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任何一个机构的管理者所面对的现实问题都大不相同,他必须面对四种自己所不能控制的现实难题。每一种难题都是由机构的内在因素所造成的,与他的日常工作也是密不可分的。出于无奈,他不得不与这些不可避免的难题打交道。每一种现实难题都会向他施加压力,迫使他的工作难以取得成果和绩效,很难实现原有的目标。
1.缺乏有效性的第一种现实难题就是:管理者的时间属于别人,而不属于自己。
如果我们从工作的状况来定义管理者,简直可以说他是组织的囚徒。任何人都可以随时来找他,而事实上每个人也正是这样做的,经常会随时随地地来找他。似乎任何一位管理者都不可能解决这个难题,或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他不能像医生一样,告诉门外的护士小姐:“半小时内不要让人打扰我,”以此来获得自己支配的时间。因为在这个时候,电话铃响了,来电话的也许是公司最大的客户,也许是市政府的一位要员,也许是他的上司,他不能不接听电话而对此置之不理。于是,接下来的半小时时间就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
2.除非管理者有勇气采取行动来改变周围的一切,否则他们就往往被迫忙于“日常运作”。
这是导致缺乏有效性的第二种现实难题。然而管理者却很少能从所面临的一系列工作中获取任何有价值的信息,这些接二连三的琐事更不可能向他提示问题的真正所在。对医生来说,病人诉说的病情便是关键,因为病人认为那就是重点。
而一位管理者所关切的却是更加纷繁复杂的世界。哪些事情是更为重要的,是管理者必须去做的?哪些事情只会分散他的注意力?这并不是一目了然的,也不能像病人叙述所患疾病的症状那样为医生提供任何线索。
如果管理者被迎面而来的一系列琐事所掌控,那么他在不久的将来就只能穷于应付了。也许他具有了不起的才能,足以应付得了这些事务,但实际上他却是在浪费自己的精力、知识和能力,把原本可能实现的有效性耽误了。
管理者需要的是一套判断标准,使他能够有针对性地去做真正重要的工作。但是,在日常事务中,却很少或者根本就找不到他们所需要的标准。
3.使管理者缺乏有效性的第三种现实难题是:管理者本身处于一个“组织”之中。
只有当别人能够利用管理者做出的贡献时,管理者才算有效。组织是能使个人才干得以增值的一种工具。个人的知识与才能一旦被组织所吸收,就可以成为其他知识工作者做好工作的动力和资源。
但是,知识工作者彼此之间最难协调,正是由于他们自身都是知识工作者。每一位知识工作者都有各自的专长和兴趣。有人热衷于税务会计,有人热衷于细菌学,也有人热衷于培训市政人员。
而就在隔壁办公的另一个人也许只对成本会计中的一些细枝末节感兴趣,或只注意医院的经营情况,要不就是只关注市政的法律问题。他们不是通才,每个人都需要使用别人的工作成果。
对于管理者的有效性而言,他们直接控制的下属往往并不是最重要的人物,而其他部门的人,即所谓“旁系人士”,或是管理者本人的上司,却很可能是更重要的。一位管理者如果不能与这些人主动接触,不能使这些人利用他的贡献,他本身也就无有效性可言。
4.最后一种现实难题就是:管理者身处一个组织的“内部”,受到组织的约束。
每一位管理者,不论他所在的组织是企业机构、研究机构、政府机构、大学还是军队,通常总以为组织内部的事才是与他最密切相关的。即使他要认识外部世界,也是像戴上了一副变形的眼镜,会歪曲现实。他不能亲身体验外部事物的变迁,只能通过报告的资料来了解外部世界,而报告的内容都事先经过了组织的过滤和筛选。
换言之,管理者所看到的已经是经过主观加工的、高度抽象的外部世界,是已将组织的相关标准强加给外部事务,那么它就不再是客观的事实了。
具体而言,仅仅在组织的内部,不会有成果出现,一切成果都存在于组织之外。例如,企业机构的成果是通过顾客产生的。企业付出的成本和努力必须通过购买其产品或服务的顾客,才能转变为收入和利润。
在组织内部所发生的只有人工和成本。我们说企业内部的“利润中心”,其实是礼节性的称呼而已,实质上应该是“人工中心”。一个组织要产生一项既定成果,其工作量越少,表示其成绩越好,也就是所谓的效率越高。
如果要用10万人来生产市场上需要的汽车或钢铁,那就是一项工业技术上的失败。人数越少,规模越小,内部的工作量越小,组织就越接近于完美,就越有存在的理由。而组织存在的唯一理由就是为外部环境提供良好的服务。
一个组织绝不能像单个生物体一样,以自身的生存为目的,认为如果仅仅能延续后代就算成功了。组织是社会的一种器官,只有能为外部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才能算有所成就。
但是,当组织的规模日益扩大,并且看来逐步走向成功的时候,其内部的各种事务也将变得更多,这些事务将占据管理者更多的兴趣、精神和能力,使其难以顾及其真正的任务,无法为外界提供有效的服务。
自从计算机和信息技术问世之后,这一现象已演变得越发严重了。可以说,计算机是一种“机械白痴”,它只能处理可被量化的资料。当然,它能处理得迅速、快捷、准确和精密。自从有了计算机,从前无法获得的大量计量资料,现在可以通过它提供了。
然而,通常只有组织内部的资料,才是可以量化的,如成本和生产数据、医院病人的统计数据、培训报告等。至于大多数组织外部的情况,则很难予以量化,即使能够量化,得到的也只是滞后的信息。
但这并不等于说,我们对外部信息的收集能力落后于计算机的技术能力。如果只是这一点让我们担心的话,只要改进统计工作就可以了,而且计算机也能帮助克服这一局限性。事实上,存在的真正问题是,外部情况往往是本质性的问题,难以量化,它们还不能称之为事实。
所谓事实,应该是已经认定、已做分类,并且已确定其关联性的。在对其量化之前,必须先掌握一个概念,那就是:必须先从众多现象中抽象出它们的某一具体特性,并对其命名,然后才能进行计算。
对于外部情况,真正重要的不是趋势,而是趋势的转变。趋势的转变才是决定一个组织及其努力成败的关键所在。管理者必须要对这种转变有所觉察,转变是无法计量和界定的,更是无法分类的。虽然有时侯分类也能产生预期数字,福特埃德塞尔牌汽车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但这样获得的数字与实际情况已不相符了。
计算机是一种有逻辑性特征的机器,这是它的优点,但同时也是它的局限性所在。外部世界的重要情况,不能转化为可以直接用计算机(或任何其他逻辑系统)处理的资料形式。相反,人的逻辑性虽然不是特别强,但是人具有觉察能力,这也正是人的优点。
令人担忧的问题是,有了计算机之后,管理者对那些不能够转化成计算机逻辑和语言的资料,恐怕就会不再密切关注了。管理者可能会因此失去觉察力(对情况的预先判断力),而仅仅重视事实(即情况发生之后的数字)了。这样,大量的计算机信息反而会使管理者背离现实情况而走向歧途。
计算机是潜在的最有用的管理工具和手段,它最终将使管理者意识到他们与外界现实之间的距离,并帮助他们从内部事务中解脱出来,让他们拥有更多的时间来应对外部世界。然而,在短期内,难免会存在沉迷于计算机的危险,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计算机仅仅能反映已经存在的事实,而身为管理者,必须生存并工作于组织之内。所以,一位管理者,如果不能有意识地去努力觉察外部世界,则组织内部的事务必然会将其蒙蔽,使他们看不见真正的现实,辨不清真伪。
上面所说的四种现实难题是管理者无法改变的,也是管理者之所以存在的必要条件。因此他必须明白:如果他不致力于提高自己工作的有效性,就不可能成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