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富经济研究院院长 《高效执行力》《变革领导力》《工业4.0背景下中国制造业的明天》 提供专业企业内训,政府培训。 13439064501 陈老师
  2020年02月08日    周永亮 博客     
推荐学习: 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韩秀云教授任首席导师。韩教授在宏观经济分析、西方经济学、金融以及产业经济趋势研究等方面建树颇丰,今天将带领同学们领会经济发展趋势,分析产业的变革方 清大EMBA总裁实战课程,欢迎聆听>>
 

“我只要结果,不管过程”不知在什么时候成了我国管理圈子里的一种流行语。究其根源,应该是“以结果为导向”管理理论的变形。

毋庸讳言,结果导向已经成为管理实践界和企业界的共识,任何管理都是以结果为导向的,也就是说管理是为了一个预期的结果,也正因为此,彼得·德鲁克称管理学为最具有实践性的学问。

问题在于,在国内的很多老板和管理者嘴里,这种结果导向轻而易举的就变成了“我只要结果不管过程”的语调,似乎一下子就解放了自己,只要向下属要结果就是了,怎么做是别人的事。

笔者认为,如果“我只要结果不管过程”这一条成为规律的话,那白痴和懒汉也能当好管理者,只要整天跟部下讲“我只要结果,不管过程”就够了,甚至说“我只要用好人就是了”。岂不知,“用”字何其难写!

尽管一个好的过程未必会有一个好的结果,但一个好的结果一定是一个好的过程的结果。世界管理学界所追捧的六西格玛,其核心价值观的第一条就是:将所有工作均视为过程,过程决定结果。

过程 PK 结果-两个故事给你的启示

故事一

南方的一家做包装纸的老板邀请我到企业考察,说他的企业执行力不强,且尤其是几位分公司的一把手工作不力,导致几家工厂都效率低下,有的工厂订单多还亏损,出现基层管理人员和个人怠工局面。

经了解,老板是一位管理热衷也算是具有较强学习能力的人,不仅自己读过EMBA,还安排几位副手和分公司、子公司以及工厂的厂长去学各类的总裁班,并借给那些远在县城上班的子公司和厂长在省城购买了房子,同时撂下一句话:“我只看结果,不管你们的过程”,就这样公司就授权给了这些人,他一个月仅去这些子公司和工厂1-2次。

他觉得这样对得起几位高管,高管理应盯在厂里出效益,但几个月下来,他有些恼火,他发现,这些厂长和子公司的领导们基本都不在厂里,常常在省城的家里。老总一问“为什么不在一线”,这些人几乎异口同声的回答“我已经授权给车间主任和班组长了,不用每天盯着,他们给我结果就是了”。

听了这样的介绍,我笑笑对老板说:“他们都让你培养成老板了!”他很尴尬,也若有所悟。

一个基层的厂长和几十人的子公司连基本工作还不能做好,谈什么授权、谈什么只要结果?都是错误的管理理念惹的祸。

故事二

台塑创始人王永庆先生非常重视管理的过程,他对细节关注的功夫令很多人惊叹不已。曾经有一位记者对此不理解,提醒王永庆只要关注结果即可,不用如此用力的盯住具体的过程,并称王永庆的过程功夫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意思是王永庆先生是因小失大,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王永庆笑着问了一句:“如果你连树都看不见,哪里还有森林呢?

接着,王永庆用比喻的方式给他讲了结果与过程的关系:就像我们种桃树一样,肯定希望是为了得到更多、更大、更好吃的桃子(观赏树除外),这就是结果导向。可是,你怎样才能要到一个比较好的结果(理想的桃子)呢?

大家都知道答案吧:要勤浇水、准时剪枝、合理施肥、勤防病虫害,还要进行必要的嫁接,更要注意天气的变化,稍不留神,以上哪一个环节没有做到位,桃树都可能死亡或者不结果,或者结出不理想的果子来。

按照王永庆先生的说法,你对结果的要求越高,你对过程的关注度应该越高。

“无为而治'也需要修炼

很多人谈过程而色变,只要一关注过程,或者过多的关注,要不就扣上“不授权”的大帽子,要不就指责“忘记了结果”,甚至有不少下属也希望上面的人少关注过程,口头禅是“我给你结果就是了”,可是往往还没有结果就出问题。

但是,真的出了问题,理由马上也就是随之而来了,“谁敢保证总是成功呢?”。试问,一个企业在竞争过程中有几次可以失败呢?很多企业一次失败就销声匿迹了,还有多少客户能够忍受你们企业的失误和失败呢?

战场上一次失败就全军覆没,商场上一次失败同样让你悔恨终身。可能也正因为此,复星当家人郭广昌才说“我是一个很小心的人”吧。

甚至不少人抬出老子的“无为而治”来为自己不关注过程而拉大旗当虎皮,其实,这是对“无为而治”的亵渎,在这些人的行为中,无为而治其实就是不为而治,无可不等于不啊!即使是真的无为而治也需要你有足够的能力和修炼吧,你的能力本来就不够,又不认真修炼,反而拿老子的说法来为自己的行为找理由。

一些老板和管理者,既没有订立什么规则,也没有好好的在企业文化上下功夫,更没有认真的修炼自己的心智模式,也不知道如何管理过程,干脆拿无为而治来为自己的懒汉行为和笨拙当挡箭牌。殊不知,无是体现在有中的,理解了有,把握了有,可能才会把握无,无,不是没有,而是不固执于某一点,心中永远保持空杯的状态,不把过去的经验当教条,不把具体的制度条文当终点。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生意》
一个小镇中,一位商人开了一个加油站,生意特别好,第二个来了,开了一个餐厅,第三个开了一个超市,这片很快就繁华了。另一个小镇,一位商人开了一个加油站生意特别好,第二个来了,开了第二个加油站,第三个、第四个恶性竞争大家都没得玩。

境界思维:一味走别人的路。必将堵死自己的路。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周永亮课程
周永亮观点
周永亮PPT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