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价值中国      
推荐学习: 国医大师张伯礼院士领衔,以及国家卫健委专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医药协会权威、行业标杆同仁堂共同给大家带来中医药领域的饕餮盛宴赋能中医产业,助力健康中国。欢迎加入中医药产业领航计划>>

    近期连续遇到几家企业,在讨论企业文化理念或者核心价值观需要修改的事情,并希望我提出自己的意见。这几家企业,有的是因为领导人的想法变了,有了新的思路;有的是企业的发展阶段变了,希望提出进一步适合新时期的价值;有的则是企业的产品、市场、任务及生存环境变了。其实,按照文化变迁的观点看,这样的问题,实际上是大部分企业随时需要思考的问题。

    与文化变迁的一条道路即“急剧变革”不同,另一条道路即“持续变迁”是企业文化的更为广泛的常态。所谓持续变迁,就是适应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领导人提出新的价值取向;当然,也有企业虽然没有提出新的理念,但是行为却在悄悄地变革。

    要回答企业文化理念是否需要变化、怎样变化这一类的问题,我觉得需要理清楚这样一些问题:

    第一,是要改变“理念”还是要改变“文化”?我们知道,“理念”只是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一种“知”,而不是企业文化。在有的企业,理念的推行和实践化,融入了管理过程,变成了企业的一种文化;而我们同时也知道,在很多很多企业,“理念”只是“理念”而已,并没有变成企业真正的“文化”——群体的自觉行为、下意识的选择、生存的状态。在上述情况下,我们就需要注意,如果“理念”仅仅只是“理念”,那怎么变也没关系,而其中更需要关注的是,如何使“理念”不仅仅是“理念”。如果是前者,就是你要改变一种实实在在的“文化”,那就需要注意了:你用什么新的文化来替代这种文化?原有的文化会有怎样的阻力?你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推行新的理念?

    第二,无论是改变“理念”还是改变“文化”,都需要关注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要改变?要改变成什么样?怎样改变?二是如何面对旧的固有的“文化”?新旧“文化”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是冲突的?是需要提升的?还是层次递进的?在新文化因素进入企业时,最需要注意的不是新文化,而恰恰是旧文化。因为我们知道,在任何企业,无论你是否提出了文化的理念和文化的建设,其实都有一种文化的存在。这种实实在在存在并影响人们工作和心情的文化,是必须要充分重视的。

    第三,企业文化的变革不是“连锅端”。如果一些理念已经体现了你的想法并且今后也还管用,就没有必要非得改变。比如,企业核心理念或者基础理念系统如核心价值观、企业愿景、企业使命等,如果是较为终极化的追求,就未必非要改变。当然,也有人认为,我不喜欢这样的终极化的、大而无当的东西了,我要变得实在一点儿。当然可以。也有另外一种情况,就是从比较实在的变成相对高远的。我之所以不提倡在核心理念层面变来变去,是希望它们能够保持足够时间内的足够稳定,不要给员工和外界一种你是一个“不着调儿”的人的感觉。同时。即便要变,也最好将新旧理念之间有一个良好的衔接,比如新理念是否融合了旧理念的一些内容?或者,新旧理念之间有怎样的传承关系?等等。

    而在企业应用理念比如管理理念、服务理念、市场理念、沟通理念等方面,更要注意上述原则。比如,你原来的管理理念就很具体、操作性较强了,而且也抓住了管理中的本质性问题,你没有必要非去改变。当然,也有不一样的情况,比如我原来特别强调“严谨”,现在我觉得“严谨”多了,束缚了员工的手脚,我要强调“活力”,那是必须改变的。又如,我原来十分重视员工按照既定的服务规程做事,现在我需要他们为顾客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这也需要变。

我的意思是,变与不变之间,需要考虑的不是理念本身的问题,而是你希望未来是什么样子的问题。

    第四,我最想说明的,是在新的时期,需要对一些传统的理念比如奉献啊、拼搏啊、务实啊、团结啊等重新思考和定位。需要说明的是,这些理念本身没有错,但是在我们的许许多多的企业里用得太多太滥了。太多太滥,就显示不出自己企业的特色了,也十分容易流于形式和“老生常谈”。你也可以说,我这个企业目前就需要这样的东西。我不反对,但我希望能够将这些理念具体化、可操作化,同时最重要的是,可考核!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习惯》
乞丐到小王家乞讨,他给十块,第二天乞丐又去,又给十块,持续两年。一天只给五块,乞丐:以前给十块,怎么现在给五块?小王:我结婚了。乞丐一巴掌打过去:妈的,你竟拿我的钱去养你老婆?

启示:当提供免费服务让客户成为一种习惯,这种服务就不再是优势,而是劣势。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