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学院大百科赵鹰问:经常听一些公司的高级管理层抱怨,当他们想扩张公司或上马新项目时,发现人才短缺,严重影响项目进度和公司战略规划的实现。为什么在今天知识经济的时代,人才问题会变得如此重要呢?
商学院大百科赵鹰问:我们听到一堆管理术语,如: 人力资源 管理、人力资本管理。它们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被应用到公司管理中的?各自的优缺点都在哪里呢?
李瑞华教授答:“人力资源Human Resource”的概念首先在五十年代末由美国人提出,它第一次从战略层面来看待人。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资源是有价值的,是稀缺的,是用来创造价值的 - 这从战略角度帮我们思考怎样能更有效地发挥人的效益。
进一步思考,我们首先要注意到“Human”被译为“人力“是严重的错误,反映出当时的中文世界还停留在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初期阶段,对“人员”或“员工”的价值只聚焦于“人力”的局限性思维。这个错误一直沿袭到今天,但到了知识经济时代,我们一定要从“人力”跃升到“人才”,才能全面发展人的价值。另外,把人当成资源也产生了一些副作用,首先,造成我们在潜意识里不自觉地过度聚焦于人员的成本控管;还有,资源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会被消耗掉。这就产生一个问题:我们的员工在公司工作了很长时间,他们创造出很多价值,但是他们的可被使用价值却在每况愈下。管理人员认为这是正常现象;员工本人也认为我已经在公司服务了二三十年了,不再能和新人相媲美,但是公司应该照顾我,因为我过去做了很大的贡献。这可不是一个好想法。我们希望员工(包括老员工)要努力维持自己的价值,这样才能维护自己的自尊和自我实现,也才能对公司一直“有用”。
如果雇主仅仅从资源角度去看待人,就总想将资源最大化,让它更有效率地运转、发展、使用,越快越好。可从雇员角度考虑,他们把自己看成是资源的话,就想保持价值,如果被过快、过度使用,他们就没价值了。这就会产生雇主和雇员之间的紧张关系。是你嬴我输的局面,大家总是在互相玩猫捉老鼠的游戏。
为了突破“人力资源”概念的局限性,美国的专家学者在九十年代又提出“人力资本Human Captial”的概念。 (注意:中文翻译还没有发觉”人力”的错误)。把人看成资本的好处是,我们的思维定势从成本的角度向价值创造方向转移了。关注点不再只是成本,而是投资回报。例如,一个首席财务官,市场工资价格是50万元人民币,但是有人开价200万才愿意接受该职务。雇主如果从”资源”的思维考虑,一定觉得离谱,不加思索就拒绝了。但如果从投资回报的角度来看,如果在同等条件下,50万元的投资回报是5倍,而200万的回报是20倍,就可能愿意付出所要求的高薪。把人当成资本解放了雇主的思维,也解放了人才的潜力,让人才跳脱出框框,激发出创造的激情,把人才创造价值的潜力最大化了。
但是,把人当“资本”也有严重副作用 – 只注重人的经济价值。“人力资本”关心的是钱。人的价值只用一个维度去衡量:你能赚到多少钱,你就有多好。太过注重金钱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很紧张,把人性“恶”的一面推到极致,“贪婪”被无限放大,为了“钱”的最大化,不择手段、铤而走险,做虚弄假等恶行被当成理所当然,变成普遍性、习惯性行为。
世界上把人“资本化”做得淋漓尽致的就是华尔街,银行可以给一个银行家付出天文数字的佣金和奖金,只要他能给你赚到钱,不管用什么手段,结果贪婪、自私、欺诈大行其道。把人资本化让雇主和一些员工赚到很多钱,也让道德沦陷,社会风险暴增。我认为追根究柢,“人力资本”是金融危机的病根。这就像吃特效药一样,一定要小心其副作用和后遗症。“人力资本”是有风险的,不能无限放大,一定要有配套的风险管理。在西方,他们有法治、民主、宗教等制衡要素,也还造成了如此严重的全球性危机,在中国当前精神核心价值薄弱的当下,我们要更下小心谨慎。
商学院大百科赵鹰问:那我们应该怎样来管理人呢?什么才是正道?
李瑞华教授答:我要提出的是“人才资产管理Talent Asset Management”。首先把“人力”转变成“人才”,聚焦于“才”而不是“力”。 “人才”不仅仅局限于菁英或管理人员,而是要把所有的人员都当成人才,李白的”将进酒”有一句诗:“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一个人都要去发掘他的“有用”,而且要符合公司的需要,能为公司所用的才是“人才”。前面讲到的“资源”、“资本”其实都属于资产的一部分。把人看作资产可以解放我们的思想,让人更注重长期、可持续的成功,而不仅仅看到一时的利益。
资产可分为有形资产及无形资产。人既是有形资产也是无形资产。无形的例如人的态度、情感、信念、技能、经验及一些隐性的能力等。有形的例如人的技能、举止、行为或一些显性的能力。资产的价值可分为经济价值和非经济价值。例如,你戴的项链,它有经济价值,如果有人出2-3倍的价钱买你的项链,也许你就卖给他了。但是,如果你的项链是奶奶传下来的,它就有感情、精神、历史等无形资产因素的非经济价值,那么有人出再多钱,你也未必愿意卖。员工除了直接的经济价值,也有感情、精神、关系、历史、文化等非经济价值,在人员管理上,企业不只要经营其直接的经济价值,也要用心地去经营 企业文化 、员工关系、思想、价值观等非经济价值,才能真正长治久安、永续经营。
当我们用“人才资产”的概念来管理员工时,雇主和雇员关系会有质的突破。最好的资产管理是不只善用资产创造价值,还用心维护让资产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保值、增值。也就是说雇员可以在被使用过程中增值。那么雇员就不仅为雇主打工,也在为自己打工了。如此,我们就创造出双赢的局面。老板如果能很聪明而且有效率地使用员工的话,雇员可在工作过程中升值,那么在人才市场上员工会更有价值。这样雇员当然会很自发地、主动地去工作,为公司创造更多价值,同时创造出自己的更高的市场流通价值。
商学院大百科赵鹰问:如何应用“人才资产”的概念来管理今时今日的公司呢?您有什么实际例子介绍给大家吗?
李瑞华教授答:我们必须再次强调,知识经济时代和以往的工业经济时代有一些根本的不同。首先,我们管理的对象是不同的。在工业经济中,我们管理的是劳工,很多管理理论也是从如何管理劳工的经验中总结出来的;但是在今天的知识经济中,我们管理的是知识工作者(knowledge worker)。
例如,你,一个记者、一个编辑,为媒体工作;也可以是设计师、管理人员、研发工程师等。这些知识工作者很难判断他们工作是否极竭尽所能,是否已经发挥到极致。这和以前我们在工厂里管理制造工人的情况完全不同。我们就不能用旧方法,例如,打卡(Time Card)、车间的照明度、传输带的速度、生产流程设计等来提高生产力,那些简单的管理技巧已经过时了。
商学院大百科赵鹰问:这些方法真的过时了吗?我们可是看到不少血汗工厂仍在运行,也听到很多管理人员说他们关心的是效率。
李瑞华教授答:这些真的就是把人员当成资源,而且仅仅是资源的副作用了。当我们的管理者把雇员当成“资产”来管理的时候,我们就不仅关心效率(effeciency),更要关心效益(effectiveness)。现在,我们的目标不能只是要员工被动地努力工作,而是要员工主动地、心甘情愿地、发自内心地努力工作。能创造这种企业环境让员工能真正地各展其才、各尽其能,而且乐于其中,真正体会到「双赢」,才能充分发挥个人与集体的潜能,才能永续经营。
商学院大百科赵鹰问:您也许注意到,如今越来越多中国公司已经走到海外市场上,也有更多公司在尝试海外市场的开拓。他们可能去卖自己的产品,可能尝试输出品牌,也可能用自己的员工去管理海外公司。在海外市场上,中国的商业领袖将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为什么中国的管理人员在跨文化管理上遇到如此大的问题呢?
李瑞华教授答:我们确实有一些问题要考虑。首先中国市场是个新兴市场,变革 开放、市场经济的建立也就三十年。我们的经验不够丰富,管理人的技巧还不够娴熟。与美国、欧洲和一些亚洲其他国家相比较,我们的劳动力群体相对年轻,不成熟。我们需要学会应用更成熟的方法,用更老练的手法来管理人。我们到海外市场,可以应用“人才资产管理”的概念来管理公司,这会比较符合人性,比较容易被接受,也比较容易带出高 绩效 。这种比较超前的管理思维也比较能赢得当地人员的尊重。
管理海外公司还有文化差异的挑战。当我们到海外市场时,要努力了解当地的文化,也要帮助当地人员了解中国文化,了解他们的母公司的文化。跨文化沟通和理解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挑战。
商学院大百科赵鹰问:如果把人作为资产的话,应该可以在公司的报表上列出来。那人才资产在当今的财务报表中如何体现呢?
李瑞华教授答:我们目前的财务报表及会计规则也是在工业经济时代建立的。前面所提的S&P500百分之80的市值是无形资产,但其中百分之80是不在财务报表上的(80% x 80% = 64%的市值不在报表上)。这显示我们的财务和会计准则也需要变革 跟进。希望有一天,人才资产可以被直接在报表上呈现出来。
商学院大百科赵鹰问:大家都知道苹果的乔布斯,但是他走了。从“人才资产管理”角度分析的话,他的离去会给公司表现带来多大的影响?
李瑞华教授答:乔布斯、比尔盖茨、杰克韦尔奇,这些人都是非常出名的神话般的公司领导人。当我们观察他们如何经营公司和管理人才时,我们发现,尽管他们没有用“人才资产管理”的名词,但他们是实践“人才资产管理”的先驱。
他们已经在应用很多前面我们提到的概念。他们有很好的机制保证在个别人离开后,公司还能保持竞争力。不仅有机制,还有信念、原则和管理哲学来确保企业永续的保障。他们这些领导真正相信人才是公司最重要的资产。他们相信是人才创造出公司的卓尔不群。杰克韦尔奇说,如果人对了,组织就对了,那事情就对了。杰克韦尔奇花百分之六十到七十的时间在人才管理上。他认为这是CEO的首要工作。他说人才管理在景气好的时候固然会影响经营绩效,但更关键的是,在景气不好时,它决定企业的存亡。
许多领导者说他没时间管人,因为忙着更紧急的事,他们花太多时间在做事上,却没意识到,许多事情不对的根本原因就是人不对。如果他们能回归到人才管理上,用心建立好的公司结构、好的公司文化,找对人、用对人、培育人,管理者就不必如此忙于到处救火了。公司不仅会有效率,而且会更有成就。
商学院大百科赵鹰问:您不认为这是当今的MBA教育惹的祸吗?
李瑞华教授答:不能说对于人的管理的不到位完全是MBA教育造成的,但我不得不同意,MBA教育并没有帮助管理者有效地面对人才管理的问题。
我提倡MBA和 EMBA 的课程设计在传授「怎样做」(Know How)的一些硬能力上要减少比重,而加大比重去搞清楚「为什么」(Know Why),例如领导力、建构组织文化、提高人才的管理能力等,去培养更多软能力。这些软能力很多情况下其实更加重要,也更难被掌握。例如,“人才管理(People Management)”在很多MBA不被重视。我认为这些软能力应该当成核心重点,不只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那样才能更游刃有余地面对这些重要的挑战。这在变化更急速、更复杂的知识经济时代尤其重要。
商学院大百科赵鹰问:难怪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家开始回归中国古籍,想从 国学 中寻求管理智慧。您觉得中国的古典智慧和处事哲学对管理现代知识型企业有帮助吗?
李瑞华教授答:中国经典哲学家例如:孔子、孟子、孙子、韩非子等都非常强调人的重要性。这些圣贤们强调领导力、组织文化,强调如何用价值观、信念、文化来管理组织,而不像现代管理一味追求立竿见影,过度依仗硬性的工具和手段,例如SOP、KPI、 绩效管理 等来管理。当我们重读经典,会发现很多有关人才管理的智慧。
当然,经典毕竟是几千年前的思想,我们今天重读它,也要有所选择。有些部分可能已经不适用于当下情况。我们需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应用或举一反三的重新理解,而不是囫囵吞枣。
商学院大百科赵鹰问:那现今的中国管理者如何在中西方管理实践中取得平衡呢?
李瑞华教授答:有些管理者有认识上的误区:认为西方的管理方法就是新的、现代的、先进的,应该被学习的;而东方就是古老的、落后的、保守的,应该被淘汰的。他们首先应该在观念上取得平衡。一方面要尊重和学习西方发展起来的成熟、先进的管理科学;另一方面应该学习东方经典哲学理论,并有选择地应用。一些哲学智能能够穿越时代而历久弥新。要能够古为今用、东西结合,才能发展出一套最适合的管理方法。
孔子的论语中就有很多有关人才管理的论述,例如“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论语、颜渊篇;表扬、提拔对的人,批判、处分不对的人,能使不对的人变成对的人),就是非常根本的人才管理和企业经营的智慧。但是,现实中又有多少管理者本末倒置,提升了错误的人,放任他们错误的态度,错误的行为,也许有的人的能力也不合适。与此同时,对的人却在那里受苦受累、心力交瘁。时间长了,合适的人也感觉到厌倦,要么离开,要么也强迫自己同流合污。减低好人做好事的成本,提高坏人做坏事的成本,道理是那么的简单,但实践起来却是那么的难,我们的先贤帮我们总结了许多这种智慧,我们应该要好好珍惜。如今因为中国的掘起,全球正兴起一股中国热,包括对我们国学的兴趣,比我们自己还更认真学习。这就像饮食一样,中国人吃中餐还是最舒服的,如果有一天外国人做的中餐更好吃,那应该是很可悲的。
商学院大百科赵鹰问:如果能够融合东西方智慧,那么我们如何培养一个中国 经理人 成长为一个亚太区、甚至是全球性的商业领导者呢?
李瑞华教授答:首先需要有开放性思维,能够接受新鲜事物,接受不同的文化,要敢于敞开心扉去拥抱世界。当今世界是个全球化的世界,人可以在24小时内到达世界上的任何一个角落。所以,今天的领导者要从自己熟悉的舒适区和心理定势中跳出来,去接受新的疆界。
同时,我们不必也不该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惭形秽。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有很多古老的知识和智能。我们应该对自己的传统和文化感到自豪。我们应该在融汇东西方、嫁接新和旧上做更多实践。我们不应该为自己设置障碍。不要盲目地崇洋媚外,也不要自闭地唯我独尊,就像邓小平说的“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商学院大百科赵鹰问:能否请您给30岁左右的年轻人提一些建议,怎样做才能让他们获得职业上的持续进展和成功?
李瑞华教授答:首先要拥抱我们的历史,学习自己的文化、传统价值和哲学。同时,保持开放心态,放眼世界。对于年轻人,我特别要强调努力学好英语。这不仅仅是学一门外语进行交流那么简单。掌握英语-目前在全世界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可以让我们接触到更多新信息,扩大我们的眼界。如果我们只用中文上网,只能接触到中文信息。如果我们能用中英两种语言上网,就能获得更全面的信息,形成更宽广的世界观。这可以帮助年轻人跳出自己的思维框框。如果西方的孩子现在都在努力学习中文,我们中国的孩子也应该好好学习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