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4日    21世纪商业评论      
推荐学习: 百战归来,再看房地产 ;世界顶尖名校纽约大学地产学院、风马牛地产学院重磅推出。 项目专注于中国地产全产业链模式创新和细分领域前沿实战,汇聚中美两国最强师资,融入中国地产顶级圈层。 冯仑先生担任班级导师,王石、潘石屹、Sam Chandan等超过30位中美两国最具代表性的地产经营者、践行者和经济学者联袂授课。《未来之路——中国地产经营者国际课程》>>

优秀员工出走对企业而言是坏消息吗?很多领导者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并指出此举带来的种种恶果,诸如人才流失会影响企业各专业系统工作的整合;带走公司无形而宝贵的资源;增强竞争对手的竞争力;打击公司员工的士气等。

这些观点都曾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风靡世界的 人力资源 管理图书《人才之战》(War for Talent)中,在当时它们称得上富于洞见、发人深省,但现在看来未免有过时之嫌。如今,吸引并留住最优秀的人才对企业固然仍十分重要,但如果具备放手的勇气,给予心生去意的员工足够的空间和尊重,企业收获的结果显然是利大于弊。

事实上,职业的取向是双向的,组织与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组织需要合适的人才,那么合适的人才也需要合适的组织和平台。寻找更适合的平台发挥自己的潜能,这几乎是各职级打工者的本能反应。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种反应比以往更为强烈。相比60后、70后的追求稳定发展,80后和开始步入社会的90后无疑更乐于彰显个性,实现个人价值。

面对这样的现实,企业领导者不能单纯地将自己视为“伯乐”,给予人才“知遇之恩”,更不能把人才视为“听话的工具”,而要把企业打造为舞台,让有能力、有勇气展现才华者尽情表演,如果他们找到更大的舞台,就给他们飞得更高更远的自由。

欧洲 工商管理 学院教授弗雷德里克·戈达尔等人认为,企业在人才流动上有更从容的心态可以带来几大好处。比如,企业离职员工如果跳槽去同类企业并维系与原企业间的关系,则可能为原企业带来扩大的社会资源及来自同类企业的创新启迪。

苹果公司是个很好的例子。这家公司在人才出走问题上的态度一直相当开放,但“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不但没有摧毁企业,反而因为“好聚好散”的态度,为自己赢得了与“叛将”合作发展的契机。譬如,洛伦·布里切特(Loren Brichter)曾在苹果担任图形工程师,后来离职创业,从事软件开发,其应用产品Tweetie曾被推特公司(Twitter)收购。如今他的公司专职为iPad、iMac和iPhone等苹果产品开发官方Twitter应用。当然,苹果现任CEO乔布斯早年也曾被迫出走创业,最终他选择了回巢。

而离职优秀员工身上的品质会为原企业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加分。这一点在时尚界已然不再是秘密武器了。普拉达(Prada )和马克·雅克布(Marc Jacobs)都是公认的“明星设计师”摇篮,不少设计师从这里起步,汲取灵感。虽然他们中许多人最终选择跳槽或自创品牌,但正因为他们离开后的成功,这两家企业反而更具魅力,成为年轻设计师首选的理想工作地,也令坚守企业的资深设计师倍感荣耀。

资深员工的离开也为新锐力量提供了上升空间,为企业的新鲜血液供给提供了助益,正应了中国的一句老话“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他们往往乐于更勤奋地工作,提出更具新意、创造力的观念和工作方法,也让低职级的员工看到了发展前景,愿意更努力地展现才华,争取晋升机会,形成积极的企业内部竞争。

当然,除了具备放手的勇气,企业要有控制离职人员数量的能力,毕竟过多、过频的人才流失可不是什么好现象。同时,允许员工出走也并不等于企业不重视已有人才。总之,放手是一门值得企业领导者思考和尝试的管理智慧,如果把握得当,企业会化减员之害为发展之利。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便捷”还是“诱惑”?》
  我们旅行到乡间,看到一位老农把喂牛的草料铲到一间小茅屋的屋檐上,不免感到希奇,于是就问道:
  “老公公,你为什么不把喂牛的草放在地上,让它吃?”
  老农说:“这种草草质不好,我要是放在地上它就不屑一顾;但是我放到让它勉强可够得着的屋檐上,它会努力去吃,直到把全部草料吃个精光。
  启发思考:
  看完这个故事,你大脑里想起的一个产品会是什么?小米手机!没错,雷军就是那个老农夫,把小米手机放在屋檐上,让你勉强可以够得着,让你欲罢不能地想去够着。
  容易得到的,也会随手扔掉。太难得到的,有些人争取一会儿就放弃了。只有勉强得到的,意外得到的,人们就会感到惊喜,倍感珍惜。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