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赵民 全球品牌网      
推荐学习: 欧洲大学商学院,企业家学者学位教育领航者。翘首以盼,点燃我们学习的热情,共同探寻个人成长企业发展新思路。欢迎加入欧洲大学商学院(EU)博士学位>>
    让我们跟着历史的镜头,回到中国企业的变革 开放的初始阶段。

  1977。三十年以前。粉碎“四人帮”时间不长,全国人民在新的“再建十个大庆”的号召下,开始了“新的长征”。

  只是,当时中国企业的长征,还远远没有开始。当时中国的企业只有一种企业,就是国有企业,不过那个时候,不是叫“国有企业”,而是叫“国营企业”,形式上呢,大多数叫“工厂”而不是叫“公司”。

  作为中国计划经济的一个部分和一个环节,中国任何一家企业都是“中国国家总公司”的一个生产“车间”:生产计划是由政府的经济计划部门制定的,原料是由国家的经济计划部门统一价格下统一调配的(所以呢,云南有烟草种植,但没有好的香烟,因为国家规定,云南的烟草要运到上海,由上海的受到高度工业化生产训练的熟练工人来生产,牌子好象叫“大前门”吧),石油、煤炭、电力和工业用水的价格也都是国家规定好的(即使后来变革 了,很长一段时间也还是如此)。产品做出来了,是统购统销的,所以,一般工厂的销售部门,是最简单的部门,人数也最少:开开票,需要几个人呢?

  所有的中国工厂,都不愁“吃”,不愁“穿”。工厂的领导,是国家干部,是政府任命的,来政府计划 分配来当厂长的人,有可能是个从来没有在企业里做过的“门外汉”。

  这个时候,中国的企业,剥离了生产不同产品的差别,从管理上来讲,是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的。企业文化呢,基本上都和国家机关是一样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人人平等”,不管是什么职务,不关是什么岗位,工资待遇都差不多,因为,工人当家作主嘛。

  不过,如果我们细细看看,也还是有“企业文化”的:那就是“工厂文化”,而且还是非常有意思的文化:企业的工资福利待遇,是向第一线的生产工人倾斜的。因为那个时候,国家这个大老板认为,坐办公室的工厂管理人员,是不创造管理价值的,工作又轻松,工作环境又好,而工人在一线劳动,还有可能把手给伤了,耳朵听力因为噪声太大而受到损害,所以,工人应该多拿钱,工厂管理人员不应该多拿钱。

  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有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工厂的厂长,是不能开除工人的。工人有什么次品废品,可以扣奖金,可以批评教育,但不能开除。工人如果早上不按时 上班,或者不来考勤,你也没有办法。最多,评先进的时候,提拔干部的时候,没有他的份罢了。

  所以,我们可以把中国企业在变革 开放起始点的企业文化,概括为,基本属于“面向生产一线的生产车间型文化”。

  那时,我也是十多岁的孩子,不知道工厂里是怎么一回事。但是,第一呢,我们有“开门办学”这个说法,学生要出去到工厂,到农场,到农村,到火热的建设社会主义的第一线去锻炼,所以多少看到一点工厂的样子;第二呢,那个时候有一部很有名气的小说,叫《乔厂长上任记》,还获得了一个什么小说奖,写的就是一个恢复自由和组织生活的老革命,老厂长,奉命回到自己原来的工厂,重新整顿秩序,恢复生产的事情,当然,作家还在中间掺杂了他和一个女人的若隐若现的感情故事。

  所以,我们还可以把中国企业在变革 开放起始点的企业文化,概括为,基本属于“文革前的老革命个人强势风格的企业文化”。

  因为,如果不足够强势,工人就不会听他的话,好好干活。工厂就没有合格的产品生产出来。

  从这里,我们看到,三十年之后现在的中国企业文化的河流源头,开始形成,小溪泉水清清,流水潺潺,开始慢慢流淌出一条“企业文化是老总文化”的河流了,不断蜿蜒,逐渐逐渐变大变宽,最终在三十年以后,汇成一条滔滔大河。

  中国企业文化的根,要从粉碎“四人帮”以后的拨乱反正,整顿秩序,整顿生产开始找。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及时沟通》
一个男人在他妻子洗完澡后准备进浴室洗澡。这时,门铃响了。妻子迅速用浴巾裹住自己冲到门口。当她打开门时,邻居鲍勃站在那儿。在她开口前,鲍勃说,“你如果把浴巾拿掉,我给你800美元。”想了一会儿,这个女人拿掉浴巾赤裸地站在鲍勃面前。
几秒钟后,鲍勃递给她800美元然后离开了。女人重新裹好浴巾回到屋里。当她踏进浴室时,丈夫问她,“是谁呀?”
“是邻居鲍勃。”她回答。
“哦,”丈夫说,“他有没有提到还欠我800美元?”
——及时与同舟共济的股东分享重要信息,将会避免不必要的曝光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