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对“动机”的定义:“在心理学上一般被认为涉及行为的发端、方向、强度和持续性”。说得直白一些,我们做事的初衷、做事的方向、以及做事的持续性,就是我们的动机。比如对待一项工作,早上起床后迫不及待地去完成,完成了之后还在想着如何优化改进,可以说你对待工作是动机十足的。
回到学习上,我们看一本书,听一场讲座,参加一次培训,是什么让我们愿意投入其中?当然是“动机”。Andre Giordan在《学习的本质》一书中提到,动机=需求x价值,“一种新的内在状态是学习的发动机,必须建立这种发动机”,“动机是推动个体去学习的内在机制的总和”。
要让学生有学习的动机,首先他对内容是有需求的,这种需求可能来自于,他对这个领域内容的缺失,比如一名骨干员工新担任项目经理,他很焦虑如何做项目管理,这个时候他就产生了学习“项目管理”的动机,并且学成之后,对他项目管理的价值很大,此时他参加培训是有足够的内在动机的。需求或者来自于实际工作中的疑问,希望寻求更好的解决办法,这个时候他会有动机了解别人的想法,听听老师是怎么处理类似问题的。我们很多的课程开发,就是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方案。有些时候,需求来自于兴趣,我曾经买了一套十三本的《罗马人的故事》,起因是我突然对罗马历史产生了浓厚兴趣,虽然现在还没有看完。
在现实课堂上,一些老师的做法还是以激发外部动机为主。外在的物质奖励,表面上看是激励学生,往往事与愿违,会削弱学生的内在动机。有一次我参加一场讲座,主讲人是一位小有名气的培训师,在业内出版了几本书。他站在讲台上问台下的听众,如果谁能回答他的问题,他就会奖励一本他的作品。我本来兴致浓浓地打算发表我的观点,但听完规则后,我再没有兴趣说话了,因为内心告诉我,不能因为要得到一本书而当众讲话,我岂能为一本书而折腰。在学习上,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才是最为重要的,过多的或太过明显的外在激发,会削弱内在做事的动力。
心理学上有很多内在动机的实验。美国 Stanford 大学的心理学教授 Mark R. Lepper 在 1973 年进行了一个著名实验。他找来 51 位 3 到 4 岁学龄前,并且都很喜欢画画的儿童,然后将他们随机分成三组,分别“事先被告知,如果画完画能够得到奖励”、“画完画能够得到奖励,但没有被事先告知”,以及“单纯地被要求画画”。
过了一个星期后,这些孩子又被找来进行“事先告知不会有奖励”的画画活动,结果,上次有被事先告知奖赏的组别,其完成的数量竟然是另外两个组别的一半,而“没得到奖赏”与“得到意外的奖赏”的兴趣(完成数量)则没有改变。
小结
在我们的课堂上,要让学生有足够的动机坐下来学习,需求、兴趣、欲望才是最好的发动机,可是这也是最为困难的,因为很难知道人们内心想什么,这对老师的挑战很大。大量的或者单纯的外部动机活动会削弱内部动机,但不是说外部动机的手段不能使用,如果两者做一个搭配,对我们的课堂会更加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