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为全球供应链的重要环节,低成本优势依然存在。中国出口的产品即便提价30%,在国际市场上仍然具有竞争力。”郑渝生说。中国上千家鞋厂的倒闭,并不是因为受到了海外竞争对手的冲击,而在于中国企业至今的“自相残杀”。
近日,在埃森哲和哈佛《商业评论》联合主办的全球供应链管理高峰论坛上,郑渝生教授做了主题演讲,并接受了《第一财经日报》的采访。
供应链管理的本质
经常被用来当作供应链管理案例的是戴尔。这家公司的主营业务是电脑,但它基本上不生产任何电脑部件,它的主要工作就是根据市场需求将这些零部件采购进来,然后组装成戴尔品牌的电脑,并对那些客户提供售后服务。本质上来说,戴尔是一家供应链管理商。
供应链的管理本质是什么?郑渝生说:“供应链管理的关键词就是在这个社会里面竞争已经不是一个公司跟一个公司,一个企业跟一个企业的竞争,而是一条链跟一条链的竞争。一个公司做得好不好,不是其中一个链条好不好,而是整个供应链的各个环节配合得是不是很好。”
“做公司就是做一个生态链,整个环境都要好,你才能好起来。不是大家斗来斗去就能够斗好的。”郑渝生说。
因此,供应链的核心关键词就是合作。这种合作贯穿到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其中最重要的是和供应商之间的关系。而在中国的商业环境中,大公司和供应商之间往往是利润争夺的关系,他们倾向于选择成本最低的供应商,尽可能将成本压到最低。
许多中国企业无法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来,这往往不是因为这家公司的能力问题,而是整个供应链的品质问题。郑渝生说:“质量不在品牌公司手里,质量在供应商手里,它有千千万万的小供应商,它关心的是供应商不要赚我太多的钱,把成本降到最低。”
日本的丰田汽车是一个值得中国企业学习的榜样。丰田汽车最早提出“供应链管理”这个概念,郑渝生说:“为什么丰田汽车做得好?他说我汽车做得好没有用,你变成我的供应商,我第一件事情就是让你做得跟我一样好,你才能够给我做供应商。”
“中国产业升级必须创新,不仅是技术与品牌方面,还包括业务模式的创新,中国厂家必须改变价格战的单向思维,因为中国的出口价格已经很低了,国际买家看重的不仅仅是价格,还有供应链的质量与稳定等多种因素。”郑渝生说,“中国企业应该加强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在中国运用
“做一个企业需要三方面的东西:一是硬件,二是人,三是管理。硬件就是你的厂房、设备、电脑等等,中国企业的硬件已经不差了;中国的劳动力在全球也是非常有竞争力的;所以企业拼到最后就是要看它的管理能力,特别是供应链管理能力。”郑渝生说。
“品牌与品牌之间的竞争,其实就是品牌背后的供应链之间的竞争。”郑渝生认为,中国企业想要在国际市场和来自别的国家的竞争对手竞争,和供应商的合作非常重要,
但在中国,这种合作精神非常稀缺,郑渝生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双方之间缺少信任,将商场的竞争看做一个你赢我输的竞争。“大家都知道,如果合作的话,这个饼就可以做得更大,为什么我们不愿意一起去做呢?是缺乏信任,缺乏一种共赢的意识。”
这种信任的缺乏还在于合作双方之间没有一种长期合作的关系。郑渝生认为,很多企业还处于一种机会导向,“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什么地方捞一下就捞一下”,其结果就是缺乏品牌意识,往往为了短期利益去牺牲长期的品牌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