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需的不确定决定了加息可能性不大
近日公布的7月经济数据显示,CPI同比上升了3.3%,高于上月的2.9%,创下21个月来的新高。食品价格更是上涨了6.8%。
造成CPI高企的原因都包括哪些呢?首先就是全国范围内大面积的严重洪涝灾害导致粮食、以及其他农产品的歉收,导致蔬菜、粮食、鸡蛋一些产品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国际范围内粮食价格的上涨也对国内CPI起到了传导作用。另外,2009年三季度的基数处于全年的较低区间,这也是造成CPI出现同比较大上升的原因之一。
最重要原因在于,因为2009年信贷的超量投放,以及长期的低利率。大量信贷投放造成了流动性泛滥;并且不像美国的流动性更多集中在金融领域,中国的流动性更多集中于流通领域,这样就催生了各种价格的上涨。
而由于中国的基准利率远低于通胀率,已经出现了连续数月的实际负利率,导致投机性需求不断上升,从而对价格产生较大的上升压力。
加息可能性不大
鉴于CPI数据再次超过3%的预定目标,央行是否加快加息的步伐呢?这种可能性不大。加息所产生的结果将不仅仅是对物价的作用而且是全局性的,而政府担心的就是加息后对于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
美联储在8月10日宣布,将利率继续维持在零至0.25%的历史最低水平,并将通过购买更多国债维持现有资产负债表的债券持有规模,预示美联储将实施新一轮货币扩张政策,同时也反映出对美国经济走势的悲观预期。日本长期国债市场10年期国债利率曾一度降至0.995%,反映出市场对日本经济前景感到担忧。加上欧洲各国实行紧缩的经济政策,未来中国出口形势不容乐观。
而出口可以说是中国经济原动力,它不仅直接拉动经济增长,还间接影响到消费和投资,甚至是政府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从而带来连锁反应。因此真正绑架中国经济的与其说是大家所认为的房地产,倒不如说是出口。
综合判断,外需的不确定决定了央行加息可能性不大。加上央行连续四周从市场净回笼资金,以及政府频繁打击对农产品的炒作,都反映出政府针对CPI的上涨,更多是通过频繁公开市场操作等微调,而非加息这样的宏观调控来应对。
企业成本仍然高企
PPI同比上涨4.8% 涨幅比上月回落了1.6个百分点,环比下降了0.4%,减少了价格传导压力。但是企业的运营成本上涨是不争的事实,尤其从中长期来看,无论是目前已有包括北京、上海在内的23个省市上调最低工资标准,还是“收入倍增”计划,都将推高企业的劳动力成本。
生产和供应需求价格弹性指数较低商品的企业,像白酒生产厂家,将有可能适度提高自身产品的售价,将成本上涨部分甚至全部转嫁给消费者。而在竞争程度强、市场中生产相似度高的产品的企业,则只能依靠企业间的联合,采取行业协商涨价的方式。从中长期来看,企业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从而实现产品差异化的积极性将会有所提高。
* 文 / 李牧群 作者系中国三星经济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