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新营销》      
推荐学习: 百战归来,再看房地产 ;世界顶尖名校纽约大学地产学院、风马牛地产学院重磅推出。 项目专注于中国地产全产业链模式创新和细分领域前沿实战,汇聚中美两国最强师资,融入中国地产顶级圈层。 冯仑先生担任班级导师,王石、潘石屹、Sam Chandan等超过30位中美两国最具代表性的地产经营者、践行者和经济学者联袂授课。《未来之路——中国地产经营者国际课程》>>
   品牌设计遭肆意曲解

    国内品牌设计长久以来一直沿用一个类似于古代“八股文”的三段式结构:标志+基础系统+应用系统。设计服务商通常给企业开出一张“设计 零售 清单”,企业选定所需项目后,再由设计服务商对所选“零售商品”进行统一设计,最后整体打包交付(VI手册)。

    很奇怪,品牌设计不是在设计“品牌本身”,而是大费周折开发品牌末端各种繁杂的设计细目,他们不在乎品牌的核心价值能否成立,也不在乎品牌是否有竞争优势,只在乎品牌是否很“像”品牌。

    “品牌是什么”必须直面“品牌为什么”这一命题,“品牌如何发展”必须基于“品牌为何存在”这一必然逻辑。品牌是一个具有高度抽象性的价值建筑体系,它不会无缘无故发生,更不能仅通过一个“标志”再打包一堆“应用系统”得以迅速建立。在不追寻“因”的情形下产生众多的“果”,缺乏起码的逻辑基础,品牌设计的真实含义在当下中国正被肆意曲解。

    为了追求CIS系统倡导的“统一形象传播”的最高指示,品牌视觉(VI)必须以“规范”的名义设计,防止传播偏差—尽可能地保证品牌的完整统一,并且一劳永逸。但是,设计是具有时效性的,它的新鲜度只能维持很短的一段时间,至少有两种必然情况会让现时的设计失效:一是当社会整体审美趋势发生变化时;二是当设计被传播过久、观众对其乏味时。当其中任一情形出现,品牌必定落入尬尴境地:保持“规范”还是应时“调整”?

    “规范”在给品牌判下“无期徒刑”的同时,并未指出将来在何种情形下可以“减刑”,以及之后如何“改造”,这使品牌无法适应于未来,以现在的可控性管理未来的不可控性,这正是VI最大的漏洞所在—视觉规范变成了视觉徒刑。(张行)

    如何提高 营销 转型成功率

    很多CMO是被公司雇来实施营销转型的,而他们却无力为之。为更好地了解其中的原因,我采访了圣母大学(University of NotreDame)讲师迈克•基茨(Mike Kitz),他近期就在Office Max公司担任CMO。

    迈克就两个问题提供了自己的见解:CMO为何无法对营销功能实施有效转型?CMO怎么做才能更加顺利地促成变革?

    首先,一些公司失败是因为CEO根本就没有提供实施变革所需的支持。然而,就算有来自CEO的授权,最高管理层的其他领导也很可能公开或暗中作梗。

    那么,若要提高成功几率,CMO们可以做些什么?CMO可以采取几个步骤提高成功率。

    1.争取CEO支持。如果没有CEO的明确授权,那就争取。这是必不可少的东西,但还不是充分条件。如果你无法获得CEO的公开支持,那么你就要重新谈判,修改变革的预期成果。

    2.尽可能放慢步伐。一般来说改变总是很难的。实施转型的步伐越慢,人们就越能接受。如果变革的需要十分迫切,那就反其道而行之—速战速决。

    3.若条件允许,先树立威信。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没问题和有问题》
有一个企业家坐在餐厅的角落里,独自一个人喝着闷酒。一位热心人走上前去,问到:“您一定有什么难解的问题,不妨说出来,让我给您帮帮忙吧!”
    企业家看了他一眼,冷冷地说:“我的问题太多了,没有人能帮我的忙。”
    这位热点心人立刻掏出名片,要企业家明天到他的办公室去一趟。
    第二天,企业家依约前往,这位热心人说:“走,我带你去一个地方。”企业家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热心人用车子把企业家带到荒郊野地,二人下了车,热心人指着前面的坟场对企业家说:“你看看吧,只有躺在这里的人才统统是没有问题的。
    企业家恍然大悟。请记住这样一句话:只要有问题,就有存活的希望。只要敢于正视问题,解决问题,就可以前进。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