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4日    世界经理人论坛      
推荐学习: 百战归来,再看房地产 ;世界顶尖名校纽约大学地产学院、风马牛地产学院重磅推出。 项目专注于中国地产全产业链模式创新和细分领域前沿实战,汇聚中美两国最强师资,融入中国地产顶级圈层。 冯仑先生担任班级导师,王石、潘石屹、Sam Chandan等超过30位中美两国最具代表性的地产经营者、践行者和经济学者联袂授课。《未来之路——中国地产经营者国际课程》>>

    在职场中,不主动工作,不拒绝上司指示,但是又不愿意为自己的工作“结果”负责的“三不”员工不少。虽然“不拒绝上司指示”可能算是职场优点,但是,这种没有工作激情和担当精神的员工不会受到上司的欢迎,在职场上受冷落也是自然的事情。

    懒散白领草率应付上司指示

    莫小棋是一家猎头公司业务部的招聘专员。去年下半年的某天,一家新成立的公司需要招聘 销售 、研发、人事、行政等部门总监各一名,这家公司的老总想请猎头公司招聘可以立即干活的有经验的将才,于是委托莫小棋所在的公司推荐人才。

    部门经理把那家公司的人员需求告诉大家,然后让大家联系合适的人选。业务部每个人手中都有很多资源,但是,当其他人都积极地开始打电话时,莫小棋却拿着电话和一个同学侃大山。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业务部经理非常恼火,下命令让莫小棋两天之内必须招聘到销售经理。

    对于部门经理的命令,莫小棋不敢拒绝。她找来找去,还真找到一个销售总监,这个销售总监在行业内比较有名气,其如今服务的公司的销售部就是他组建起来的。但是,这个销售总监的口碑不好,外出投标中标后,他有时居然主动把标卖出去,自己赚得一些不义之财,然后回去说“投标失败”。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这样的事情干多了,公司忍无可忍,准备把他解雇。公司高层有人暗地里向他打招呼,让他赶快找好下家。这个时候,莫小棋的电话打进来了,于是,两个人很快谈拢。

    莫小棋和对方谈的时候,旁边的两个同事听了非常着急。作为猎头公司的专业招聘专员,他们不但对很多人的能力了解,对其口碑也很清楚。他们劝说莫小棋:“这样的人太没有职业道德了,如果介绍到咱们的客户公司当销售总监,那还不把人家坑死?反正还没签合同,你赶紧告诉对方‘销售总监已经另有其人’。”

    不料,莫小棋竟生气地说:“经理让我招聘一个销售总监,我只管招聘,具体把关的事情,自然由经理负责,签订合同的时候,也是咱们的经理出面签的。你们就别操心了。”

    “三不”员工注定要受到冷落

    莫小棋把这个人的资料上报给部门经理后,经理大怒:“这个人的口碑已经坏到极点了,简直可以说在行业内已经臭名远扬了,你居然还把他的资料上报给我?这样的人到底合不合适,难道你没有做过最基本的背景调查?”

    莫小棋说:“这个人的人品确实有些污点,但销售能力还是非常强的,非常有经验,和这家新公司又是在同一个行业,以前的很多老客户都可以作为资源继续使用,因此,我就上报给您,到底用不用他,还请您定夺。”

    经理发火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就是个不负责的员工,把一个明知道人品不好的人上报给我,这不是对客户极端不负责吗?既然你让我处处亲自拿主意,那我以后就不给你添麻烦了!”

    部门经理说到做到,彻底地就把莫小棋“晾”了起来,她这个招聘专员有名无实。年底,根据部门经理的建议,公司没有和莫小棋续签合同,莫小棋黯然离开公司……

    在职场中,像莫小棋这样的不主动工作,不拒绝上司的指示,但是又不愿意为自己的工作“结果”负责的“三不”员工不少。虽然“不拒绝上司指示”可能算是职场优点,但是,这种没有工作激情和担当精神的员工不会受到上司的欢迎,在职场上受冷落也是自然的事情。只有在工作中积极主动,并且敢于承担责任,这样的员工才能在职场上有所成就,这种能够独当一面的员工才能在职场的广阔天地中获得大发展。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两棵树,你砍哪一颗?》
老教授问:“如果你去山上砍树,正好面前有两棵树,一棵粗,另一棵细,你会砍哪一棵?”
问题一出,大家都说:“当然砍那棵粗的了。”
老教授一笑,说:“那棵粗的不过是一棵普通的杨树,而那棵细的却是红松,现在你们会砍哪一棵?”
我们一想,红松比较珍贵,就说:“当然砍红松了,杨树又不值钱!”
老教授带着不变的微笑看着我们,问:“那如果杨树是笔直的,而红松却七歪八扭,你们会砍哪一棵?”
我们觉得有些疑惑,就说:“如果这样的话,还是砍杨树。红松弯弯曲曲的,什么都做不了!”
老教授目光闪烁着,我们猜想他又要加条件了,果然,他说:“杨树虽然笔直,可由于年头太久,中间大多空了,这时,你们会砍哪一棵?”
虽然搞不懂老教授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我们还是从他所给的条件出发,说:“那还是砍红松,杨树中间空了,更没有用!”
老教授紧接着问:“可是红松虽然不是中空的,但它扭曲得太厉害,砍起来非常困难,你们会砍哪一棵?”
我们索性也不去考虑他到底想得出什么结论,就说:“那就砍杨树。同样没啥大用,当然挑容易砍的砍了!”
老教授不容喘息地又问:“可是杨树之上有个鸟巢,几只幼鸟正躲在巢中,你会砍哪一棵?”
终于,有人问:“教授,您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测试些什么呢?”
老教授收起笑容,说:“你们怎么就没人问问自己,到底为什么砍树呢?虽然我的条件不断变化,可是最终结果取决于你们最初的动机。如果想要取柴,你就砍杨树;想做工艺品,就砍红松。你们当然不会无缘无故提着斧头上山砍树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心中先有了目标,做事的时候才不会被各种条件和现象迷惑。你的目标明确了吗?想清楚了,那就加油吧~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