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考研究生时,英语试卷中有篇文章提到,小企业的成长靠管理者的行为影响和言传身教,大企业则靠文化和制度影响人。这句话说得很对。企业要用先进的文化指引员工的心灵,用规范的制度约束员工的行为。一个有着优秀企业文化与制度的企业,也会拥有一支素质良好的员工队伍。
精心营造的健康的、优秀的、统一的文化是一种激励人心的无形力量,可以让广大干部员工义无反顾地向着高远的理想迈进。如果文化导向、员工思想出现偏差,企业就会出大问题。企业要有一套先进的文化体系,让员工鲜明地知道企业的发展思路,明确企业成长跟自己的关系,让大家在企业中获得自豪感和幸福感。
企业文化要怎样建立?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在长期的企业实践中,我有几点体会。
1、企业文化要有特色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特质,是企业与生俱来的东西,是别人学不会也偷不走的。它应该产生于每个企业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商业实践之中,既要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也要符合行业的发展规律和企业自身的成长逻辑,还要根据企业的发展需求,不断地加以完善和提高。
企业文化是一国政治、 经济、文化在企业里的投影,国家不同,企业文化也不尽相同。
目本企业崇尚集体主义,“丰田精神”和“国铁一家”都注重激发人的爱心和向心力。
美国企业崇尚自由创新,谷歌员工可以在办公室涂鸦,还能把宠物狗带到公司。
虽然企业文化具有民族特征,但即便同属一个国家,受创业历史、发展目标、经营理念、地理环境、企业领导、员工素质等因素影响,不同企业的文化也不尽相同。
另外,不同类型的企业也有不同的文化。对制造业企业来说,生产制造是一项严谨科学的工作, 生产线上一丝一毫的小问题都会酿成大问题,因此过分强调个性化是不行的;而对创新企业来说,过于刻板教条的管理则会禁锢科研人员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其实,市场经济中的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历史、战略目标和资源基础,因而都应培育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文化可以借鉴,但不可照搬照抄,也不可复制和移植,离开了特定的民族特征和生存环境,就可能会水土不服。
2、企业文化要通俗实用
对于企业文化的建设,有些人误以为既然文化要有特色,就应别出心裁、深奥抽象。
其实不然,一个企业对愿景和文化的描述要准确、具体、逻辑严密。企业文化并不是越高越好、越深越好,它不能虚空,更不能喊口号,而应简单易懂、贴合实际,便于记忆,能让员工了然于胸并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否则就会失去它应有的意义。
我跟干部们讲,我总结的企业文化并不高级,未必完美,在用词上也不华丽,但却比较实际。它代表了我们的认识水平,能够服务于我们的发展战略,这就足够了。比如“三宽三力”文化,不复杂也不深奥,但很适合联合重组的特点和要求。重组了那么多企业和人员,不讲包容和谐肯定不行。
典型案例——“三宽三力”的力量
在中国建材联合重组的过程中,我提出了“三宽三力”的文化。“三宽”,就是待人宽厚、处事宽容、环境宽松,通过对个人行为和企业环境的约束,莫定文化融合的基础。“宽”不是没有原则,而是“宽而有度,和而不同”,实现个性与共性的统一、和谐与规范的统一。
“三力”,就是向心力、亲和力、凝聚力。向心力是指子公司对母公司要有向心力,亲和力是指单位之间、员工之间要和睦相处、团结一心,凝聚力是指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感召力、吸引力与引领力。
“三宽三力”具有鲜明的融合特质,这种文化不是排斥性的,也不是灌输性的,它的核心是充分尊重大家、照顾大家的利益,给予人充分的信任、包容和支持,让每一个新进入者都能进行个性化发挥,并在发展中实现优势互补和价值再造。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新进入者会如此认同我们的文化,甚至第一天就产生了归属感。因为他们进入中国建材集团,不仅是出于对集团的认同,更多的是出于对自己的认同。
“三宽三力” 文化为联合重组奠定了牢固的文化根基,为广大干部员工提供了一个共同的事业平台、一片广阔的发展天地,赢得了重组企业的信赖。中国建材集团过去的10年是联合重组的10年,在这10年中,我几乎每天都要面对新加盟的陌生面孔,但很快大家就不再感到陌生,并迅速地融合在一起。
有人曾这样描述中国建材集团的现象:“民营企业家昨天是小企业的大老板,为自己挣钱;今天变成大企业的经理,他们仍然起早贪黑、废寝忘食地工作。”
也有媒体评论分析说,中国建材集团的魅力源于一种独特的“和”文化。这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是其他竞争者很难复制的。
经营心得:
企业文化并不是越高越好、越深越好,它不能虚空,更不能喊口号,而应简单易懂、贴合实际、便于记忆,能让员工了然于胸并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否则就会失去它应有的意义。
3、企业文化要上下统一
文化的一致性非常重要,文化不能随意编造和更改。
比如,百安居、肯德基、麦当劳,在全世界的标识、员工的服装甚至货架上产品的摆放方式都是一样的,中国的一些职业经理人出于好意做些改动和创新,结果大多数都被炒掉了,就是因为大公司要捍卫它的文化的一致性。
我们常讲品牌建设,其实品牌的核心就是企业文化的积淀和传承,品牌文化是企业的特质文化,在企业中品牌建设是最难做的工作。
文化是用来遵守和传承的,而不是用来篡改和破坏的。不丹前总理吉美·延礼在《幸福是什么》一书中提到国民幸福指数(GNH)。不丹不是发达国家,人均GDP只有700美元,但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不丹就在前国王吉格梅·辛格·旺楚克的倡导下,以经济增长、环境保护、文化传承、政治和谐为支柱,努力提高国民的幸福感,最终造就了一个安定祥和的美丽国度。企业的文化传承也应成为企业发展的支柱。
中国建材集团在文化建设上有严格的要求,绝不允许任何企业在文化上另搞一套,形成“文化孤岛”。
中宣部曾组织记者到我们的所属企业采访,回来后记者们跟我说:“你们这个企业很有意思,上上下下讲的话都一样,无论哪个企业都是一派井井有条、 热火朝天的景象。”我说:“这就对了,如果大家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那就不能称为一个集团了。”
经营心得:
品牌的核心就是企业文化的积淀和传承,品牌文化是企业的特质文化,在企业中品牌建设是最难做的工作。文化是用来遵守和传承的,而不是用来篡改和破坏的。绝不允许任何企业在文化上另搞一套,形成“文化孤岛”。
4、提防坏文化的侵蚀
任何企业都有自己的文化,区别只在于它是好文化还是坏文化。好文化是那些凝聚着正能量的文化,像“学习文化”“绩效文化”“和谐文化”“责任文化”“拼搏文化”等都在其列,而坏文化是我们要克服的“惰性文化”“折腾文化”“安逸文化”“消极文化”等。
好文化和坏文化不能并存,如果不能用好文化去同化坏文化,好文化就会被坏文化侵蚀。因为相比之下,坏文化更顺应人的劣根性,让人感觉很舒服。比如,有些传统的地方国企刚被我们重组时,还保留着坏文化,领导出门时前呼后拥、讲究排场,开会时看重主席台座位的摆放。这些旧有体制滋生的坏文化,如果不及时摒除,就会生根蔓延。
企业文化的建设、形成、固化的过程,就是好文化和坏文化相互博弈、此消彼长的过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我在企业中反复强调,必须巩固、完善和捍卫我们的好文化,用好文化去同化坏文化。一旦坏文化站稳脚跟, 就会一点一点儿地危及企业生命。
现实中就有这样的案例。美国有家知名的连锁集团, 并购了另一家有着坏文化的连锁企业,三年之后两家企业都倒闭了,就是因为坏文化把好文化侵蚀了。
在企业里弘扬充满正能量的好文化,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下尤其重要。从外部来看,市场经济带来了效率和财富,但也带来了过度追求利益的倾向,如果不从精神层面上加强引导,社会和企业就容易出问题。从内部来看,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如果没有良好的企业文化,形不成统的思想与价值观,企业就会出问题。
经营心得:
任何企业都有自己的文化,区别只在于它是好文化还是坏文化。我们必须巩固、完善和捍卫好文化,用好文化去同化林坏文化。一旦坏文化站稳脚跟,就会一点一点地危及企业生命。
5、企业领导者是文化领袖
企业领导者是文化的塑造者、传播者、实践者。在企业里,大家信奉什么、反对什么,弘扬什么、摒弃什么,文化导向是什么,企业领导人必须清晰地告诉大家并反复强调,以便让干部、员工凝聚在共同的价值观之下。
在企业之外,企业领导者要积极地与社会做好沟通交流,增信释疑,赢得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很多世界级企业的领导人都是演讲高手,一上台就能出口成章而且富有感染力,这是他们的专长,也是必备能力。
企业领导者要学会布道,对内对外讲好企业故事。“言传”之外,还要“身教”。行为专家认为,语言对人的影响力只占25%,其他75%的影响力来源于行为。
所以,领导者的一言一行都必须符合企业文化。否则,说一套做一套,没有人会信服你,还会对企业的理念、制度造成破坏。也就是说,作为文化领袖的企业领导者,既要“说得好”,更要“做得好”。
典型案例——企业里的布道者
我的管理方式是布道式的。多年来,我就像企业里的老师,自己先悟道再对内对外布道,布道的方式是亦说亦写,布道的风格是以事说理。
在北新当厂长期间,我常站在车间里给大家讲话,到了中国建材集团,企业越做越大,员工遍布全国各地,再一家一家地布道已经不现实了,于是我更多以开会和写书的方式布道。在集团月度会、半年会、年会及子企业的重要会议上,我会就经济形势、 行业走势、战略文化等,掰开揉碎了反复讲,为的是统一集团上下的思想。
近年来,我先后出版了《包容的力量》《央企市营》《经营方略》《国民共进》《我的企业观》《整合优化》《笃行致远》等书籍,主要供企业内部交流使用。有一次,我听见有年轻人在办公室开玩笑说:“我们要好好干,你看书封上的宋总在看着我们呢。”我们的文化如果能以这种方式传递到每个员工心中,我写书的目的就达到了。
不过,不论哪种布道方式,我都是以事说理。我崇尚“大道至简”,喜欢把复杂的管理学理论简单化、故事化,再用平实质朴的文字娓娓道出。这也构成了我说话和写文章的风格。
抽时间与社会沟通,也是布道的应有之意。这些年来,随着企业的发展,我多次受邀到地方国资委、地市政府、企业、高校讲课和演讲,也参加过一些论坛,接受了一些采访。我都是本着“真心地讲话,讲真心的话”的原则,从自身实践出发,围绕国企改革发展和经营管理做交流分享。
国企领导者大多不愿在公共场合露面,怕讲错话和枪打出头鸟。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我的看法是,如果谁都不讲,社会上怎能知道国企的情况和我们的想法呢?历任上级部门的领导都肯定了我在介绍和宣传国企发展、改革和管理经验方面所做的工作。
作为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近些年我受邀出任部分高校的兼职教授,利用节假日讲课,交流企业经验。比如,我在北大光华管理学院讲“穿越迷思做企业”,在北大国发院讲“经营方略“、与陈春花教授就高质量发展进行玉兰树下的对话,在中国政法大学论坛上讲企业家精神,等等。
我觉得,商学院里老师人才济济,缺的是有实践经验的企业家,所以企业家讲课实实在在地讲案例和经验,让大家有所收获就行了。事实证明, 这种讲课方式深受学员们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