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发展到一定的时机,老板有心通过股份制,吸收核心骨干成为股东,保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一个观念上的飞跃,也是一个机制上的保证,但是遗憾的是,几年来,许多股份后的民营企业,没有得到当初设想的结果,股份制之后新股东失去了进取的精神、决策意见不统一影响效率、优秀的后来人没有了参与入股的空间,企业出现了请神容易,送神难的尴尬局面,一个现实而严峻的问题出来了,民营企业股份制应当怎么搞?
从多年的咨询实践中,我总结了这样一个结论:如果实现股份制的动机错了,以后的事情就全错了,民营企业实行股份制有两个错误的动机,一是“栓住”能人,就是所谓的“金手铐,用股份把业务能力强的人与企业捆绑在一起;二是“犒劳”老员工,就是对打江山,一起拚杀过来的人给他们一个安慰。
问题在于,能人不一定是价值观一致的人,老员工不一定是有能力的人,如果单纯从这两个角度去搞股份制,失败的可能性就非常大了。
民营企业股份制应当坚持什么原则?什么样的人可以做为股东呢?我的意见是,一、价值观必须是一致的人,这个价值观就是,股份制不是栓人,也不是犒劳,而是“珍惜机会,感恩股东,一起当老板,二次创业,艰苦奋斗”,没有这个思想基础,股份制很难持续成功;二是新股东必须经过长期考验,没有五年以上考验,不能够轻意的成为股东,日久见人心,许多人经受不住考验,总是吵着要股份,不给股份就走人,这种人不进股东会可能更好;三是能够独挡一面,就是在业务上能够为企业独立操作一个单元,分管一个领域,具备很好的领导力,股东的合力在于大家都能够为分工的业务负责,并实现预期的利润与管理目标。
原则清楚了,操作中应当注意什么?
第一,老板不要过早的喊出要股份化,避免员工的期望值太高,心浮气燥,一个股份制要长期的准备,至少一年做方案,最好是找一个局外的专家帮助自己做,方案成熟了,就找拟定的股东谈话,然后公开方案,操作方案,公开之后操作的速度要快;第二,在股份制之前,可以通过分公司制、事业部制、利润分成等方式,锻炼“准股东”的思想和能力,也是一个考验人的好办法,同时让这些好干部积攒必要的财富,将来入股所用;第三,不要给“干股”,白送的东西,人不会珍惜,只有自己的付出,才会在意,这不是差钱的问题,是利益机制保证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第四,必须设定退出机制,设定什么情况下,股东按照公司法与公司单程应当退出,退出时如何分配利益,把后路想好。
企业的发展规律是什么,就是,老板赚了第一财富,然后分给优秀的人,优秀的人创造更多的财富,老板再拿出更多的钱分配出去,最后用股份制固定这种分配比例,就是每个优秀的人,在自己负责的业务单元会有控股的份额,老板在每个业务单元都持有一定的股份,每个新股东股份绝对值最大,老板是累积的股份总额最多,最后大家是一个共赢的局面,就像一朵梅花一样,老板是花心,股东是花瓣,所有权上的“梅花型结构”就是企业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