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6月24日    哈佛《商业评论》 作者:萨拉·斯蒂比茨     
推荐学习: 百战归来,再看房地产 ;世界顶尖名校纽约大学地产学院、风马牛地产学院重磅推出。 项目专注于中国地产全产业链模式创新和细分领域前沿实战,汇聚中美两国最强师资,融入中国地产顶级圈层。 冯仑先生担任班级导师,王石、潘石屹、Sam Chandan等超过30位中美两国最具代表性的地产经营者、践行者和经济学者联袂授课。《未来之路——中国地产经营者国际课程》>>
面对初出茅庐的职场新人 你要这么办

从管理者的角度看,新员工一开始的工作速度总是不够令人满意。新来者需要摸清门道,而老板需要他立刻带来工作业绩,平衡这种关系对任何时间紧迫的老板来说都是个挑战。让新员工能够快速上手的最佳方式是什么?哪些人可以提供培训?你认为这个过程需要多长时间?

绩效管理顾问,《如何做好绩效评估》的作者Dick Grote认为“如果你希望人们表现得好,你必须让他们有一个良好的开始。这很明显,不是吗?”。对新员工开始工作的前几个月深思熟虑、考虑周全非常重要。“当人们接手新工作时,他们非常兴奋,但同时也相对脆弱。因此在这段时间里,领导的影响力很大。”畅销书《最初的90天》的作者Michael Watkins说:“内部调动人员往往最容易被忽视,但是因职位变动而引起的转变,也会非常具有挑战性。”无论你的新员工是从外部加入公司,还是从其他部门调过来的,这里有几种方案,可以让这个过程尽可能顺利。

1 聚焦于文化

大多数管理者会把关注点放在如何指导新人去了解工作,比如战略和组织结构,或者通读员工手册来解释规则以及如何遵守。虽然这些也很重要,但Watkins认为但焦点应该放在文化和政治上,而且最好不要等到新员工入职的第一天再提出这个问题。有效的入职开始于招聘和录用阶段,在你在面试潜在新员工,评估适合的人选时就发生了。诚实地讲述运作机制,并回答他们的问题。然后,在员工入职当天的初次会议里留出时间,继续之前的谈话。

如果你的新员工来自外部,不要假设他懂行业内的术语,花点时间来解释它们。然后通过会后沟通来持续地帮助他理解会议的内容,告诉他一些不为外人所知的人际关系的细节。社交联络会帮助你的新员工更好地理解公司文化和政治。所以在他开始前,你要考虑:他需要认识谁来更好地融入?先找3个人,然后帮忙介绍他们认识。

2 让整个团队参与进来

Watkins建议让你的团队都参与进来,分享“集体责任感”以帮助新同事快速适应。Grote还建议到,委派一个人作为新人导师,当新同事遇到问题时可以随时去请教他。对于导师来说,这样的机会是极好的,他可以展示自己的领导才能;而对于新人来说,他不用担心要去问新上司一些看起来比较愚蠢的问题,就可以得到反馈;对于领导来说,你肩上的责任也减轻了一些。

3 不要忽视细节

切身实地考虑新员工的状况。“你应当确保新员工入职的第一天是积极的、值得纪念的一天”,Grote说,“假如在第一天下午5点钟下班回到家后,他的另一半询问他今天上班的情况。他的回答不应该是今天填了37张表格。”

简单的做法就可以让事情变得大不相同。“让同事们协作起来,不要让新同事在第一个星期独自吃午餐,“Grote建议道。他承认这很平常,但的确会让事情变得不同。

还有些类似的做法来打造欢迎气氛,比如印名片、布置工作位和制作通行证。Watkins解释说,他看过有公司忘记了这些而产生的后果:”新员工第一个星期不得不带着来访者的名牌走来走去,这就给新员工以及他周围的同事发送了一个特殊的信号。”

4 给予成长时间

那么,你的新员工要多久才能完全融入她的工作职位呢?Watkins开玩笑道:“90天,一分钟也不多”。撇开幽默,他解释道,其实没有一个通用答案。当你观察高管在公司内部的职位变动,研究显示他们觉得自己能在新岗位创造价值大约是在6个月后。但是如果你来自外部,又接受了一个非常有挑战的工作,你可能需要1年。

Grote也赞成这种观点:“入职时间属于工作机制的一部分。”让新员工“一落地即狂奔”的想法是滑稽可笑的,他说,“你知道会发生什么吗,如果你这样做?你会把你的脸撞到地上。”Grote认为新队友在开始时应该采用适度的步伐,之后他们觉得舒服的速度加速。“问问老同事,他们以前用了多长时间成为团队的一员。这是你需要得到的最好的数据,”他建议道。在这个基础上,你还可以询问他们整个入职体验。老员工可能不记得了,但是那些2个月前入职的员工会告诉你他们希望能更早学习到什么。

需要记住的原则

要:花时间解释和回答关于公司文化的问题同龄人分享入职的职责,把集体责任作为新队员成功融入的目标询问其他同事的入职经验,对这个过程获得更加深刻的认知

不要:让新员工在第一天埋头文案工作,而是让她感觉到是开心和受欢迎的忘记处理简单的事,比如布置工作位、印刷名片期望你的新队友“一落地即狂奔”,要理解加速所需的时间是和职位相关的

案例1:保持有条不紊

Emily Burns为阮运输管理系统工作了近4年,目前就职于人力资源部。在工作一年后,她发现团队入职培训不是很正规。“我们通常没有为新队友的入职第一天做好准备。”她说道。

Emily开始着手标准化这个流程。她创建了一份管理者可以查阅的主要清单,并将所有新员工相关的文档放到公司的分享文档里。“这些文件记载了哪天将要发生的哪件事,这样就能确保在新人入职那天一切准备就绪。”Emily说。任务清单中的事项起始于新人入职前14天,终止于他们入职6个月后。

Emily的努力有效果吗?“是的,当时营业额有所下降,而我们的新队员在第一天就可以开始培训并作出贡献了。”Emily肯定地说道。

Emily注意到新流程让新员工感到受到关怀,她对新工作、管理层和公司都更满意了。“当他们在工作第一天体验到这种安全和稳定感,无缝衔接入职,他们会更好地聚焦在理解职位和执行工作上。”

案例2:帮助了解行业术语

2014年秋天,Be Always Marketing的老板Ryan Twedt,雇佣了一名销售人员Justin Thompson加入他的7人团队。虽然Justin来自于另外一个行业,但是老板觉得市场营销用语看起来非常基础,就没有把它们加入入职培训中。

他很快就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当他们第一次一起去开销售会议时,Ryan说:“Justin在说话时把行业术语用错了地方,显然,有些基础定义他并不了解。这降低了我们拿单的能力,也影响了客户对我们的信任。”

在培训Justin之前,Ryan需要设定对他的期望。他为Justin的职位创建了一份正式的包括问责制指标在内的工作说明。然后Ryan亲自带Justin,和他一起练习销售技术。“Justin需要每天给我打电话,假装他正尝试和我达成一个销售协议,而我每次扮演不同领域的决策者。” Ryan说道。通过练习,Justin掌握了专业术语和如何获得潜在客户的技巧。

经过Ryan的努力,Justin的提高得很快。Ryan说:“一周内我看到了明显的进步,但是成型的结果,大约是3周后出来的。”他注意到Justin的拿单率上升了,整体都有提高。并且他也开始听到公司外的人们谈论,他们对Justin的电话销售技巧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终,Ryan把对Justin的经验用到了每一个新员工的培训上面。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两棵树,你砍哪一颗?》
老教授问:“如果你去山上砍树,正好面前有两棵树,一棵粗,另一棵细,你会砍哪一棵?”
问题一出,大家都说:“当然砍那棵粗的了。”
老教授一笑,说:“那棵粗的不过是一棵普通的杨树,而那棵细的却是红松,现在你们会砍哪一棵?”
我们一想,红松比较珍贵,就说:“当然砍红松了,杨树又不值钱!”
老教授带着不变的微笑看着我们,问:“那如果杨树是笔直的,而红松却七歪八扭,你们会砍哪一棵?”
我们觉得有些疑惑,就说:“如果这样的话,还是砍杨树。红松弯弯曲曲的,什么都做不了!”
老教授目光闪烁着,我们猜想他又要加条件了,果然,他说:“杨树虽然笔直,可由于年头太久,中间大多空了,这时,你们会砍哪一棵?”
虽然搞不懂老教授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我们还是从他所给的条件出发,说:“那还是砍红松,杨树中间空了,更没有用!”
老教授紧接着问:“可是红松虽然不是中空的,但它扭曲得太厉害,砍起来非常困难,你们会砍哪一棵?”
我们索性也不去考虑他到底想得出什么结论,就说:“那就砍杨树。同样没啥大用,当然挑容易砍的砍了!”
老教授不容喘息地又问:“可是杨树之上有个鸟巢,几只幼鸟正躲在巢中,你会砍哪一棵?”
终于,有人问:“教授,您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测试些什么呢?”
老教授收起笑容,说:“你们怎么就没人问问自己,到底为什么砍树呢?虽然我的条件不断变化,可是最终结果取决于你们最初的动机。如果想要取柴,你就砍杨树;想做工艺品,就砍红松。你们当然不会无缘无故提着斧头上山砍树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心中先有了目标,做事的时候才不会被各种条件和现象迷惑。你的目标明确了吗?想清楚了,那就加油吧~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