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4日    中国青年报      
推荐学习: 投资是认知变现,提高认知能力就是财富增长的关键点。熊晓鸽、徐小平、李开复、朱啸虎、阎焱、刘昼、邓锋、陈玮等数十位国内最知名投资大咖亲自授课,九大模块,课时一年半,只限60人!沙丘投研院股权投资黄埔12期>>
 公司老板一次又一次咬牙,终于答应出巨资给所有研发人员举办一次为期两天的学习 。请来的学习 师是有非常丰富实践经验和成功案例史的业界大腕。然而,学习 过程中,学习 老师频频被这群研发人员的“这个观点是谁提出的”、“这个结论达成的条件不充分”、“这个实验的基本假设是什么”等等问题给打断……后来问及他们学到了什么,结论却是他们对学习 师的完全否定。

  成功的人应该全方位成长

  传统木桶原则指的是,一个水桶无论有多高,它盛水的高度取决于其中最低的那块木板。引申为,一个人的成就取决于最弱的那一项素质。而且这种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放眼望去这个世界净是些搜肠刮肚找别人、找自己身上缺点与不足,然后试图弥补的人。

  但是,真的一个人身上的缺点可以补全吗?或者补全了缺点的人就是一个能成就非凡的人吗?答案似乎并非如此。历史上的名人如果要细究,每个人都是缺点连篇。伟大的牛顿,在他心目中,这个世界只有两种人:愚蠢的人和非常愚蠢的人;叔本华整天与自己的房东对骂;岳飞心胸狭隘……人在成名之后,个人形象总难免从立体退化到平面,从错综复杂的多维,退化到高大全的单维。结果大家都期待自我塑造并实践一个完美的人。

  每个人都习惯于忽视自己和别人身上的闪光点,而非常轻易就能看出不足。结果,大多数人都在忙忙碌碌地弥补缺点中丧失了真正实现价值的机会。

  其实真正能够促成一个人价值实现的“木桶”格局也原非一个“仅由许多木条组成的桶”那么单维。正如能够奠基一个人成功的关键应该是一个多维的“新木桶”。这个“桶”有多个部件,而且都需要被关注——桶底是心理素质、桶壁板高是能力素质、桶壁板材质是身体健康素质、桶壁箍是文化知识素质、木桶的提手是品德素质。

  心理素质不足,能力再强,跳一次楼全都归零;需要的能力不具备自然无法产生价值;身体素质不过硬很容易过劳死;没有文化知识做支架,能力也成了空中楼阁;品德不佳的时候,你的水桶再满也没有人愿意去提,自然也只好明珠暗投。

  因此,木桶原则所激励的完美的人,是应该全方位平衡成长的人。

  知识的增容与转换

  那么,当你已经成为一个较好的“新木桶”,就一定产生价值吗?要知道即使一个“新木桶”各个部件都不错,那也只是一个木桶而已。木桶价值的实现,还要依赖于环境——是否有人需要、需要的是否就是这样一个木桶、是否有意愿根据提木桶的人的需要做些适当的改装等等。

  比如问大家“成功靠谁”。相信你的答案是“成功靠自己”。但是极端地说:“成功完全靠自己的话,你都来不到人世间”。那么成功靠谁呢?现在可以知道,成功要靠你成为一个较好的“新木桶”,然后别人正好需要这样一个木桶,并且提起了这个木桶。也就是说,从一个“新木桶”到“新木桶被提”也是一个需要智慧的过程。

  这个可以援引国外民间对智慧的分类:Book Smarts与StreetSmarts。BookSmarts指的是“从书里来到书里去的理论化智慧”。而与BookSmarts相对的StreetSmarts,则指的是在学校中学不到的,只有在实际的生活经验中领悟的智慧。这些智慧在生活的各个领域中都存在。每个领域中的专家在处理本领域的特殊问题时都会调用他们所拥有的StreetSmarts。中国的教育产业发展非常快,现在似乎已经达到了“大学普及”的地步,大有推进到“研究生普及”的水准。但是在这种有标准答案的考试为标准的教育系统之下,学生学习的过程更多就是一个“建超市”的过程。学生没有选择地把大大小小需要考的“智慧”都搬进自己的“超市”。然后考试的时候,对着一个“提货单”进行提取。学习好的学生,他们对存货进行细致的存储,并在存储之前进行清晰的分类,自然提取的时候就比较方便。越是这种类型,越有强大的BookSmarts。

  然而,离开学校之后,游戏规则大变:面对的问题,从有标准答案变成了无标准答案,需要学生进行变通。这时,简单的提取已经找不到“智慧”了。在大学里,学生面对的都是纯粹或者条件清晰的问题,但职场现实更多都是无限多的因素共同作用的问题,因此很难从现有的“超市存货”中直接提取。在学校,获得认可与奖励更多是基于分数这个客观标准,但是在职场许多时候被认可却是非常主观的。在学校,你可以独自考个高分,但在职场想要一个人单打独斗取胜基本已经没有可能。

  因此,职场的胜算需要做好准备进行知识增容与转换——努力把BookSmarts进行实践转化,并拓展智慧空间,最终构建自己的StreetSmarts。就像开头讲的那群研发人员与那位实战派的学习 师,拥有StreetSmarts的学习 师可能在学术争鸣中会败下阵来,但是他却可以用业绩与工作成效说话。离开学校这样一个BookSmarts的地盘,就需要StreetSmarts闪亮登场。

  变“超市”为“工具箱”

  “超市”学习法,最终的结局就可能去考试和解题。当然了,如果你的B ookSmarts准备用于科研,那正是它们的用武之地。但如果要进入市场化的职场,则需要变“超市”学习法,为“工具箱”创造法。

  试想,考试的时候如果不让你答题,而是给你一沓报纸,让你和几个人一起做一个高塔出来,你将无法从“超市”中提取答案。这时,只有一个“工具箱”才可以让你知道,如何撕纸、如何剪裁、如何配合、如何最后汇报。因此,学习的过程如果能够逐步建起工具箱,那么就可以真正实现StreetSmarts,以不变应万变。因为走出校园,你将面对的世界就是万变的。

  因此,学习的过程中,你需要获得的不仅仅是“那是什么”,更应该去分析“为什么那样”、“如果换个情境与条件会如何”、“下次面临类似的情况,我需要如何”。甚至于你都可以像孙悟空一样,能够清楚自己在什么情况下“搞不定”并有能力请来“搞得定”的人(难怪有人说,孙悟空就是“中介”这个职业的前身)。

  在目前一个以考试为标准的体系之下,要想把“超市”变为“工具箱”需要自己有主动性与高阶思维力(学术名称是“元认知”)。你需要跳出自己正在进行的学习,去反思“如何学得更好”、“如何才能更有效地把学的这些东西与实际结合”、“如何总结形成自己的方法体系”。之后,带着自己提炼出来的“初级工具”去实践中试用,慢慢就可以转化成真的“工具”。再持续“学而时习之”就可以慢慢建立起自己的“工具箱”。要强调的是,这里的“学而时习之”的“习”并非“复习”,而是指实践应用,这才是孔子的智慧。

  专家是“练习”出来的

  30个“1年的工作经验”与30年的工作经验不是一回事。

  现代新的生涯理念已经从传统的“知道怎么做”转变为“学习怎么做”;从传统的“成长依赖于正式学习 ”让位于“成长更多依赖于在职体验”。因此,离开学校进入职场,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首先清楚自己准备怎么样逐步“体验”并形成自己的方法体系,建立起自己的“工具箱”。美国 心理学 家AndersEricsson研究“专家”30多年,研究了服务员、棋手、飞行员、音乐家。发现一些共同的特征:其一,他们都从很小就开始从事相关专业;其二,天赋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重要,IQ都不是决定因素;其三,他们都做大量的练习。而且无论哪个领域,一般的“专家”成长阶梯是:只有经过10年左右持续努力,才有可能成为一名世界范围内的顶级专家。

  但是,大家可能会发现,许多人也在某些领域里埋头10年、20年,但似乎并没有那么多的“世界范围内的顶级专家”。对此,Ericsson做了大量而细致的研究。他发现成长为“专家”的那10年20年与普通人的10年20年的过法不同。记得有故事讲,有个下属向拿破仑诉苦,说跟从他好多年了,期望获得一个官爵。结果拿破仑指了指经常骑的一头驴子说“它也跟了我好多年,但它还是头驴子”。

  因此,成就专家的10年20年,不是那些日复一日地重复同一内容的光阴流转,而是有效的练习——是那些持续获得积极正向反馈,把练习的经历转化为一个个成功的经验,并深刻记忆的过程。专家需要持续向“更优秀”努力,而不是重复相同的东西。

  而这种“更优秀”的实现,就是要持续向“更优秀”的人学习。其实,对任何一个职业人来说,不管被人说做得好或者不好,都是幸运的,至少那表明有人在关注你。因此,进入职场要使自己的价值展示出来,而慢慢成就为职场“专家”,需要持续获得被关注。换一种说法,就是持续有更优秀的人“提”你这个“桶”。

  最后做个总结。职场成功是一个自内而外展开的过程。

  第一步,避免只关注自己的缺点而无止境地加以改进,更应该关注自己“木桶”的多个要素与部件,使各个部件都比较拿得出手,从而形成稳定的装水格局。这个过程中,就需要把BookSmarts的那个桶箍,好好地与其他要素部件有机整合。

  第二步,装得了水,并不一定是好木桶。好木桶是需要被人提着用的。因此,除了有一个“新木桶”外,还需要努力提升自己的StreetSmarts,从内向外拓展:获得工作能力的同时,还要有找工作的能力。

  第三步,当两种Smarts使你可以安身立命之后,持续成长的过程就是需要持续进行“有反馈”的练习。当然了,这里的“反馈”一定是会使你一步步变得更好的反馈。因此,需要你有主动性,但更要有高阶思维力,能够从更长远的层面看待自己。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营销哲学》
一害羞男孩在教室自习,看到一个很中意的女孩,眼看女孩看完书要离开了,害羞的男孩憋红了脸上前搭讪:同学能借我10块钱吃面条吗?钱包丢宿舍了,这是我的学生证,你给我手机号,回头还你钱。女孩想了想说:行吧。正掏钱,男孩又说:要是能借20,我请你也吃一碗。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