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太公是如何遇到周文王的呢?民间有多种说法,流传最广的是“钓鱼说”。“钓鱼说”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姜太公钓鱼这个故事。
据说,姜太公游历了七十余个方国之后,得出一个结论,只有西伯姬昌(也就是周文王)堪称天下明主,周国必兴。于是,他便千里迢迢投奔西歧(今陕西宝鸡东北),以求获得西伯的重用。但是来到西歧后,他不是迫不及待地前去毛遂自荐,而是来到渭水北岸的硒溪(今陕西宝鸡县)住了下来。此后,他每日垂钓于渭水之上,等待圣明君主的到来。
姜太公的钓法奇特,短竿长线,线系直钩,不用诱饵之食,钓竿也不垂到水里,离水面有三尺高,并且一边钓鱼一边自言自语:“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一个叫武吉的樵夫,看到姜太公不挂鱼饵的直鱼钩,嘲讽道:“像你这样钓鱼,别说三年,就是一百年,也钓不到一条鱼。”姜太公说:“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曲中取鱼不是大丈夫所为,我宁愿在直中取,而不向曲中求。我的鱼钩不是为了钓鱼,而是要钓王与侯。”
不久之后,他果然钓到了周文王姬昌。后来,人们根据这一故事,演化出来两句俗语。一句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另一句是“姜太公钓鱼,直来直去”。这两句俗语生动地说明,姜太公钓鱼,其意并不在鱼,而在于以正直之心等待有雄才大略的君王前来赏识。
有人说,姜太公这种做法纯粹是炒作,以怪异的举动造成影响,吸引周文王的注意。“炒作”是21世纪的今天才有的新谋略,姜太公那个时候恐怕还想不到这种绝招,而且也不具备炒作的客观条件。那时人烟稀少,交通不便,没有电视、电话等传播工具,坐在偏僻的渭水边静静地钓上一千年恐怕也无人知晓。其实,我们不妨从另一个角度理解。姜太公长时间用直钩钓鱼,更主要的目的恐怕还是为了修炼性情和意志,静心领悟谋略奥秘。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有一天机会来了。这天西伯姬昌乘车外出打猎,路过姜太公钓鱼之处,发现坐在长满茅草的河岸上钓鱼的这位老者气度不凡,便下车与姜太公聊两句。这一聊不要紧,姜太公开口第一句话就让姬昌大吃一惊。姬昌走近时问到:“你喜欢钓鱼吗?”姜太公回答说:“臣闻君子乐得其志,小人乐得其事。”意思是我在这里钓鱼也是这个道理,为的是做一番事业,并不是喜欢钓鱼。接着,他又给姬昌讲了一番如何吸引人才、如何经略天下的话,话里话外隐含着鼓励姬昌与商纣王争夺天下的意思。姬昌如获至宝,心中大喜,立即请姜太公上车,同车而归,然后拜为国帅,专门掌管军事。从此,他的满腹韬略就有了广阔的用武之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