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企业中的每个人都在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一定程度上企业就是一群聪明自利的经济人所组成的利益结合体。企业要实现组织的目标,必然要处理好人性问题。
企业中的人性问题
企业中的人性问题是一个普遍而又复杂的问题。
年轻时,我们初入职场进入一家单位,对一切都感觉新鲜,对所有接触到的同事都感觉亲切礼貌,觉得一切都很美好。可是,现实是怎样的呢?
随着工作的推进,交道打得越多,工作中与同事的磕磕碰碰就越多,尤其涉及到个人利益(待遇、职位、奖励等)的时候,矛盾就会越多,人性的问题就会越为凸显。
企业中的每个人都在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一定程度上企业就是一群聪明自利的经济人所组成的利益结合体。企业要实现组织的目标,必然要处理好人性问题。
人性与生俱来,不可回避。随着职位的提升,我们接触的人和事越多、越深入、越核心,将会看到越多的人性问题。我们要面对下级、同级以及上级的人性。
杨绛先生曾概括人生的体悟:你弱一点,就有人来欺负你;你强一点,就有人来嫉妒你陷害你。所以,当某一天,我们升到管理层的最高职位或者是自己成为最大老板的时候,回头一看,我们每天都在面对真实的人性。
企业家面对的人性问题随处可见:员工找老板要求加薪、提职,不答应的话就走人;面对企业内的不同部门负责人或核心团队成员,怎么去平衡他们的利益诉求;股东、董事、高管等治理层之间的合作与利益冲突;供应商希望我们保持对他们下订单、不降价甚至提价;客户希望我们提供尽可能低的售价和最好的服务;与外部的合作伙伴如何保持长期的合作实现各自的利益最大化;同行企业家之间既竞争又合作;如何处理好与上级单位以及政府、社区等相关主体和人员的关系;企业家还要面对自己的人性和欲望:名、利、权力、情欲、偷懒……
我们亦应看到,人性既有自私自利的一面,人性也有善良、正义、进取的一面。
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论认为,人不仅有生理和安全等低层次需求,更有归属与爱、尊重以及自我实现的高层次需求。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尽管有着人之性善与性恶的争论,但不少大思想家已经对这个问题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王阳明先生在四句教中提出: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他的“致良知”、“知行合一”、“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 、“我心光明、亦复何言”等的思想激励了其后的一代又一代社会精英。
一个充满人性光辉的企业,不仅仅只是实现企业或其股东的价值创造需求,还会影响到所有相关主体的需求目标实现,甚至会影响世人,给社会创造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如何开展人性化管理
企业家要带领团队实现组织的目标,需要跟各种人打交道,只有顺应人性,通过有效的人性化管理,激发员工以及相关主体的潜力,才能实现共赢多赢。
首先,企业家要理解和辨识人性。企业家要清晰理解员工、客户、供应商、合作伙伴等的需求层次和具体利益诉求,要能够换位思考。准确把握他人的人性和需求,是企业家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
其次,企业家要善于寻找合作与利益平衡点。企业家要努力寻求员工、客户、供应商、合作伙伴等的利益诉求与企业利益、自身利益的最佳结合点。从内部而言,企业家要在员工利益、管理层利益与股东利益之间构建一个有效的利益共享机制;从外部而言,企业家要把企业利益与客户、供应商、政府、社会大众以及其他合作者等的利益关系很好地协同。
第三,企业家要把人性化管理的核心价值观提炼为企业文化。华为在这方面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华为的核心文化价值观体现为三个方面: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艰苦奋斗。这就是客户利益、员工利益、企业利益三者相结合的典范。相信华为的这一文化已经发挥并且未来还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并在全社会形成广泛积极影响。
第四,企业家要提升自身的人文关怀。几乎所有伟大的企业家都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他们一方面严于律己、修齐治平,另一方面,敬天爱人,关爱员工和社会,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每一个有远大抱负的企业家都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一个关爱员工、关爱社会,与自然、社会和谐相处的企业家,才能光明正大、让自己的基业长青。
第五,企业家要善于引领相关主体的需求层次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企业家不仅要提升自己的需求层次,更要学会影响和改变相关主体的需求层次,使得企业家自身、管理层、员工、供应商、客户以及其他合作主体的需求层次不断向着共同的更高层次发展,真正打造一个具有共同价值观、共同使命和愿景、对社会有正能量的组织和社会单元。
*本文转自卢锐读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