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个人的企业到200人,别看人数只增加了180人,但管理上需要一个质的飞跃,它要从人治转向法治,从老板随意指挥转向制度指挥系统。就像车辆多了,岔路口多了,交通指挥系统就要从交警指挥转向红绿灯指挥一样。
这个系统是可复制的,是企业运营管理的综合系统。不管它有多复杂,核心只有一个——人。人是生产力中最核心的因素,只有把人的组织、调度、激励、管控、成长等问题解决了,才能说,企业真正地建立起了一套可自我运转的指挥系统,企业才能进入正常的循环通道。
从许多中小企业体系再造的实践来看,它通常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凡事“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有效率的企业,任何一项作业,哪怕是像客户接待这样貌似琐碎的事情,都要讲究流程化作业。不能想怎么接待就怎么接待,要做到“千人一面”,而不是“千人千面”。华为为了搞好客户接待,还专门成立了客户工程部,流程化作业大大提高了接待效率和质量。
很多中小企业在早期的发展过程中带有很强的随意性,没有流程作业的习惯。企业一大了之后,发现问题就来了,很多员工做事不讲规矩。这时候流程管控就要提上日程,因为从本质上讲,流程就是识别作业的关键节点,进行关键节点管控。
在OA系统里,关键节点不签字,你就无法往下走。当然,搞流程管控也要注意粗细有度,不能放开了搞,一下子搞成百上千个流程,精力跟不上。要先规划好核心流程。
通过流程找到作业的关键节点后,实际上部门职责和岗位职责也就出来了,这正是很多企业家一直苦苦寻找的。每个部门、每个岗位究竟该做什么?实际上,我们应该反过来思考,我们为什么要设立这些部门或岗位?如果不设立,会带来什么不良的后果吗?答案就是,因为要做这些事,才要设立这个部门、那个部门、这个岗位、那个岗位。
主流程确定了一个企业作业的大的节点,要实现每个节点的工作,就要设立相应的部门。子流程确定了每个大的节点下的具体作业环节,为了实现各个小的节点的工作,就要分拆出来,设立相应的岗位。这个原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流程决定组织结构”以及组织设计中的“因事原则”。
我以前写过一篇文章呼吁企业要搞制度瘦身计划。什么意思?很多制度都是摆设,没有实际用处,要果断地扔掉。但企业要规范管理,没有制度又怎么行呢?所以制度还得有,关键是做哪些制度?不能为了做制度而设计制度。还是那句话,所有的制度源于流程!
原因很简单,当流程走到某一审批节点时,需要决策依据,这个依据就要有一个制度做支撑,这个时候制度就跟上。这个制度就是有用的,不是装点门面的。制度当然也包括考核制度、薪资制度、福利制度、晋升制度、培训制度,它们体现了企业完整的激励体系。
这里重点提两点,首先,薪资不能是铁板一块,不能让员工觉得工资拿的理所应得,拿工资要靠业绩说话。所以,工资要分开,无责任底薪和绩效工资分开发。其次是绩效考核,员工的绩效考核既是对过去工作的业绩评价,是薪资发放的依据,更是对未来工作的指导。只有知道过去工作做好不好,好在哪,不好在哪,才能指导将来工作怎么改进。
我问一个问题,为什么很多企业搞军训?有人觉得荒唐,甚至觉得是作秀。但我说,军训有百益而无一害。因为它能加强员工的纪律意识、服从意识、团队意识。有哪个企业敢说,自己不需要员工的这三个意识?但你又怎么能培养员工的这三个意识?光靠天天说教是不行的,只有在实践中磨砺。军训就提供了这样的机会。
很多中小企业不注重培训,这是迫需改变的:第一,员工技能跟不上,作业就老出问题。第二,员工职业素养跟不上,干工作懒懒散散、七扯八绕,搞成了太平习气。而太平意识是企业最要不得的。“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这个道理大家都懂。第三,不培训,员工没长进,也很难留住能人。能人都是要求进步的。没有培训和技能上的长进,他就会有危机感,就会瞅准机会逃跑。
当然,培训要有多种形式,不能死板。看电影也是培训,故事会也行,现场教学、经验分享、讨论会都可以。要寓教于乐,在快乐中学习,不能让人一培训就想睡觉。最后,留人要瞄准人才的工作诉求,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点:一是物质激励;二是发展空间;三是工作氛围。
只有建立起科学的考核和薪资体系,奖优罚劣,让能干的人、干好的人的价值得到真正体现和尊重,激励体系才能算过关。只有构建起管理和专业人才分开走的双通道晋升体系,做到专精所长、各尽其能,同时通过培训提升员工技能,发展空间才能过关。
只有建立起透明、公开公正、不徇私枉情、不包庇纵容的制度规则,才能说工作氛围过关。只有做到这三点,企业才能真正地留住人才。只有留住人才,企业才有不断发展的续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