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3月23日    财富中文网     
推荐学习: 百战归来,再看房地产 ;世界顶尖名校纽约大学地产学院、风马牛地产学院重磅推出。 项目专注于中国地产全产业链模式创新和细分领域前沿实战,汇聚中美两国最强师资,融入中国地产顶级圈层。 冯仑先生担任班级导师,王石、潘石屹、Sam Chandan等超过30位中美两国最具代表性的地产经营者、践行者和经济学者联袂授课。《未来之路——中国地产经营者国际课程》>>
从塞尔基因到联合科技,再到玛氏,所有公司都在狂热地谈论创新的必要性。不论是开发新的颠覆性产品还是持续完善运营流程,创新日益成为当今世界的主要竞技场。

  因此,高管们(和组织内部的其他许多人)经常需要在不明确、不确定但又具有战略重要性的情形下作出决策。这些决策很少接受过全面的整体性分析模型的检验,高管们只是依靠自己的经验、直觉和信息不全面的判断来作出决定。但这通常并不会阻止高管们投入大量的资源,对他们所面临的情况进行“分析”。

  可悲的是,大多数分析从一开始便注定失败,浪费了时间和金钱。

  说它失败,并不是因为它最终没有改变高管的想法,而是因为,它从最开始便没有这样的机会。高管们面临的情况太过复杂,很难去应用某种能带来明确指导的综合分析模型。高管们会以“但这个模型忽略了(这种情况中某个支持其直觉的方面)”为理由,拒绝考虑任何模型生成的深刻见解。分析并未成为一个有效的工具,防止高管出现影响其直觉的各种认知偏差,而是变成了“样板文件”,用来证明高管们已经进行了尽责调查,或者支持他们早已做出的决定。即使采用更开放的分析方式,它也很少能够改变高管的想法。

  高管们不妨采用一种更有建设性的替代方法。它允许进行支持直觉与判断的有用分析。对于某项行动方案,高管首先需要承认和接受自己的直觉。放弃“保持客观”的古训——此时已为时已晚。当你听到或考虑一种行动方案的时候,虽然你自己并没有意识到,但你内心早已得出结论。试图忽视自己的直觉,只不过是将它压制了下来。它随后又会以潜意识的形式再次出现,比如寻找各种理由,质疑与之相反的分析结果。

  通过公开自己的直觉判断,高管可以针对能够真正实现某些目的的事情进行分析。直觉源于高管(以及我们每一个人)对这个世界的各种假设,其中许多为潜意识。这些假设则主要来自经验。虽然一般而言,经验是好事,但也可能带来反面的效果。

  可惜的是,高管并不认为假设是假设;他们认为假设便是事实,因此不需要对它们有任何质疑。这种替代方法的第二步,是将一个人直觉背后的假设具体化。然而,由于人们通常认为假设便是事实,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有许多技巧可以帮助人们区分事实与假设,这些技巧往往涉及对客户的看法,内部执行能力或行动方案的可维护性。

  在确定直觉背后的假设之后,下一步便是找出最有可能被证明无效的假设。方法之一是问自己:“如果我现在知道,尽管我有不同的直觉,但这个行动方案还是注定要失败,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这些最关键的假设可以成为分析的驱动因素,目标是验证或反驳那些决定行动方案最终能否成功的关键假设。

  在确定了需要进行分析的关键假设后,挑战并未结束。正是在这个环节,商业领域最重要但最常被忽视的一个问题才会变得至关重要。不论采用数据采集还是前瞻性试点或者试验的方式,分析不仅要指向正确的问题,而且必须能够让人改变主意。在这方面,如果分析结果的消费者——即决策者——不接受分析的适当性和阐述,即便再成熟、再“正确”的分析也毫无用处。要实现这一结果,需要高管配合一线的分析师,保证分析对最终决策者的意义,也就是说,可以使他们改变主意。其中一种颇为有效的方法是,高管愿意在分析开始之前便坚决表明自己的态度:“如果你进行这项分析发现了这种结果,我会愿意承认我的直觉可能是错误的,并考虑改变主意。”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保证分析是有意义且有影响力的,还可以让高管不失脸面,更容易改变主意。

  如果这听起来有点像“科学方法”或“假设验证”,那是因为从根本上而言,它们是相通的。但由于数学模型很难完全捕获社会现象(比如商业)的总体性,因此,直觉/经验/判断将始终发挥重要作用,填补数学模型的空白。我们必须对“科学方法”进行修改,使其适应一个直觉与判断发挥重要作用的世界。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从商人到副总统之路》
 1888年,美国银行家莫尔当选副总统。他曾是一个小布匹商人,从一个小商人到副总统,为什么会发展得这么快? 
 莫尔说:"我做布匹生意真的很成功。可有一天,我读了一本文学家爱默尔的书,书中的一段话打动了我,书中是这样写的:一个人如果拥有一种人家需要的才能和特长,不管他处在什么环境什么角落,终会有一天被人发现。这段话让我怦然惊动,冥冥中我觉得自己应该走向更广阔的空间去发展。这使我想到了当时最重要的金融业,于是,我不顾别人的反对,放弃布匹生意,改营银行。在稳妥可靠的条件下进行运作,许多人和企业都愿意找我,因此我经营银行十分成功,最终成为金融巨头。 
  
  点评:俗话说:"有智吃智,无智吃力"。一个人立足于社会,说到底只有用智和用力两种谋生手段,要么靠一身力气,要么靠自身的智慧,智慧往往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