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李临春 《销售与市场·渠道版》      
推荐学习: 国学乃智慧源泉,一朝掬饮,终身受益。承载先贤之智,得大师亲传。欢迎走进“遍天下桃李万人,当代国学之塾”《中国国学百家讲堂与智慧传承班》,校友报名学费优惠26800元 人包含(参禅、问道、朝圣三次游学)中国国学百家讲堂特惠报名中>>

加多宝华山一条路

    1995年名不见经传的香港加多宝集团从广州羊城药业租赁了“王老吉”的商标使用权,前面7年,运作平平,谁也没有把它当一回事儿。直到2002年,王老吉销售额扶摇直上达到1.8亿元;2003年冲到6个亿,势不可挡。而2003年羊城药业的年营业收入只有2.57亿元,不及王老吉的一半,这让羊城药业如鲠在喉,管理者感到了巨大的压力。

    于是,踢加多宝下船的计划开始酝酿。2004年3月,为“理顺品牌关系”,羊城药业改名为“王老吉药业”,同年11月,在广州市政府的撮合下,王老吉药业重组,引入香港同兴药业1.69亿元入股(排斥了加多宝参股的可能)。引资后,同兴药业与原大股东广州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各占王老吉药业48%的股份,其余3.9%为自然人持有,重组后并入广州药业股份公司增发上市(A股600332;H股00874)。

    现在,加多宝创造了两项奇迹,一项是把租来的商标做成了家喻户晓的超级饮料品牌;另一项是把单一的产品做到了超百亿的巨量。

    有传说“王老吉”商标的租期到2020年,但从国家工商总局的查询显示是到2013年。届时商标使用权一旦被收回,加多宝将“四大皆空”。

    也许已经意识到了问题所在,2008年11月加多宝开始推出自己的“昆仑山矿泉水”,目标直指饮用水奢侈品市场,但一年多来情况并不好。

    加多宝没有更多的选择,谋取“王老吉”商标续用权势在必行,不然就得灭亡。

    加多宝最有可能的是:在香港二级市场上收购王老吉药业母公司“广药”的股权,并达到控股的目的。

    若真能实现,加多宝到时候不仅可以占有“王老吉”的品牌,甚至就连广药麾下的:潘高寿、敬修堂、陈李济、中一、群星、汉方、奇星、广西盈康、拜迪生物、诺成生物等10个品牌都可以在掌控之中了,这个想象空间太巨大了。这样不仅可以解开这个要命的生死劫,还可以置自己于一个进退自如的制高点。

    但是从2004年踢加多宝下船开始,始终就有广州市政府的影子相随。

    “广药”能坐以待“控”吗?

    没有加多宝就没有今天的王老吉,但是加多宝的迅速壮大,实力已经超越了做爹的王老吉药业、爷爷广州药业和曾祖父广药集团,能让这个外血统的曾孙接班吗?

    答案显然是不可以的,但是上市公司如何规避股权的办法并不多,我认为有两种可能:

    第一种方案:拆分广州药业旗下的王老吉药业单独上市,将加多宝吸入的“广药”股份折算进去。但是大幅减持后,广州药业集团所持的股份折算已经所剩无几,这样加多宝肯定是赢家,可以控股王老吉药业了;广药集团则可以用金蝉脱壳之计,保护“广州药业”旗下的其他子品牌,彻底“割清”复杂交错的关系,某种程度上来说“广药”也是赢家。

    第二种方案:做大“白云山”股本后,再将“广州药业”和“白云山”重组合并,大大稀释“广州药业”的股权,再次踢加多宝下船。

从“白云山”和“广药”股价走势来看,第二种方案的可能性极大,不过会抬高相互损耗的代价,我认为赢家将不会是“广药”和加多宝。

    健力宝因股权之争导致的没落刚刚尘埃落定,王老吉的好戏又悄悄开始。我相信很多人都希望相关部门以市场机制来引导和解决股权相争,不要让“王老吉”成为第二个健力宝。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两棵树,你砍哪一颗?》
老教授问:“如果你去山上砍树,正好面前有两棵树,一棵粗,另一棵细,你会砍哪一棵?”
问题一出,大家都说:“当然砍那棵粗的了。”
老教授一笑,说:“那棵粗的不过是一棵普通的杨树,而那棵细的却是红松,现在你们会砍哪一棵?”
我们一想,红松比较珍贵,就说:“当然砍红松了,杨树又不值钱!”
老教授带着不变的微笑看着我们,问:“那如果杨树是笔直的,而红松却七歪八扭,你们会砍哪一棵?”
我们觉得有些疑惑,就说:“如果这样的话,还是砍杨树。红松弯弯曲曲的,什么都做不了!”
老教授目光闪烁着,我们猜想他又要加条件了,果然,他说:“杨树虽然笔直,可由于年头太久,中间大多空了,这时,你们会砍哪一棵?”
虽然搞不懂老教授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我们还是从他所给的条件出发,说:“那还是砍红松,杨树中间空了,更没有用!”
老教授紧接着问:“可是红松虽然不是中空的,但它扭曲得太厉害,砍起来非常困难,你们会砍哪一棵?”
我们索性也不去考虑他到底想得出什么结论,就说:“那就砍杨树。同样没啥大用,当然挑容易砍的砍了!”
老教授不容喘息地又问:“可是杨树之上有个鸟巢,几只幼鸟正躲在巢中,你会砍哪一棵?”
终于,有人问:“教授,您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测试些什么呢?”
老教授收起笑容,说:“你们怎么就没人问问自己,到底为什么砍树呢?虽然我的条件不断变化,可是最终结果取决于你们最初的动机。如果想要取柴,你就砍杨树;想做工艺品,就砍红松。你们当然不会无缘无故提着斧头上山砍树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心中先有了目标,做事的时候才不会被各种条件和现象迷惑。你的目标明确了吗?想清楚了,那就加油吧~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