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定律”说的是:通向地狱的道路总是铺满了善意,所有的职位最终都会被不胜任的人占据。乍听起来有点耸人听闻,可是仔细分析就不难发现:彼得定律描述了一个天天都在我们身边发生,但总是被熟视无睹的现象。接下来,我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来说明。
一个研发公司的项目经理跳槽了,需要在他下面的若干技术人员中选拔一个替补这个位置。选谁呢?按照惯例,应该选择业绩最好的张三,于是张三被提拔到项目经理位置。这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件司空见惯的事。张三本人觉着这是组织对自己出色表现的奖励,欣然接受;团队成员出于对张三业绩的赞赏,心悦诚服;做出这一决定的高管认为干了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深得民心。
但是,这个善意决定很快就让所有人陷入苦恼:张三本人很苦恼,他从得心应手的技术岗位调到了自己未必擅长的管理岗位,而且无论这个岗位多么不舒服,他都必须硬挺下去,因为传统的价值观念切断了他的退路。既然提职是一种奖励,那么退回原位就意味着惩罚。高管也很苦恼,他很快发现自己的决定让项目失去了一个明星员工,但在中层干部里增添了一个不称职的项目经理。这就叫:一步走出两招臭棋。对于团队成员而言,张三头顶的光环很快就消失了,团队内部矛盾凸显,整体业绩下滑,张三成了众矢之的,威信扫地。
什么地方出了问题?如果在一个组织中,每个人都做出了合乎常理的决定,而结果出人意料,一定是机制出了问题。问题的根源最终指向了传统的激励机制,它把提职作为一种奖励,最后形成了官本位的价值观念。它制造了一个非常荒谬的逻辑:一个明星员工,只要用业绩证明自己能够干好某个岗位,就很快被调离这个岗位,去干一个自己未必能够干好的岗位(升职),只有当他不胜任的时候才会沉淀下来。这就是彼得定律:所有的职位最终都会被不胜任的人占据。这种现象在中国尤其普遍。
“彼得定律”给我最大的启示就是:能当劳模,未必能当好领导。劳模:是自己管理自己,把事做到极致;领导:是通过别人去做好自己想做的事。提拔劳模当领导,不取决于他的专业技能有多么出众(自己搞定事),而取决于他能否带领团队实现目标(搞定人)。
怎样摆脱“彼得定律”的阴影?可以考虑实施“职务职级双轨制”。所谓“职务职级双轨制”,就是在职业规划的时候,给人更多的选项。愿意当领导的走“职务通道”,不愿意当领导愿意搞专业的可以走“职级通道”。
以下是某公司的职业规划“五级双通道”模型
该公司反对空降,到该公司工作需要从基层“学徒”做起。当能适应某些基础工作的时候,便有了选择权。愿意当当领导的走“职务通道”,三个层次:监督者(基层领导)、管理者(中层领导)、领导者(高层领导)。不愿意当领导愿意搞专业的可以走“职级通道”。也是三个层次:技术骨干、技术专家、资深技术专家。每个层次又可以细分为若干层次,就像中国军队的军官,分为“尉官”“校官”“将官”三个层次,“尉官”又可以细分为“少尉”“中尉”“上尉”。
这两条通道的薪酬待遇呈对应关系。比如:“资深技术专家”享受“高管层”的薪酬待遇。也就是说,在该公司只要技术(专业)很突出,达到“资深技术专家”的级别,即使不担任副总裁,也能享受副总裁的待遇。如此一来,“资深技术专家”们就可以安心搞科研、钻研业务,没有必要为了拿高工资去违心的当副总裁了。从而避免“彼得定律”悲剧的发生。
为了让这套体系充满活力,该公司进行了配套改革,那就是每3-5年进行一次“全员下岗、重新竞聘”。这样,就导致“人人自危”,应对策略就是“手握多张牌”。比如:行政副总裁同时兼任首席法律顾问、首席礼仪顾问。即便竞聘“行政副总裁”失败,“首席法律顾问、首席礼仪顾问”这两项“资深技术专家”称号也能支撑他副总裁的待遇,只是少了一份兼职工资而已。所以说,在该公司谁手中握的牌越多,他在该公司的职业生涯就越稳定。所以,“管理干部学技术、技术干部学管理”已经成为一种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