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9月02日    哈佛《商业评论》     
推荐学习: 投资是认知变现,提高认知能力就是财富增长的关键点。熊晓鸽、徐小平、李开复、朱啸虎、阎焱、刘昼、邓锋、陈玮等数十位国内最知名投资大咖亲自授课,九大模块,课时一年半,只限60人!沙丘投研院股权投资黄埔12期>>
世界变化真快,颠覆随时随刻发生。领导者习惯的纯粹指令性、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越来越没有市场——年轻员工普遍对管理者那种高高在上发布命令式的做法不买账。未来,替代模式是什么?

一部分答案是:领导如何管理组织内部的沟通,即他们如何处理来自员工以及员工之间的信息沟通。传统的公司信息交流必须让位于更为动态和复杂的沟通流程。更为重要的是,这一流程必须是谈心式对话。

以上洞见来自我们一项关于21世纪组织沟通的研究项目。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我们采访了多家组织的专业沟通人士以及最高领导层。他们或明或隐地表达了与员工“对话”的努力或者试图在公司中“推动对话”的愿望。基于研究中采撷到的真知灼见和案例,我们开发出了一套的领导模式,称之为“组织对话”。

我们发现,当下,睿智的领导会以一种类似寻常谈心的方式来与员工沟通,不再像过去那样高高在上地发号施令。此外,他们推出并促成在组织里养成“对话即是美”的文化模式。这种方式的闪光处在于,它使得大型企业或成长型企业可以像小公司那样敏捷运作。通过与员工对话,而不是发号施令,企业能够保留或重新获得一些优势,比如:运营灵活性、高度的员工敬业度、紧密的战略协同度,这些特质让初创型企业在业绩上超过更成熟的竞争对手。

在模式的开发过程中,我们提炼出反映谈心基本属性的组织对话四大要素:亲近感、互动性、包容性和意向性。这些要素倾向于相互强化,最后,它们共同组成了一套完整的流程。

亲近感是要更加靠近员工。它是领导力的一个特质。并且,它描绘出优质对话的特质,这种对话能缩小彼此间的距离。这种距离除空间上之外,还包括精神层面的亲近。领导者要避免高高在上、公事公办的姿态,这是公司化这个词最坏的含义。互动性,在一场真正的对话中,会有你来我往的讨论。人人都要参与其中,而不是自言自语。包容性意味着人人平等的机会。最为显著的创新是,企业正在鼓励员工提供原创内容。某种程度上,这是对你在商业网站上看到的用户原创内容的改变。这样一来,员工就真正地作为正式的内容提供者参与到了对话中来,而不只是信息的被动消费者。第四点意向性至关重要,真正意义上的对话是开放的,不是漫无目的的。一个真正的对话,即便只是在两个人之间,也不是闲聊,而是有议程的,因为我们想从谈话中有所收获。就像一场普通的谈心一样,你要确保能够从中得到什么。一场真正有意义的组织对话是有重大战略价值的。它旨在将对话的每个方面与组织的重大竞争性和战略性目标联系起来。

亲近感:零距离

谈心已经发展到:无论象征性的还是在实际操作层面,参与各方都保持着近距离接触。同样,组织对话也要求领导将自己与员工的对话距离缩短到无限小。这种距离无论来自制度上、态度上还是空间上,都会把领导和员工分离开来。在对话亲近感盛行的环境下,有决策权威的人可以通过一些方式寻求并获得手下人的信任(因此获得他们的密切关注),这包括:培养倾听组织各层级人员的技巧、学会与员工直截了当、坦诚相对地交谈。领导与员工之间在地理上的靠近既不现实也不必要。相反,他们之间的心心相印却是必要的。擅长对话的领导会从宝座上走下来,直面与员工进行透明沟通的挑战。

亲近感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比如:获得信任、良好倾听、更加私人化。没有信任,就没有亲近感。实际上,反之亦然。没有人会愿意与有所隐瞒或抱有敌意的人敞开心绯,双方的讨论也只有彼此信任时才会有所回报。说起来容易,信任起来很难。在组织里,员工越来越难以信任领导,领导只有真诚、坦率才能获得员工的信任。

互动性:倡导对话

就其定义而言,谈心涉及到两人或多人之间进行交流。显然,一个人孤掌难鸣,只有互动才能激发火花,组织对话亦如此。它要求领导与员工交谈,而不仅向员工讲话。互动让对话焕发光彩、收获连连,避免了一个人唱独角戏。对互动的追求建立在亲近感之上,会进一步强化亲近感:如果员工能借助制度保护畅所欲言,互动时双方的距离感就会微不足道,沟通效果也能水到渠成。

在一定程度上,向更强互动的转变反映了向沟通渠道运用的转变。几十年以来,(旧有)技术造成任何大规模的组织内部沟通既困难又单一。公司用以实现沟通规模和效率的媒介——尤其是纸媒和广播——只能单向运行。但是,新渠道却摧毁了这种单向结构。社会化技术,让领导和员工能够用谈心的方式完成组织对话。

但是,互动性并不仅是找到并运用合适技术的问题。同样重要(如果不是更重要)的是,需要用社会化思维来支持社会化媒体。通常,组织的主导文化会反对任何把信息交流转变成双向沟通的行为。经证实,对很多高管和经理人而言,把每种媒介当作扩音器来支配的诱惑很难抵制。然而,在一些公司里,领导却促成了真正具有互动性的文化——无论是价值观、规范还是行为都构建了一个欢迎对话的空间。

在思科沟通文化中起关键作用的前CEO约翰·钱伯斯,他召开各种论坛来与员工保持接触。比如:每两个月一次,他为生日刚好在这段时期的所有思科员工举办“生日座谈会”。高层管理人员不被邀请,以防他们的在场时导致与会人员放不开。钱伯斯每月还录制一个视频博客,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向所有员工传达即兴创作的简短信息。视频的应用,使得他可以直接、非正式、即兴地与员工谈话;这也意味着即时性,有助于构建公司上下的信任感。尽管视频博客本身有单向性的局限,钱伯斯及其团队却通过视频向员工们回邀反馈意见,让沟通变得更有互动性。

包容性:沟通多面手

说到天,谈心只是一次体现机会平等的尝试,让参与人员彼此分享对谈话的所有权,从而他们可以把自己的观点毫无保留地贡献出来。同样,组织对话也呼吁员工们参与进来,生成组成公司故事的素材。通过把员工当作公司的官方或半官方信息沟通人员,包容性的领导把这些员工变成了有充分资格的对话合作方。在这一过程里,这些领导从总体上提升了员工对公司的感情投入度。

包容性为亲近感和互动性两大要素增加了重要纬度。亲近感涉及到领导为接近员工所做的努力,而包容性强调的是员工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同时,通过让员工提供自己的观点——通常以官方的公司渠道——而不是简单回避他人提供的观点,包容性还进一步延伸了互动性的做法,使得员工成为一线的内容提供者。

在标准化的公司信息交流模式中,最高管理者和沟通专业人士控制了产生沟通内容的开关,员工在官方渠道的书面、口头言论受到严控。然而,当包容性的精神占据主导,员工就能扮演重要的新角色,自己创建内容,并担任品牌大使、思想导师以及说故事者。

当然,包容性意味着高管放松对公司形象的控制权。但事实是,文化交流和技术变革也削减这种控制权。无论你喜欢与否,任何人都可以直接通过电脑来诋毁(或提升)你公司的声誉,他只需把内部文件发给记者、博主或者一群朋友,或者把自己的观点在网络平台上发布。因此,提倡包容性的领导正在把这种必要性变为一种必须行动。火山公司(Volcano Corporation)的首席执行官斯科特·休恩肯斯(Scott Huennekens)建议说,宽松的沟通方式让公司更加灵动起来,效率更高。因为,信息的自由流通会释放员工心灵。一些公司确实志在于此并勇于尝试,比如,印度Infosys技术公司承认自己对员工的社会化网络参与缺乏控制,只是提醒员工:他们可保持己见,但不要闹不愉快。

领导们通常发现,员工的自我调节系统能够填补自上而下控制系统留下的空间。如果有人提出荒诞不经的说法,团队自然做出回应,总体情绪重归正常。

意向性:贯彻议程

谈心,如果真正丰富且有回报的话,将是坦诚布公和有的放矢的;参与人员会意识到他们期望获得的东西。他们可能追求娱乐对方、说服对方或者向学习对方。在缺乏这些意向时,对话将撞进死胡同。即使对于最松散、最离题的唠叨,意向性也能够确保其规则和意义。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组织对话。无论何时,公司内部沟通流程中产生的多种声音必须聚拢到统一版本的沟通意图上。换句话说,在公司内部延伸开来的对话,应该反映出与公司战略目标相一致的共同语言。

意向性与组织对话的其他三要素的关键区别是:亲近感、互动性和包容性都旨在促进公司内部信息和观点的流动,而意向性却让这一过程有所闭合。这让领导和员工从讨论和辩论的来来往往中得出与战略相关的智慧。

对话的意向性要求领导传达战略原则,不仅要开诚布公,还要清楚明晰,从而获得员工的认同。此时,领导可与员工就指导高管决策的愿景和背后逻辑进行广泛、深入的沟通,从而让各级员工对公司在竞争环境中所处位置了如指掌。总之,他们在组织战略方面会变得更为精通。

无论你是否意识到,每个公司里都会有对话在上演。一直以来就是如此。但今天,对话却具有了穿透公司墙壁的魔力,它脱离你的掌控。明智的领导必须顺势而为,找到运用对话的办法,管理信息的流动。单向的广播式信息传递已成明日黄花,老套的营销材料再无用武之地。如果沟通具有亲近感、互动性、包容性和意向性,员工们肯定会乐于倾听。

在知识经济时代,公司的竞争源于为我们工作、为企业工作的人。并且,他们的敬业度越大,他们的效率就会越高。所以,在21世纪里,恰当的对话、与员工保持紧密的联系就显得更为重要。

鲍里斯·格鲁斯伯格(Boris Groysberg)迈克尔·史林德(Michael Slind)|文

邓小莉|译  李茂|校  李全伟|编辑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影响》
一户人家有三个儿子,他们从小生活在父母无休止的争吵当中,他们的妈妈经常遍体鳞伤。老大想:妈妈太可怜了!我以后要对老婆好点。老二想:结婚太没有意思,我长大了一定不结婚!老三想:原来,老公是可以这样打老婆的啊!

境界思维:即使环境相同,思维方式不同也会影响人生的不同。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