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优化基因
这是一个再明显不过的道理,不过很多人始终不能悟透——人才是一个国家或者组织最珍贵的资源,必须善加利用。像新加坡这样一个资源稀少,建国初期只有区区200万人口的弹丸小国,要想发展,人才更是必不可少。
尽管在建国初期,新加坡没有多少现成的人力资本。但值得庆幸的是,曾在英国统治下的新加坡是区域教育中心,有优秀的学校和师资训练,这使得源源不断的人才输送成为可能。
但是,即便都能够上学,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不是因为他们的家境贫穷,而是因为他们父母的基因。根据一份1980年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报告显示,新加坡最聪明的
女性
没有结婚,因为学历相等的男性不肯娶她们,她们更看不上他们。新加坡的大学毕业生一半左右是女性,其中将近三分之二小姑独处。出于自尊,亚洲男人都宁可娶个教育程度较低的妻子。女性只愿上嫁,男性只想下娶,其结果是教育程度最低的男性和学历水平最高的女性找不到合适的对象。这种情况在发展中国家十分普遍。
李光耀呼吁男性娶教育程度相等的女性为妻,也鼓励受过高等教育的女件生育两个或更多子女。教育水平较高的人只生一两个孩子或者不生,教育水平较低者则生了一大堆,无论从人口学和优生学的角度看,这都不是一个正常的现象。在1984年,新加坡政府决定让生育第三个孩子的大学毕业的母亲,在为所有的子女选择最好的学校时享有优先权。
这些做法引起了很多低教育水平人民的不满,但是越来越多的高素质大学生却给这个社会注入了更大的活力,并成为李光耀精英思想成功的有力佐证。
二、招揽贤才
为了确保有足够的人才,以应付日益增长的岗位需求,新加坡开始有计划地引进和留住人才——企业家、专业人士、艺人、技术高度熟练的工人等。1980年,新加坡成立了两个委员会,其中一个委员会专门负责物色和招徕人才,另一个负责协助这些外来人才在新加坡安顿下来。负责招聘的官员们到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加拿大等发展中国家招揽人才,到大学校园里同有潜质的亚洲学生会面,设法引起他们对前往新加坡工作的兴趣。委员会以亚洲学生为主要招揽对象,因为新加坡也是一个亚洲社会,亚洲学生可以轻而易举地融入这里的环境。有系统地在世界各地招揽人才,可以每年为新加坡引进数百个优秀大学毕业生,填补了新加坡受高等教育者每年有5%至10%移居到发达国家所留下的空白。
对于那些特别聪慧的学生,委员会仿效美国跨国公司的“提早收割”法,根据学生在毕业考试之前的学业表现,招募那些尚未毕业的学生,为他们提早提供工作。政府同时为来自中国、印度等区域国家的亚洲优秀学生提供数百份奖学金,希望这些学生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