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对垂直社区平台(产品)本身的分析
首先是“垂直化”,垂直化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某些行业拥有足够大的市场和受众基础,更重要的一方面则是受众不再满足于在综合门户中的一个栏目中发现自己需要的资讯,他们需要一个更加专注的地方,一个看起来是属于他们这群人专属的地方。
其次是“社区”,社区的默认做法就是由运营者搭建平台,做基础的内容填充制定调性,设置各类机制,实现用户内容自生产即所谓UGC,由平台运营人员筛选或再次处理形成推荐内容(事实上这也是平台机制的一部分),树立旗帜人物,形成明星活动等,最终形成的是一种社区独有的气质,或者叫文化,或者叫传统,叫什么都行,总之是,社区拥有了相当一部分的忠诚用户,会自主的参与社区的维护,并以此为荣誉感。
第三是“产品本身”,一个垂直社区从它诞生就是一个产品,其自身的功能、发布的内容、组织的活动等等,都是这个产品的附加值,用来使这个产品针对于用户而言能够产生价值的外在体现,而这些外在表现的形式是需要运营团队从内部发展形成的。
就像一个人从出生,其本身就是一个人,至于说能说八国外语,会大各种球类、毕业于清华还是耶鲁等等,都是后天学到的技能,人们会根据你所表现出来的外貌、能力、谈吐等将你划定到一个圈子中。
一个人的外表和内涵决定了他的朋友圈和阶层,而一个社区的风格和功能以及机制,决定了它吸引怎么样的人驻足,以及会有多少人留下。
NO2、对用户本身的分析
首先是“更喜欢专注的”,网络内容的海量覆盖,虽然使得内容资讯更易获取,但是同时也加大了辨别真伪难度。而更加专注的垂直类网站,看起来使得内容更专业、能够更加让人放心。无形中帮了用户大忙,节约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其次是“追求权威性”,对于厂家、有知名度的专家而言,他们的公开申明作假的成本太高,一旦被发生,会对自身的品牌产生严重的影响,相关连带效应不可估量,因此,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来自于厂家和专家的评价说明更具价值。
而且现在的专家不仅仅再是那些学院派的专家,还有一些是经验丰富的草根专家,这样就更加的降低了用户被“所谓专家”忽悠的几率。
上面两条是用户对网络内容的态度,下面则是用户对于自己的期许。
“人人都想做榜样的荣誉感”,作为社会化群体的人而言,能够具有话语权,能够拥有信任的粉丝,绝对是一件向往中的事情,所以,非常多的用户,愿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来分享自己的经验。他们享受这种被关注的感觉。
针对平台本身和用户本身的分析,能够看到:
对于公司或者运营团队而言,垂直社区就是研发出来的产品,完善这个产品使之能够让更多的人喜欢它就是运营团队的工作目标。
而由于这个产品自身先天基因的特点,与门户网站、博客等平台相比,拥有节约内容生产人员成本的优势。
但是,这个先天优势是隐形的,需要激发,能否得到充分的利用,取决于运营团队对平台的功能发开、机制设定是否有效。
运营团队是否能够寻找到一个G点,让产品形成鲜明的特质,进而拥有忠诚的追随者。
举个栗子:新浪博客、微博,借助的是明星的力量,为自身贴上了“明星”“时尚”“八卦”“最新最快”等等的标签,得到的回报就是,明星的粉丝来了,最新的爆料会在这里出现,喜欢八卦的人总是及时的关注着微博的风催草动。形成了一个良性的自我循环。
而对于一个垂直社区而言也是如此,如论你是引入业内大咖,还是掀起草根英雄的热潮,树立属于自己的品牌和个人魅力,是一个引爆点。
所以,对于一个垂直社区而言,内容很重要、用户更重要,但是最重要的却是一个适合平台的能够起到正向推动的完善而巧妙的机制。
完善而巧妙的机制才是一个垂直社区的核心竞争力!