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执行力就是对于规章、制度、标准和任务要坚决地贯彻下去,不打半点折扣。但是在中国的企业里面却往往贯彻执行不下去,究其深层次的原因是中国国民性的问题。中国人做事追求的是方便快捷,只要是能达到方便快捷的目的,对于什么制度、规章、标准一般不在考虑的范围。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就可以看出来,比如行人过十字路口时,交通规章规定“红灯停,绿灯行”。但我们无论在中国的任何城市都可以看到行人对红绿灯是熟视无睹的,因为不方便快捷。我在江苏一家企业做咨询时,遇到一个案例,一个机械产品钻孔后不去毛刺。问员工为什么不去毛刺,这可是机加工的基本常识,他们的回答是去毛刺耽误时间,这样的案例是举不胜举。
对于中国国民性的这种情况,我们如何去提高企业的执行力呢?首先我们来看看刚才行人过十字路口的情况,请问大家。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行人能够真正做到“红灯停,绿灯行”呢?只有二种情况可以做到,一是有警察执勤二是在十字路口做一个栏杆,只有绿灯亮时才开闸。警察执勤在管理上我们称为“监督”,栏杆我们称为“制度”。
显然“监督”在执行力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那么如何进行监督呢?怎样才能监督好呢?对于监督我们可以把它分为二个方面来探讨,一是监督人二是监督方法。监督人应该是一级监督一级,最终的监督人应该是最基层的班组长。企业最基层的班组长在很多企业里面没有真正的发挥作用,他们没有真正发挥作用的原因是企业的组织制度设计本身就有问题,很多企业基层班组长并未脱产。他们需要参与计件才能拿到工资,所以他们没有精力和时间对班组的各项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员工处于自由状态,执行力又来自哪里呢?由于班组长没有起到管理的作用,车间主管的管理幅度太大,所以各项制度、规章和标准都流于形式。我在江苏常熟一家服装企业辅导时就对老板提出了把班组长脱产出来作为专业的管理干部,老板的执行力非常强当天就把这个问题解决了。运行一个月后,效果非常明显,产量不但没有减少还提示了30%,质量也得到明显提升。二是如何监督,在我们的生产实践中经常发现监督不到位的情况,也是执行力不强的原因之一。我在江苏江阴市一家纺织机械企业做5S咨询时,给企业设计了一些工位器具共计20个要求钣金车间负责制作。然后要求企业管理部经理负责监督执行,任务布置下去3天后,我要求企业管理部经理去落实计划的执行情况。该经理立马就去了钣金车间问了车间主任,主任跟她说我们已经做了。企业管理部经理回来跟我说:“安老师,钣金车间已经做了”。我问她,做的怎么样了?数量如何?质量如何?进度如何?该经理一脸茫然。我说,你跟我来。我们再次来到钣金车间找到主任,我问:“主任,交给你的工位器具做的怎么样了?”,他说:“我们已经做了”。我又问:“你带我们去看看”。在现场我们看到有10个已经下料还没焊接,有5个已经焊好,有5个已经油漆好。我对钣金车间主任说:“明天能不能全部完工交付”,他说:“我们抓紧,明天交付一定没有问题”,我接着说:“我明天要来验收的”,他说:“安老师,你放心吧”。回到办公室我对企业管理部经理说:“你对刚才我们下去监督有什么感想?”,她说:“安老师,我知道今后该怎么监督了”。我开玩笑地跟她说:“监督要做到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制度是执行力的保障。制度为什么执行不好,问题往往不在制度的本身,而在制度的执行方面。中国企业在执行制度方面的最大问题在于没有把执行制度“制度化”。那什么叫制度,什么又叫制度化呢?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制度就是针对某一件事情做的游戏规则,制度化就是将这一游戏规则长期坚持下去。比如,班组长对班组里的工作应该监督就是一项制度,问题是这一制度是否天天坚持呢?中国的企业不缺制度缺的是制度化。体育锻炼对人体健康是有帮助的,这是人所共知的常识。但是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能够坚持10年甚至几十年的呢。我就把中国传统的《床上八段锦》这个健身运动坚持了53年,所以我今年61岁了,体检没有发现如何毛病,每年到全国各地讲课达200多天都不感到疲倦,就是长期坚持这项锻炼的结果。长期坚持的制度化是企业形成执行力文化的关键所在。
为了真正提高企业的执行力,在对企业咨询的过程中,我通过编制工作流程和工作标准的方法来改善企业执行力,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