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4日    张达红 第一财经日报      
推荐学习: 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韩秀云教授任首席导师。韩教授在宏观经济分析、西方经济学、金融以及产业经济趋势研究等方面建树颇丰,今天将带领同学们领会经济发展趋势,分析产业的变革方 清大EMBA总裁实战课程,欢迎聆听>>
 最近,好几位朋友向我“咨询”关于他们(或者亲戚的)子女就业方面的问题。我从中发现一个颇为突出的现象:这些孩子大都是自费出国留学,学的都是金融或者MBA专业,现在学业(大多是硕士)即将完成,想先在华尔街找个工作,以获得一些金融行业的工作经验,今后再回国发展。但是碰上美国经济不景气,作为外 国学 生,找工作难于上青天。没有实际工作经验,虽然有留洋镀金的文凭,但也没有太大的优势,让“砸”了大笔银子的老爸老妈好不心焦!
  而同时在国内上大学的学生也扎堆于金融经济MBA等专业——从国内大学专业录取分数线就可以看出这些专业的热门程度。似乎家长学生的共识就是:学个跟“钱”有关的专业才能找到赚钱的好工作,果真如此吗?
  不管你在学校学习的专业是多么的“对口”,它们到了实际工作中却还是远远不够的。这些和“钱”有关的专业只是让你获得一些赚钱理财的基础知识,仅此而已。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研究和思维方法,而不是职业学习 。带着有点狭隘功利性的目的去接受高等教育,结果也很有可能把自己变成了一个目光显得狭窄的随大流者。在奔向华尔街(或者金融街)的成千上万的求职者中,你的金融专业不会让你突出,反而会让你“失去个性”。
  成功的必要条件不是你一定要学过金融学、经济学或者MBA,能否从纷繁的信息丛林中找出问题的线索,能否把看似不相关的事物联系起来,能否正确地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能否创造性地运用书本知识,才是真正让你拥有与众不同能力的标签。世界上第一只对冲基金的创办人阿尔弗雷德·琼斯(Alfred W. Jones)本科在哈佛学的是历史,后来当了外交官,在哥伦比亚大学拿了社会学博士学位,在财富杂志(FORTUNE)当记者时负责的也大多是非金融类的话题。他在四十九岁“高龄”时创办自己的对冲基金,并且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可以说是真正的“无师自通”。他丰富的人生经历、厚实的人文基础、敏锐的学习神经,以及敢于“异想天开”的行动风格,是他能够成为行业翘楚的关键。这样的个人品质比什么专业文凭都要“值钱”。
  还有很多同学本身并不对金融经济之类的东西感兴趣,但是迫于父母压力或者受到社会上流行观念的影响,也在勉强着自己往这条路上走。不难想象,这样没有发自内心的学习动力,效果必然不佳。我在和有一位朋友的孩子谈话时发现,他就属于这样的情况,问他自己想往金融行业的哪个方面发展,他的回答是“随便什么都可以”,对自己“拟进入”的行业了解甚少,因为他没有兴趣去关心和挖掘。没有经验不是罪,没有真正的兴趣和激情,那可就没辙啦。
 
  当然,大部分的中国学生还是“好孩子”,理解老爸老妈的辛苦和自己肩负的期望,读书非常用功,可是似乎读好读坏一个样,找工作难是很多新毕业生的心病。其实与其抱怨机会少,不如退一步,把视线放开到金融经济类专业之外。中国经济正处在高速发展和变化的时间,有许多的新领域需要人们去开拓。一个非常突出的例子就是中国对原材料的进口,中国同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大多是非英语的第三世界国家的往来也日益增多,而了解懂得当地文化经济的人才并不多,你是否可以考虑往这方面钻研一下?能“赚钱”的好工作往往不是现成的,而是有闯劲和创意的人自己打拼出来的。(作者为注册金融分析师,现任纽约一私人银行高级副总裁,邮箱:dhz66@yahoo.com)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驴肉卷饼》
一哥们去买驴肉卷饼,对老板说:“给我卷一个,不要葱, 给我多放点肉,放,放,再放,再放点,再多放点……” 
老板抬头看着他,幽幽地说:“我给你卷头驴吧?”   
启示    
服务的前提是利润,利润空间可以被挤压,但绝不能消失,否则连同利润一起消失的还有服务。
所以不要一味的过度要求,每个人都要生存,你拿走了他生存的空间,服务也就消失了。
请尊重每个行业每一位尽心尽力为我们服务的人。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