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新营销》      
推荐学习: 欧洲大学商学院,企业家学者学位教育领航者。翘首以盼,点燃我们学习的热情,共同探寻个人成长企业发展新思路。欢迎加入欧洲大学商学院(EU)博士学位>>
   Too many brands spoil the strategy

  博客主人/Mark Ritson 

  http://www.marketingweek.co.uk 

  谈到2012年品牌战略问题,有两个热点话题:品牌架构和品牌组合。乍一看,这似乎是相对次要、相对表面的话题。但是,绝大多数组织从来没有重视这个问题:自己需要多少个品牌(产品组合),以及让这些品牌在消费者心智中保持怎样的形象,是作为一种单独的品牌,或是作为品牌的组合(品牌结构)。

  然而,重视这个问题的企业相对要少。而在我工作过的所有企业里,产品组合和品牌架构是让企业头疼的两大问题。大多数 营销 From EMKT.com.cn 者之所以低估了这两大问题的重要性,原因很简单—这两个问题不明显。大多数人不会第二天起床一睁开眼睛,突然意识到自己要调整产品组合策略。

  相反,你很容易发现其他一些次要的问题,譬如互联网登录页面故障、产品互侵问题或 销售 队伍出现冲突。而经过大量的问题分析之后,你最终发现这些问题归根到底是由于企业的品牌太多,或者是品牌组合策略出现了问题。

  还有更严重的一种情况,就是你可能一直找不到问题的源头,没有认识到:正是错误的产品组合和品牌结构,才一直没能让营销效果发挥到最大。我记得有一个悲哀的例子,一家做得很大的汽车品牌首席营销官一直强调:“我们旗下拥有的品牌不多,只是我们对品牌营销没有下足功夫。”最终,他被解雇了。直到今天,或许他还没有意识到一个问题,他所说的,第二部分和第一部分有着直接的联系。

  这些都是调整产品组合重要性的强有力例证。还有一个案例来自于宝洁和联合利华。当时我还是一个营销生手,而这两家企业当时的品牌加起来超过了2000个。现在,它们主要的利润来自于其中30个品牌。要证明多品牌产品组合的疯狂性,只要看看联合利华的相关数字,虽然它的利润率增长低于0.2%,但它的品牌多达84个。

  从这些知名的多品牌企业,可以更好地看清品牌结构的重要性。引用麦肯锡的话:运用一个好的品牌结构,能够将所有的产品涵括到一个品牌中。如果世界上最好的战略公司选择的是一种单一品牌运作方式,那么又多了一个关于少就是多的正面例子。

  许多英国企业存在一大问题,即它们想的更多的是:拥有更多的品牌才能让企业更成功。但它们却很少想到品牌结构问题,或企业运营品牌的能力问题。

  请记住,虽然许多人希望创建子品牌,使之成为多品牌组合品牌,但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最重要的仍然是坚持最基础、最原始的做法。麦肯锡的观点是,单一品牌企业拥有明显的战略优势,而且表现在多个方面,包括品牌经济效益、战略聚焦度、单一雇主品牌,以及明晰高效的内部运作。

  相反,全球领先的 酒店管理 企业雅高集团(Accor Group)拥有14个品牌,许多都是采用子品牌结构,虽然所有品牌都由母品牌背书—譬如雅高集团正在开展的宜必思(Lbis)运动。

  不管雅高集团为什么采用这种做法,但这种品牌运作方式将让它倍感艰难,因为它的品牌多而品牌架构不清晰。这种营销方式过于分散,没办法形成凝聚力。盈利能力将受到影响,因为企业要养许多子品牌。而企业也会出现内部混乱和矛盾,这些症状一旦并发将导致更严重的问题。

  组织面临的关键挑战在于,要明确这些问题:企业需要多少个品牌,就单一品牌运作考虑要采用哪种品牌架构,之后再考虑是否需要更多的品牌。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两棵树,你砍哪一颗?》
老教授问:“如果你去山上砍树,正好面前有两棵树,一棵粗,另一棵细,你会砍哪一棵?”
问题一出,大家都说:“当然砍那棵粗的了。”
老教授一笑,说:“那棵粗的不过是一棵普通的杨树,而那棵细的却是红松,现在你们会砍哪一棵?”
我们一想,红松比较珍贵,就说:“当然砍红松了,杨树又不值钱!”
老教授带着不变的微笑看着我们,问:“那如果杨树是笔直的,而红松却七歪八扭,你们会砍哪一棵?”
我们觉得有些疑惑,就说:“如果这样的话,还是砍杨树。红松弯弯曲曲的,什么都做不了!”
老教授目光闪烁着,我们猜想他又要加条件了,果然,他说:“杨树虽然笔直,可由于年头太久,中间大多空了,这时,你们会砍哪一棵?”
虽然搞不懂老教授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我们还是从他所给的条件出发,说:“那还是砍红松,杨树中间空了,更没有用!”
老教授紧接着问:“可是红松虽然不是中空的,但它扭曲得太厉害,砍起来非常困难,你们会砍哪一棵?”
我们索性也不去考虑他到底想得出什么结论,就说:“那就砍杨树。同样没啥大用,当然挑容易砍的砍了!”
老教授不容喘息地又问:“可是杨树之上有个鸟巢,几只幼鸟正躲在巢中,你会砍哪一棵?”
终于,有人问:“教授,您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测试些什么呢?”
老教授收起笑容,说:“你们怎么就没人问问自己,到底为什么砍树呢?虽然我的条件不断变化,可是最终结果取决于你们最初的动机。如果想要取柴,你就砍杨树;想做工艺品,就砍红松。你们当然不会无缘无故提着斧头上山砍树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心中先有了目标,做事的时候才不会被各种条件和现象迷惑。你的目标明确了吗?想清楚了,那就加油吧~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