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4日    http://www.ceo.hc360.com      
推荐学习: 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韩秀云教授任首席导师。韩教授在宏观经济分析、西方经济学、金融以及产业经济趋势研究等方面建树颇丰,今天将带领同学们领会经济发展趋势,分析产业的变革方 清大EMBA总裁实战课程,欢迎聆听>>
     昨天晚上,接到了一位朋友打来的电话,问我到底应该怎样去判断一家公司的好坏,因为这位朋友已经在工作三年了,也可以说是一位职场老鸟了,所以我很好奇他为什么会这么问。他说前几天他从原来的公司辞职了去了一家 房地产 公司继续做他的老本行—— 销售 ,可是进去之后才发现公司和之前面试时给他介绍的完全不一样,他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他觉得我是做 人力资源 工作的,在这方面比较专业,所以想听听我的建议。我非常感谢朋友对我的信任,但自己做HR仅仅十个月,实在是谈不上什么专业的建议,而且我也不太乐意回答这样的问题,原因就是我资历尚浅,唯恐我的建议误了他。然而我也十分清楚,若不是内心到了极度困惑的地步,朋友此刻也不会打电话征询我的建议的,因为无论是生活方面还是工作方面都可以算得上是我的老师。故只好在这里分享一位菜鸟HR的几点拙见,若有不妥之处,还望诸位前辈海涵。
 
    我们知道,面试是个双向选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是用人单位选择适合本公司空缺职位相应人才的过程,更是求职者判断应聘单位是否符合你的职业需求、有助于你职业规划实现的过程。面试过了,固然表示在某些方面公司对个人素质的肯定,但也不必抱着“感恩戴德”的心理,用人单位满意是前提,公司适合个人才算圆满;若面试不过,也不意味着自己一无是处,只是在某种程度上说这家公司并不适合你,所以你也大可不必自怨自艾。事实上,在极短的面试里,面试过程不仅考验着公司的识人水平,同时也需要应聘者在这个过程中判断公司是否“合格”。
 
    那么,作为一名求职者,我们该如何去判断一家公司的好坏呢?
 
    1.招募工作人员
 
    多数时候,招募工作人员应聘者了解公司的窗口,他们的工作是否专业是判断一家公司专业水平高低的重要参考因素,但很多公司对这项工作并不怎么重视,尤其是一些中小型公司。我曾经接到过一家公司的面试邀请,打电话的是一位声音非常甜美的美女,但当时我正在上课,所以无法回答她的面试问题,于是我问她能不能过一段时间再打过来或者是我给她打过去,她一听我在上课,就说了一句,那算了吧。随后就挂断了电话,之后她再也没有给我打过电话,我打过去时却让我转分机号,但我不知道怎么转也不知道她姓什么,无奈只好放弃。事后我特意查了一下那个电话,那是国内一家非常有名的 物流 公司,但那位美女的表现却让我看不到任何与这家公司匹配的专业素养,因此我们可以想象,作为对外窗口的HR竟是这样的不专业,又怎么能让应聘者相信公司的管理水平呢?故而判断一家公司的好坏,首先可以从公司HR的专业素养去判断,一家好的公司其HR的专业素养必定是非常高的,上述的低级错误在管理水平高的公司是绝对不对出现的。
 
    2.市场
 
    看一家公司的好坏,其次可以了解其市场大环境和公司目前所处产业链的位置。如果公司市场做的不错,一般还是有前景的,不足的地方只要弥补一下即可。如果市场做的不好,其他再好也无用,此时管理、规范统统于事无补。 薪酬 高也是暂时的,不能长久。
 
    3.福利与社保
 
    我们在判断一家公司好坏的时候经常会犯的一个致命的错误就是依据其工资高低来判断,工资高的必然是好公司,工资低的必然是不好的公司。但现在国内市场的主体是民营企业,而非国营企业和外企。因此,判断一家公司的好坏应从本质来看这家公司的骨干拿的多不多,公司效益好的时候是否普遍拿的多,是否工作努力负责的人拿得多,是否能力上升了拿的多,是否有明确的奖惩制度并且切实执行,是否核心骨干对于收入牢骚较少,是否有连续晋升的普通员工,年终的重奖是否有、给了公认工作出色的人了吗?如果这些答案大致是肯定,说明这个公司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在办事。此外,判断一家公司好坏的标准也应看是否为所有员工都购买了相应的社保?如果一家公司不肯为所有的员工购买社保或者低于国家标准的购买比例,那么这家公司必然不是一家好公司,也难以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4.固定工资
 
    工资是否合同中就规定清楚(或试用合同中就规定)?工资是否从来都按时发放?工资是否按规定明明白白发放而不这样那样的莫名扣款(当然违规扣款除外)?如果这样,这个公司基本是可信的。
 
    5.加班
 
    大家都不喜欢加班,但不得不加班。加班主要看是否个人没有完成任务而要加班,是否公司要求加班但加班是否计入业绩考核?工作比较出色的人加班是否多(一般出色的人加班少)?寄希望于加班了马上要拿加班工资,这不现实。加班短期有收入不现实,长期一般都有回报。其实加班对公司、个人都是个态度问题,如果在公司加班能够与个人的成长和晋升是挂钩的,则是基本可取的。
 
    6.公司的发展
 
    看看公司是否在成长?业务、市场在扩展吗?产品在扩展吗?员工人数在增长吗?客户的基础在加厚吗?客户在丢失吗?如果大致是肯定的,则这个公司具备成长性,在此工作辛苦是必然的,但回报是可以期待的。
 
    7.看看公司的员工
 
    老员工多吗?呆上2、3年以上的员工多吗?老员工是骨干核心吗?他们的水平大多数高吗?骨干核心老员工的收入高吗?他们工作状态积极吗?是否有迅速上升的新员工(1年内的)?如果基本是肯定,则这个公司的价值观是基本符合市场经济规律,是基本长期坚持这个合理的价值取向原则的。这点是很能从侧面反映一个公司的整体基本情况的,什么都可以假,这点假不了,什么都可以包装,这点包装不了,是在其他情况无法判定的时候,可以作为重要的评价公司的一个依据。新到一个公司,可以从这点先着手分析评估。
 
    8.看会议是否简洁高效
 
    开会最能看出一个企业的管理作风和办事效率,那种整天会议不断,却流于清谈,只能说明公司没有时间观念和紧迫感,在无所事事中会被竞争对手的战车碾得粉碎。
 
    9.看工作氛围是否融洽
 
    员工之间相互协作,团结一心,积极向上,这样的公司是一个蓬勃上进的公司,要力争使自己融入进去。相反办公室里派系林立,勾心斗角,互相拆台,或员工人人自危,暮气沉沉,这样的公司呆不得,也呆不久,走为上策。
 
    10.看组织纪律是否有序
 
    是否纪律大于总裁,法治大于人治,规则面前人人平等。纪律松弛,违纪不纠,特权人物大量存在,这样的公司就不会播撒公平的阳光。
 
    11.看学习 是否有计划
 
    没有学习 ,公司就没有活力,员工不仅仅是谋生者,同时也是想多学一点本领,不注重学习 ,就留不住人。
 
    12.看 企业文化 是否理性
 
    经常看到一些公司的口号是“为平凡的你筑造一个平凡的舞台”之类的假大空、爆炸性口号、革命式口号这些企业,大多满足于表面风光,由于根底浅,不低头干事,一遇风浪就会败下阵来。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两棵树,你砍哪一颗?》
老教授问:“如果你去山上砍树,正好面前有两棵树,一棵粗,另一棵细,你会砍哪一棵?”
问题一出,大家都说:“当然砍那棵粗的了。”
老教授一笑,说:“那棵粗的不过是一棵普通的杨树,而那棵细的却是红松,现在你们会砍哪一棵?”
我们一想,红松比较珍贵,就说:“当然砍红松了,杨树又不值钱!”
老教授带着不变的微笑看着我们,问:“那如果杨树是笔直的,而红松却七歪八扭,你们会砍哪一棵?”
我们觉得有些疑惑,就说:“如果这样的话,还是砍杨树。红松弯弯曲曲的,什么都做不了!”
老教授目光闪烁着,我们猜想他又要加条件了,果然,他说:“杨树虽然笔直,可由于年头太久,中间大多空了,这时,你们会砍哪一棵?”
虽然搞不懂老教授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我们还是从他所给的条件出发,说:“那还是砍红松,杨树中间空了,更没有用!”
老教授紧接着问:“可是红松虽然不是中空的,但它扭曲得太厉害,砍起来非常困难,你们会砍哪一棵?”
我们索性也不去考虑他到底想得出什么结论,就说:“那就砍杨树。同样没啥大用,当然挑容易砍的砍了!”
老教授不容喘息地又问:“可是杨树之上有个鸟巢,几只幼鸟正躲在巢中,你会砍哪一棵?”
终于,有人问:“教授,您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测试些什么呢?”
老教授收起笑容,说:“你们怎么就没人问问自己,到底为什么砍树呢?虽然我的条件不断变化,可是最终结果取决于你们最初的动机。如果想要取柴,你就砍杨树;想做工艺品,就砍红松。你们当然不会无缘无故提着斧头上山砍树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心中先有了目标,做事的时候才不会被各种条件和现象迷惑。你的目标明确了吗?想清楚了,那就加油吧~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