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北大国学项目组主任;《论语》与《曾国藩》研究专家 《曾国藩人生智慧》《儒墨道法与经营方略》 提供专业企业内训,政府培训。 13439064501 陈老师
  2021年03月18日    杨介韬     
推荐学习: 投资是认知变现,提高认知能力就是财富增长的关键点。熊晓鸽、徐小平、李开复、朱啸虎、阎焱、刘昼、邓锋、陈玮等数十位国内最知名投资大咖亲自授课,九大模块,课时一年半,只限60人!沙丘投研院股权投资黄埔12期>>
从历史看人物,由人物理解历史,再由历史指导人生。
作为非专业人士,无法看懂专业论文,要靠历史人物传记作为理解历史的角度。即普通人对于历史的理解要从人物传记中得来。
传统史学的人物传记注重人物的褒贬,下沉到民间变成“脸谱化”:非黑即白、非善即恶、非忠即奸。这就是互联网上为什么总是出现道德绑架、道德胁迫、道德教条的根本原因所在。同时,也是为什么中国出不了乔布斯的原因之一。乔布斯年轻时犯的错误,在中国会以“不道德”为理由被万众所唾骂。
为什么村民围攻“大衣哥”朱之文?这其中也有“道德绑架”的成分。你比我们有钱,你就应该借钱给我们;“你不借给我们”就是“不道德”;“我们不还”是理所当然,因为我们比你穷!所以,一个有善心的“富人”在村里被孤立,也就不足为奇。
近代史学把“人”还原成“人”,不在刻板与教条;着重从人物的心里分析性格,再理解行为;反过来再了解性格,进而了解整个人物……循环往复……
如何分析人物的心理性格呢?“私密文件”就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日记、书信、谈话记录、亲戚朋友的记载,尤其是书信。因为它们可以带领我们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有价值的人物传记所采取的研究素材是当事人的“私密文件”。曾国藩离我们最近,还没有被“神话”,他还是个“人”,至少在精英阶层的视角里如此。他留下了大量的日记、书信、诗文、奏折等供我们研究。相对来讲,最真实、最具有可学性、可操作性、可实践性。
从鉴别人的角度来论述,过去我们还有个误区(尤其是民间):喜欢从体貌特征上去判定一个人的富贵。比如:夏禹重瞳——实际是白内障;《史记》中司马迁描述刘邦隆准而龙颜——鼻头特别大,拥有像龙一样的面目;鼻子高,但是中国人再高也高不到哪去,很难高过西方人;孔子头上扁下去,中间凸一块——很可能是难产的结果……
为什么古人会相信这些?因为古代绝大多数人是不读书的(因为贫穷),即使到了2020年,很多人的见识顶点一直停留在高中课本阶段(还怎么没学明白),包括一些所谓的顶着“博士冒”的人,自从拿到博士学位以后,就基本不再读书(更“可爱”的是很多人的知识面是来自于电视剧;在他们眼里不读书、不学习才是正确的获救之道。敲黑板:“读什么书,如何读”更重要,课程中详细讲解。)。因此,他们无法鉴别真假,只能盲从与跟风。这也就是为什么社会上老是出现“一窝蜂上,一窝蜂下”的根本原因所在:不读正确的书,判断能力差。
之所以说某人“天庭饱满、地阁方圆,大富大贵”(私底下聊天是为了调侃,不可当真),那是为了塑造神秘感,即“品牌”包装。并不是他的“大富大贵”是由体貌特征所带来的,非正相关关系。如果是从体貌特征去鉴别人的话,我们怎么看马云,也无法断定他能取得今天的成就。
同时也是古代统治者利用老百姓不喜欢读书(或者没有条件读书)、迷信的心里,塑造神话,获得认同,赢得忠诚,增强凝聚力而采取的一种管理手段而已。当然,这是从管理学的角度,得出正面积极的结论,其他角度存而不论。
因此,由于曾国藩有大量的书信等流传于世,对于他的研究,既不是根据其体貌特征等来判断,也不是根据官书或收集民间拼凑起来的资料来评定。而是根据日记、笔记、家书、信件、身边人的记载等来探讨曾国藩的内心世界,进而把握他的性格,理解他的行为。
所以,对于曾国藩的研究与学习更贴近于真实——是个活泼泼的“人”;只有真实,才更具有操作性。
曾国藩强调:观人当就行事上勘察,不在虚声与言论;当以精己识为先,访人言为后。鉴别人才或者去观察一个人要从具体的行为上去考察,不在于虚假的名声和浮夸的言论,应当以提高自己的见识、认识能力为先,别人的评判为后;以自己的精细判断为主,再借助别人的评语。
背驼负乾坤,胸高满经纶。
一眼辨忠奸,单腿跳龙门。
丹心扶社稷,涂脑谢皇恩。
以貌取才者,岂是贤德人。
——刘罗锅
写于2020年4月23日,修改于2021年3月18日;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阿氏实验》
半个世纪以前,心理学家所罗门·阿氏有过一个著名的实验,并且从此后不断被人们效仿。

这个实验由8个人来共同完成。实验者请这8个随意选择的实验对象,集中在同一个房间里,然后向他们展示一张划有四条垂直线段的卡片,并要求每个实验对象依次分辨出,右边的三根线段中,哪一根线段与第一根线段长度相同。

其实,在8个测试对象中有7名在实验之前已经被安排串通好,他们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最右边那根线段与第一根等长。但实际上,他们的选择是错误的。而最后一名实验对象就要面临这样的抉择;是苟同于其他7个人的选择,宣布他明知是错误的结果,还是提出与众人不同的答案。

通过这样的几组试验,有3∕4的人都至少一次放弃了正确的答案去选择了大多数人选择的错误结论。

管理故事哲理

德国哲学家弗兰德里克·尼采发现:人们更愿意相信被别人认定的事物。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从众心理。人们在对一件事物做判断时,往往会受外界的影响。而优秀的企业领导者,应该具备抵御这种随他性的能力,从而进行独立思考。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杨介韬观点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