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年末,企业开始实施绩效结果评估,员工对自己的工作考核,也是充满期待。如何实施一项有效评估,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1. 自评
人力资源部启动评估后,从员工自评开始。自评的目的,是让员工回顾绩效目标,确保工作始终围绕年初目标。同时,也让员工自我觉察,个人工作完成情况如何,对自己有一个初步判断。年初员工制定了绩效目标,到了年底,将绩效目标再次拿出来,对照每一项实施评价:哪些完成了,哪些没完成,没完成的原因是什么。员工可以对照每项工作陈述完成情况,也可以对每项工作进行打分,例如1~5分,最高是5分。2. 周边评价
员工工作的完成,需要周边同事通力合作,周边同事对员工的工作,也会有所了解。因此,主管要收集他人对员工的评价反馈。周边同事包括员工所在项目的项目经理,员工合作的上下游部门,以及本部门相关同事。请他们针对员工过去的工作任务和团队配合情况,给与针对性评价。评价应为匿名,避免员工知道后产生报复行为。3. 上级评价
结合员工自评,及周边部门同事的评估反馈,主管对员工的工作情况有了基本了解。主管针对员工每项工作,逐个进行评价,最后给出综合分数和评估结果。评估结果类似A、B、C、D,A代表卓越,B代表优秀,C代表合格,D代表不合格。主管完成绩效评估后,不要急于告知员工结果,这时结果尚未得到公司确认,需要等最终审批后,主管方能和员工沟通。4. 集体评议
主管完成评估,人力资源部汇总全部评估结果,提交给公司管理层,管理层开展集体评议。所谓评议,包括两个含义,一是评,二是议。首先,针对全员考核结果,管理层再做评估。公司人数众多,管理层无法知道每个人情况,通常评估两类人,一是对公司有重大贡献的员工,他们应该被识别出来,二是对公司有严重负面影响的员工,管理层也要知道。第二是议,管理层讨论绩效结果处于两端的员工:卓越和绩效差员工。卓越的员工在下年度很可能要被提拔,或调整薪酬,管理层要提前做好准备。绩效差员工,有可能会被调岗、转部门,甚至离开企业,管理层也要预判可能发生的变动。以上四个步骤,是完整的绩效评估流程,需要公司全员参与。每个环节安排不同员工,起到相应的评估作用,最终确保绩效评估结果的公平和公正。
随机读管理故事:《游泳的故事》
1952年7月4日清晨,加利福尼亚海岸下起了浓雾。在海岸以西 21 英里的卡塔林纳岛上,一个43岁的女人准备从太平洋游向加州海岸。她叫费罗伦丝·查德威克。
那天早晨,雾很大,海水冻得她身体发麻,她几乎看不到护送他的船。时间一个小时一个小时的过去,千千万万人在电视上看着。有几次,鲨鱼靠近她了,被人开炮吓跑了。
15小时之后,她又累,又冻得发麻。她知道自己不能再游了,就叫人拉她上船。她的母亲和教练在另一条船上。他们都告诉她海岸很近了,叫她不要放弃。但她朝加州海岸望去,除了浓雾什么也没看不到……
人们拉她上船的地点,离加州海岸只有半英里!后来她说,令她半途而废的不是疲劳,也不是寒冷,而是因为她在浓雾中看不到目标。查德威克小姐一生中就只有这一次没有坚持到底。
点评
这个故事讲的是目标要看的见,够得着,才能成为一个有效的目标,才会形成动力,帮助人们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