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7月17日       
推荐学习: 国医大师张伯礼院士领衔,以及国家卫健委专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医药协会权威、行业标杆同仁堂共同给大家带来中医药领域的饕餮盛宴赋能中医产业,助力健康中国。欢迎加入中医药产业领航计划>>

姜太公.jpg

姜太公是如何遇到周文王的呢?民间有多种说法,流传最广的是“钓鱼说”。“钓鱼说”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姜太公钓鱼这个故事。 

据说,姜太公游历了七十余个方国之后,得出一个结论,只有西伯姬昌(也就是周文王)堪称天下明主,周国必兴。于是,他便千里迢迢投奔西歧(今陕西宝鸡东北),以求获得西伯的重用。但是来到西歧后,他不是迫不及待地前去毛遂自荐,而是来到渭水北岸的硒溪(今陕西宝鸡县)住了下来。此后,他每日垂钓于渭水之上,等待圣明君主的到来。 

姜太公的钓法奇特,短竿长线,线系直钩,不用诱饵之食,钓竿也不垂到水里,离水面有三尺高,并且一边钓鱼一边自言自语:“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一个叫武吉的樵夫,看到姜太公不挂鱼饵的直鱼钩,嘲讽道:“像你这样钓鱼,别说三年,就是一百年,也钓不到一条鱼。”姜太公说:“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曲中取鱼不是大丈夫所为,我宁愿在直中取,而不向曲中求。我的鱼钩不是为了钓鱼,而是要钓王与侯。” 

不久之后,他果然钓到了周文王姬昌。后来,人们根据这一故事,演化出来两句俗语。一句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另一句是“姜太公钓鱼,直来直去”。这两句俗语生动地说明,姜太公钓鱼,其意并不在鱼,而在于以正直之心等待有雄才大略的君王前来赏识。 

有人说,姜太公这种做法纯粹是炒作,以怪异的举动造成影响,吸引周文王的注意。“炒作”是21世纪的今天才有的新谋略,姜太公那个时候恐怕还想不到这种绝招,而且也不具备炒作的客观条件。那时人烟稀少,交通不便,没有电视、电话等传播工具,坐在偏僻的渭水边静静地钓上一千年恐怕也无人知晓。其实,我们不妨从另一个角度理解。姜太公长时间用直钩钓鱼,更主要的目的恐怕还是为了修炼性情和意志,静心领悟谋略奥秘。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有一天机会来了。这天西伯姬昌乘车外出打猎,路过姜太公钓鱼之处,发现坐在长满茅草的河岸上钓鱼的这位老者气度不凡,便下车与姜太公聊两句。这一聊不要紧,姜太公开口第一句话就让姬昌大吃一惊。姬昌走近时问到:“你喜欢钓鱼吗?”姜太公回答说:“臣闻君子乐得其志,小人乐得其事。”意思是我在这里钓鱼也是这个道理,为的是做一番事业,并不是喜欢钓鱼。接着,他又给姬昌讲了一番如何吸引人才、如何经略天下的话,话里话外隐含着鼓励姬昌与商纣王争夺天下的意思。姬昌如获至宝,心中大喜,立即请姜太公上车,同车而归,然后拜为国帅,专门掌管军事。从此,他的满腹韬略就有了广阔的用武之地了。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管仲病榻论相》
   管仲病重,齐桓公亲往探视。君臣就管仲之后择相之事,有一段对话,发人深省。桓公:“群臣之中谁可为相?”管仲:“知臣莫如君。”桓公:“易牙如何?”管仲“易牙烹其子讨好君主,没有人性。这种人不可接近。”桓公:“竖刁如何?”管仲:“竖刁阉割自己伺侯君主,不通人情。这种人不可亲近。”桓公:“开方如何?”管仲:“开方背弃自己的父母侍奉君主,不近人情。况且他本来是千乘之封的太子,能弃千乘之封,其欲望必然超过千乘。应当远离这种人,若重用必定乱国。”桓公:“鲍叔牙如何?”管仲:“鲍叔牙为人清廉纯正,是个真正的君子。但他对于善恶过于分明,一旦知道别人的过失,终身不忘,这是他的短处,不可为相。”桓公:“隰朋如何?”管仲:“隰朋对自己要求很高,能做到不耻下问。对不如自己的人哀怜同情;对于国政,不需要他管的他就不打听;对于事务,不需要他了解的,就不过问;别人有些小毛病,他能装作没看见。不得已的话,可择隰朋为相。”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薛国安课程
薛国安观点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