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4日    总裁网      
推荐学习: 国学乃智慧源泉,一朝掬饮,终身受益。承载先贤之智,得大师亲传。欢迎走进“遍天下桃李万人,当代国学之塾”《中国国学百家讲堂与智慧传承班》,校友报名学费优惠26800元 人包含(参禅、问道、朝圣三次游学)中国国学百家讲堂特惠报名中>>
企业的大多数人一看就知道。可是对于经营人才来说,企业如何定义哪个人原料,哪个人是半成品,哪个人是成品,哪个人是精品呢?这就真的很难辨别了。如果一个人到底是什么料,企业都不是很清楚,那么又如何造就人呢?

    对于产品的加工,虽然科技很复杂,但是一旦制造出来,复制就比较简单。企业可以成千上万的生产。可是人才却不一样,不管是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还是企业培养出来的人才。他们的价值相差十万八千里。所以对于人才培养的确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因为产品是硬件加工,摸得着,看得见。而人却不一样,人才的培养更多的偏向于软件。所以人才的价值不好评估,这就是现代企业理管遇到的最大难题。

    谁是企业真正的人才呢?老板用对一个人,可以成就一家企业,老板用错一个人,可能毁灭一家企业。可是,一个人是不是很有价值,我们不能从外表来确定的。因为人的价值不是靠身高,体重,长相,年龄,学历甚至专业来衡量。对于普通岗位的人才,也许对硬件有一定的要求,例如,运动员的身高要求,模特的长相要求。然而,对于领导型人才,管理型人才, 销售 型人才,企业需要考核是他的思想,意志,能力等等软条件,这个难度就非常大。所以老板必须学会识人,用人艺术。如果一个老板不会识人,那么他招过来的顶多是一个普通员工。如果老板会识人,也许他就可以找到千里马。

    为何现在企业招聘难,人才求职难。因为对于企业来说,招到人才就是企业的资产,招到庸才就是企业的负债。作为老板来说,谁都希望人才越多越好,庸才越少越好。可是不管哪个求职者,都认为自己有价值,而老板吃亏上当的次数也多了,所以他们不会轻易相信某个人的价值,同时,也不愿意放弃有价值的人。怎么办呢?老板总不能拿把尺子来测量谁是人才,谁是庸才啊?

    其实,人才的定义是很广泛的。因为这个社会是多元化发展的,三百六十行,每行都需要人才啊!而作为企业来说,一个员工,你在其他地方有多优秀,我不管。在我这里能不能把事情做好,能否为企业创造财富,这就是企业衡量人才的标准。哪怕是一个初中学历的人,如果他能做出比大学学历更好的事情,那么这个初中生,对于这家企业来说,他就是人才,这就是企业用人之道。

    可是,今天的社会,衡量人才不是以企业为标准,而是以学校为标准。你是 北大 的,清华的大学生,那么肯定是人才。你是没有上过大学,上过名校,那么你就是庸才。其实,这种衡量人才的方式方法是不科学的。纵观历史名人,有多少的政治家,军事家,甚至文学家,发明家,他们大多数没有上过正规大学,却一样成为了大家公认的人才。

    今天大学生失业,农民工紧缺,就是因为大学生认为自己是人才,可是企业不认可,农民工认为自己是庸才,可是企业很重视。所以现在大学生在贬值,农民工在升值。也许有很多的大学生想不通,我读了那么多的书,难道还不如一个农民工吗?是的,有时真的就是这么一回事。因为物以稀为贵,人才也同样如此。当大学生的数量比农民工还多时,当然大学生就不值钱了。毕竟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太多的工作岗位还需要农民工来操作,所以当农民工的数量在不断减少时,他们的价值就自然提升了。

大学生却恰恰相反,因为中国大多数的企业并非是高科技企业,所以当大学生的增长速度超过了企业对大学生需求速度时,大学生自然就不值钱了。

    因此,今天大学生失业,关键是教育的失败和大学生的自我认识失误。当然,笔者并非反对人们上大学,而是希望大家要以平常心对待自己的大学学历。因为知识的运用不在一时,而在一生。如果你有真本事,那弯下腰又怕什么呢?今天低头是为了明天抬头,今天吃苦是为了明天不吃苦,今天被领导是希望明天能领导别人,所以有智慧的人才,都是赢在未来。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从商人到副总统之路》
 1888年,美国银行家莫尔当选副总统。他曾是一个小布匹商人,从一个小商人到副总统,为什么会发展得这么快? 
 莫尔说:"我做布匹生意真的很成功。可有一天,我读了一本文学家爱默尔的书,书中的一段话打动了我,书中是这样写的:一个人如果拥有一种人家需要的才能和特长,不管他处在什么环境什么角落,终会有一天被人发现。这段话让我怦然惊动,冥冥中我觉得自己应该走向更广阔的空间去发展。这使我想到了当时最重要的金融业,于是,我不顾别人的反对,放弃布匹生意,改营银行。在稳妥可靠的条件下进行运作,许多人和企业都愿意找我,因此我经营银行十分成功,最终成为金融巨头。 
  
  点评:俗话说:"有智吃智,无智吃力"。一个人立足于社会,说到底只有用智和用力两种谋生手段,要么靠一身力气,要么靠自身的智慧,智慧往往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