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事件应该敲响所有企业领导者的警钟:留住员工的心比留住员工的人重要!在公司销量好的时候工作状态也好,而在公司陷入困境要解雇自己之后也随之对公司乃至职场失望——从雅鲁藏的行径不难看出,他仅仅将在公司办事当成自己谋生的职业,还远未到把它当成事业的程度。从积极
心理学
的角度来看,就业有三种不同的层次:工作(job)、职业(career)和事业(calling)。
如果员工将就业视为工作(job),那么这只是他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例如他的目的是养家糊口)。这类员工不期望从里面获得薪水之外的其他东西。员工在组织卖命的唯一驱动力只是薪水,如有
薪酬
水平更为吸引的工作摆在他们面前,他们会是第一个跳槽的人。
如果员工将就业视为职业(career),那表示员工对这有更深的投入,他不仅通过金钱来现实自己的成就,也通过升迁来彰显自己的成功。员工喜爱这份职业,但是希望几年后自己能有更好的职业发展、更高的薪水。因此,这类人与同一东家维持良好合作关系的期限不会超过五年。
如果员工将就业视为事业(calling),那他会充满热情,甘于与东家同舟共济。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看,事业能够满足一个人最高层次的需求,也就是获得社会的认可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自我实现的需求,是在生理、安全、社交和尊重这四个需求被满足的前提下,继而产生的一种衍生性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包括了对于真善美的至高人生境界的追求。一位追求自我实现的企业家,真心认为自己所经营的事业能为社会带来价值,所以为了让社会变得比昨天更好而工作。因此事业导向的员工觉得自己做的事情非常有价值,事情本身就能带来很大的满足感。
这样的员工觉得事业是自己生命中重要的一个部分,他很高兴自己可以进入这一行业,这一企业。事业并不是所有人都乐意为之努力的,也并非所有人都能实现。在追求事业的过程中,员工会不管路途有多遥远,不管上班事情再多,甚至有可能不太在乎薪酬,只要他喜欢,就会去从事。这是由员工自己确定的人生目标和理想,他会不惜一切个人资源和努力为之奋斗,甚至将自己的人生投入其中。
三种员工,有着三种不同的就业态度,直接影响着其为企业带来的收益,这为企业带来了一些启示:努力让你的员工将在你的企业就业视为他的事业!企业如果能够让员工在公司拼搏的过程中收获很大的满足感,那么员工就会以极大的热情作为回报,甚至把为公司贡献自己的力量视作生命里面不可获取的存在。这个时候,员工将就业视为事业,全身心投入其中,获得了薪酬更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意义所在;而公司亦会因为有这样的员工而发展得更上一层楼。这正是大家都想看到的员工与企业的双赢,而不是员工工作不开心亦不积极,公司发展停滞乃至倒退。
在这种新的管理概念下,企业与员工的双赢将不是望梅止渴,而是实实在在可以摸得到的蛋糕。你希望尝到这个蛋糕的滋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