将来人才的供给将会进入人力资源紧缩的市场,意味着人工成本的上涨压力还在未来等着大家。

而且这个趋势不可逆转,人会变得越来越贵。

在这个压力下,我们怎么能迅速解放和激发组织人才效能的红利?提升精益水平,但避免陷入人工成本紧缩管控”的死循环。

企业都希望提升效能,但是实际上人力资源有一个重要的规律和特征:你把投入的资源压缩得越狠,它越没动力,越没能力,最后变成死循环。

最可怕的是员工既没有能力,又没有动力,再压缩投入的资源,更没有。

如果不避免,将对中国企业造成巨大伤害,怎么办?

结构化的价值,精益的本质在于精准性,以奋斗者为本意味着人力资本是做精准投资的。

所以所有的激励优化、激励机制的改革,其实都是在调结构。正如哪些方面我们需要强健,活血也重要,减脂很重要,增肌更重要。

办法总结为总结为“四个一批”:
  • 精准激发一批

  • 逆周期/长期储备一批

  • 减脂去冗一批

  • 新陈代谢一批


所以说真正经历过加减乘除的才是好的HR。
未标题-2.jpg

角度三


宏观层面:高质量发展


企业:组织系统性优化的“均好”优势

组织系统性优化的均好优势,是一个逻辑的升级,它是对核心能力巨大的升级。

过去我们说只要有核心能力就好,但今天不行。今天在头部企业一定要建立组织系统性的能力优势,在各个业务关口都要高质量,光靠局部能力是不行的。

提更高的要求,要打造组织的系统优化优势,我们要在组织的一体化协同+机制之间的配套逻辑+标准化能力的积累溢出。

以系统性能力支撑高质量发展,把组织真正的能力变成标准化的平台、标准化的基础,其实就是在为组织建立组织的系统性能力。

比如中台,如果要真正对前台赋能,是需要标准化的,这非常重要。

组织能力的标准化才能支撑客户价值的定制化,这才是中台的法门。

最后落到HR上,其实有时候组织的底盘能力就来自于基本功,扎实的基本功就是最好的方法论,有的时候恰恰是我们的基本功不够厚,才去追寻一些所谓的管理潮流。
未标题-2.jpg

角度四

宏观层面:共建共享社会、人类命运共同体


企业:打造共识、共创、共担、共享的事业合伙共同体

要把企业打造成共识、共创、共担、共享的事业合伙共同体。

组织里面凡是出现不协同,归根到底就是没有形成强共识,真正的强共识是第一生产力,很重要。

以客户为中心,共创价值增量。

共担责任与风险,真正的好机制本质在于共担。如果企业家做的不好,他有什么损失吗?他投入的资本、人力全部沉淀下去了,所以企业家精神的本质是创新,企业家创新的底层动力是担当剩余风险。

责任机制才是最重要的前提和灵魂。原来我们说叫授权赋能,其实应该讲担责授权赋能。

大家都说企业家精神很重要,企业家为什么要创新?因为他承担剩余风险,他如果不想尽办法创新,他自己生存不下去。
未标题-2.jpg

角度五

宏观:新兴科技革命


企业:HRM的数字化升级

站在全世界概念研究的范畴上,HR的转型是三个概念

1.HRM Metrics(人力资源计量),对人力资源的各个数据有结构化的积累;

2.HRM Analytics(人力资源分析),建立数据和数据的联系

3.HRMDigitalization(数字化工具开发应用),用一些智能化的工具、软件。

这三个概念相辅相成,把它们都建设好才能推进更完整的数字化。要达到什么功能,要破解什么问题是前提,机制逻辑是关键。

我们把2017-2018年的数据分离样本,结合利润、收入等数据,进行了严谨的研究,有以下发现:

发现:

1.如果只是将HR的功能数字化,可能贡献企业绩效增长的4%;

2.如果你的数字化没有建立在很好的人力资源管理基础,但线下的机制安排成熟度较高的话,它对企业增长的贡献就可能贡献6%;

3.在做一体化优化整合的时候,如果把业务部门卷入,它可以帮助企业财务增长8%;

4.如果能做系统的推动和设计的话,可以实现13%的增长,意味着企业的销售增长每100块钱,里面有13块钱是你们贡献的。

5.如果能做好配套的数字化转型,增长可以实现23—31%,这是一个巨大的财务贡献

总结,宏观趋势和微观的作为是需要深度连接的,作为HR,要助力企业实现五个根本性的转变,需要视角升维、穿透本质、自在创新。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销售心理:富翁娶妻》
某富翁娶妻,有三个人选,富翁给了三个女孩各一千元,请她们把房间装满。女孩A买了很多棉花,装满房间的1/2。女孩B买了很多气球,装满房间3/4。女孩C买了蜡烛,让光充满房间。最终,富翁选了胸部最大的那个。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了解客户的真实需求非常重要。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周禹观点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