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提高企业的影响力,这里主要是指提高公司对外部应聘者的影响力。在劳动力紧缺的时期,企业必须要有强烈的“推销”观念,“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早已过去,企业不能坐等应聘者上门“求”职。在一个信息过多的社会,即便一家全球著名的企业,如果不做好推销宣传,应聘者也不一定知道其是否在招人,更不要讲一般的企业了。
那么怎样才能有效提高企业的影响力呢?
其一就是要扩大公司招聘的地域。这就要求相关的招聘广告的投放地域也要同步扩大。通过扩大招聘的地域,让更多地区的人知道公司在招聘,这样可以适当地扩展筛选面。随着交通的越来越便利,劳动者就业的流动范围越来越大,因此,传统的招聘半径的概念现在大大拓展。
其二是延长招聘的时限。将招聘工作常态化,而不是搞突击式的招聘,对于解决企业的招工难会有一定的作用。某代工企业每年需要的用工数量非常大,他们采取的策略之一就是每天在人才市场、招聘会现场甚至火车站、闹市路口招人。
其三是延长招聘广告的投放时间。通过在各大招聘平台、媒体持续地投放招聘广告,让更多的应聘者、在更长的时间内能够看到公司的招聘信息。当然,我们也要适当考虑招聘广告的成本。
其四是主动出击,走出去宣传企业。比如主动到高校、职业技术学校、相关的劳动力聚焦地宣传企业,让更多应聘者了解企业,对企业有良好的印象,愿意到企业来应聘。
其五是拓展招聘渠道。这是解决招人难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很多企业招人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看到当今求职者的求职渠道已经变得非常丰富而离散,不像以往,主要是在人才市场或者大型招聘会进行集中式的求职。
总体来说,目前企业招聘的主要渠道(方式)包括以下15种:
(1)人才市场。
这是最传统的招聘渠道,目前其影响力正在网络招聘风行之下逐步降低。不过,中低端职位的人员招聘,人才市场仍然是一个重要的渠道。
(2)现场大型招聘会。
这种方式长期以来都存在,一般是由地方政府、人才机构、高校等独立或者联合来组织的集中式的招聘活动。
(3)报纸杂志。
这也是一种很传统的招聘渠道,不过至今仍然能发挥较好的招聘效果。总体上报纸比杂志在招聘方面更具优势,主要体现在其时效性强、发行量大导致的覆盖面较广。
(4)电子广告平台。
主要是通过电子显示屏进行招聘广告的一种媒体。这种平台一般均位于人才市场附近或者位居闹市城区,主要优点在于可反复播放,但对于所覆盖人群有时难以把握,广告效果难以把握。
(5) 流动车厢广告。
主要利用城市公交、地铁等流动车体、车厢进行招聘广告的宣传。这种招聘广告所覆盖的人群相当大,而且对于短期内集中刺激观众效果比较直接,比较明显。
(6) 电视招聘平台。
就是通过电视台展开人员招聘(不仅仅是电视广告,而是组办专门招聘选才类节目)。这种招聘模式所覆盖的地域与人群非常广泛,影响力很大,很多企业通过上这样的节目,不但可以解决招聘的现实问题,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这样的平台展示企业的良好形象,对于提升企业的人才吸引力具有长期的效应。
(7)网络招聘平台。
又可以分为综合性招聘平台、行业招聘平台、特定人员的专属招聘平台、高校网络招聘平台。目前网络招聘已成为企业招聘选才的主渠道。
(8)手机短信平台。
通过手机短信发布招聘信息的一种方式,一般用于中低端人才的招聘。其优势在于覆盖面非常广、时效性很强,但是针对性较差,加之广告短信过多给消费者造成的负面印象,因此,短信招聘广告的可信性较低。
(9)猎头。
“猎头”特指“猎取”人才,即发现、追踪、评价、甄选人才的工作。
(10)内部员工介绍。
由企业在职员工介绍新员工入职,这种方式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由内部员工介绍新员工的好处在于:一是成本低廉,不存在广告、差旅费用;二是不受招聘时间窗口的限制,随时可以由在职员工推荐接受考察筛选;三是推荐的人员相对可靠性较强。
(11)校企联合定向培养供给。
这种方式主要是由用人单位与学校通过联合培养、定向输送员工给企业的一种方式。
(12)政企联合招聘。
这种方式主要是企业与地方政府相联合,由地方政府发挥行政组织号召力,定向为企业招收、输送员工的方式。
(13)劳务派遣用工。
就是企业直接委托劳务派遣机构,帮助企业解决招工问题。一般来说,劳务派遣用工的主要职位是企业中低端职位,用工数量比较大。
(14)鼓励“好马回头”。
看起来这好像不是一种招聘的“渠道”,不过也的确是解决企业招人难的方法之一。
(15)使用实习生。
就是招用尚未毕业的大中专在读学生进行实习的用工模式。这也是一种重要的解决招工难的渠道——不但可招用人员的潜在数量较大,而且用工成本相对低廉,还不受法律有关新员工试用期的限制。企业解决了用工问题,而实习生也得到了很好的实习提高机会。
每个企业都应该有一个均衡管理的思路,既考虑招聘的成功率,也要考虑招聘的成本问题,以期在尽可能低的成本控制下,招到尽可能多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