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是面试考官 与被试者之间的双向沟通过程。面试考官与被试者通过语言的形式完成信息交流的过程。既然是沟通与交流,所以沟通与交流的氛围是面试能否达到预期目标的关键。面试考官必须要从观念上认识到沟通应该是平等的,只有平等的沟通能够达到双方坦诚相见的效果。在选拔人才中应用面试技术,面试的过程也是被试者了解、选择企业的过程,面试考官代表的是企业的形象。缺乏平等的沟通会不同程度的损伤被试者对企业的印象。另外不融洽的沟通氛围会对被试者的水平发挥产生直接影响,面试的目的是探求被试者真正具备的素质特点,处于面试考官沟通压力下的被试者显然很难真实的进行自我表现。优秀的面试考官应该善于与被试者创造融洽的沟通氛围。
2.让被试者能够理解的问题
面试题目的设计应该做到清晰、简洁、明了,让被试者容易理解。特别是情境性题目的设计更是如此,有的面试考官将情境性题目设计的比较复杂,篇幅较长,如果向被试者提出这种问题就可能造成由于信息量过大,让被试者很难理解。如果面试考官在面试之前对面试题目没有经过认真地理解,在提出问题时语言表述中出现不恰当的断句,更会遭致被试者理解的困难。所以面试题目的设计应该力求简洁,面试考官在面试之前必须对题目进行了解,在追问时提出的问题也要易于被试者理解。只有被试者清晰的了解了面试考官的意思,才能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回答。
3.让被试者多讲,面试考官少少益善
这是对面试考官的基本要求。面试的目的是通过面试考官提出的问题,来推断被试者实际的素质特点。面试考官的职责向被试者提出问题,通过对被试者提供的信息判断被试者与评价标准之间的差距,判定被试者对岗位的胜任程度。没有经过专业化训练的面试考官更愿意与被试者讨论问题,甚至面试考官发言的频次比被试者还要多。这就违背了面试的根本要求,这样的面试考官是不合格的面试考官。出现这种错误的面试考官更多的是企业领导者或者是直线部门的主管,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人力资源部门要加大内部面试考官的培训力度,对内部面试考官进行面试知识与技巧的培训。
4.有效的控制面试的进程
面试的进程是面试考官提出问题、被试者回答问题的过程。在面试实践中我们遇到的被试者大体可以分为四种,表露性好的与不善言谈的,紧张的与自然的。
不善言谈、表现自然的被试者,不光是在面试时惜字如金,即使是在其他场合也同样如此。这种被试者不是由于紧张才少言寡语,而是被试者自身的人格特点决定的,对于这种被试者面试考官要对其进行鼓励,鼓励被试者对面试考官提出的问题多谈些看法。
不善言谈、表现紧张的被试者,这类被试者一方面不善于言语,另一方面对面试高度紧张。对于此类的被试者面试考官要多给他机会,对于回答的比较简单的问题要进行适当的引导,面试考官还要适度的调节面试过程的气氛,降低被试者的紧张程度。
表露性高、表现自然的被试者,这类被试者善于跟别人进行沟通,不会对面试产生心理压力,表情上也不会紧张,这会给面试考官留下很好的第一印象。对面试考官提出的问题往往都是滔滔不绝,面试考官提出一个问题,他可能回答三个问题,让自己的特点尽可能的发挥出来,对于此类被试者面试考官要进行适当的控制,如可以直接打断他的发言提出新的问题。也可以在被试者清晰的阐述了一个问题之后,面试考官借被试者的话题插话,提出新的问题。
表露性高、表情紧张的被试者,这类被试者的特点是语言表达能力较强,但由于心理压力较大,造成表情过于紧张。面对此类被试者面试考官可以先不提出具体的问题,而是跟被试者聊些与面试无关的话题,调节面试的气氛,转移被试者的注意力。如果很难将被试者从紧张的情绪中引导出来,面试考官可以对被试者回答的问题进行适当引导,即可能的让被试者将自己的真实水平发挥出来。
面试过程中面试考官 要根据被试者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但面试考官要注意的是语言表达能力是否是这个岗位所要求的核心素质,不要让被试者的表露性与情绪表现成为面试考官评分的依据。
5.面试考官使用统一的评价标准,达成一致性意见
在小组面试中,我们习惯性的做法是被试者回答所有问题 以后,所有面试考官对被试者的表现进行评分,成绩统计人员对面试考官的分数进行处理。这种传统的做法存在一定的问题,面试考官对同一个被试者的评价意见是否统一呢?如果面试考官之间存在意见分歧,分歧的焦点是什么?传统的做法显然无法解释这两个问题。我们认为,面试结束后,面试考官要进行讨论,先对被试者每个纬度进行定性评价(好、中、差等),然后再进行定量评价(给出具体的分数),所有面试考官必须对被试者每个纬度的定性评价达成一致性意见。如果出现不同意见,面试考官利用面试记录进行互相举证,最终形成一致性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